手机umd电子书下载金秋时节,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公路两边山上万亩优质芒果林成片铺展,芒果飘香,果农满脸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据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曹加香介绍,今年全村共种植芒果1.98万亩,芒果产量约1.2万吨,现在已卖了三分之二。“近段时间,凯特芒果大量上市,平均每天外销二三十万斤。”
从省级贫困村到如今的“小康村”,混撒拉村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来源于一笔12万元民族资金的撬动。
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摆脱贫困,混撒拉村支两委苦苦探索致富之路。经过考察学习、试种等艰苦努力后,村支两委决定利用集体荒坡,建设集体芒果示范园。但资金短缺制约了产业的发展。1992年,攀枝花市、区民委通过调查、论证,将四川省省民委下达的一笔12万元民族发展周转资金“借”给了混撒拉村。
有了资金,村支两委发动村民自带干粮上山,投工投劳,夜以继日,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在500亩荒山上建起一个设施较为完善的标准化芒果园,成为攀西地区迄今为止唯一的集体果园。
村民从不认识芒果到发自内心地爱上芒果,从不想种芒果到主动种植芒果,从不会种芒果到成为种植芒果的行家里手……观念一变天地宽,昔日干热河谷的秃岭荒坡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通过多年的努力,混撒拉村探索培育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晚熟芒果新品种,申请了“混撒拉牌”“仁和牌”等注册商标,获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农业部热作名优基地、中国“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等证书。
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支部+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在全村推行培训指导、生产资料、品牌注册、产品包装、市场销售“五统一”管理,将芒果销往哈尔滨、乌鲁木齐、西安、北京、武汉、上海、重庆等地,甚至返销至广东、广西和海南等芒果主产区。如今,全村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98万亩,年产量上万吨。
由于混撒拉村水源点低,芒果种植点高,一低一高,芒果的灌溉成大问题。受缺水影响,以及芒果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每到旱季,用水的难题愈加凸显。特别是2010年初,攀西地区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村民不仅饮用水得不到保障,久未浇灌的芒果林也开始枯萎……
关键时候,四川省、市、区民委以投入的100万元民族资金为“引子”,撬动整合相关部门资金4000余万元修建了金沙江提灌站、大竹河干渠空卡支渠等引水项目。在水资源有了保障的情况下,仁和区相关部门又在该村实施了8000亩高效节水项目,完成机耕道硬化18公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发展芒果产业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混撒拉村所在的大龙潭彝族乡芒果规模已达8.1万亩。仁和区作为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的先行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区芒果种植面积已达到30万亩,产量11万吨,涉及13个乡镇57个村,集中成片的万亩芒果基地七个。芒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市第一位。
福田镇是仁和区的“西大门”。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福田镇曾进行了多方探索,但收效甚微。后来,该镇把芒果种植作为扶贫突破口进行探索。
2011年,全镇芒果种植面积虽有3000余亩,但因为缺乏技术支撑,当时芒果种植户种下的果树,都变成了“风景树”,一些芒果种植户还因产量低等原因亏了本。
福田镇金龟村农民熊光诚,2006年种植50亩芒果树,经过5年的生长,芒果树开始挂果。“当时,果子结得很少,50亩芒果结的果子只卖了6000元,亏了2000元,都有点想放弃种芒果了。”熊光诚说。
2011年至2014年,攀枝花市、区民委在总结混撒拉村芒果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福田镇累计投入民族资金320万元建成万亩芒果基地,配套完善机耕道、提灌站、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芒果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采取“专家+示范户+对子户”的模式开展科技新成果、新品种、新农资推广应用,创立了科技“精、准、快”产业扶贫“福田模式”,引导福田村民大力发展芒果产业。
熊光诚等农户被选为第一批示范户,由攀枝花市农科院的专家团队进行一对一的实际指导。“以前不知道情况,就随它长,经过专家指导,才知道芒果枝条需要一定的密度、空间、阳光。”熊光诚说。
2014年,熊光诚芒果园里的芒果树开始大面积挂果,芒果产值8万多元,2015年产值达到15万元。经过专家们的技术培训,示范户们基本掌握了芒果的种植技术,开始扭亏为盈。
随后,攀枝花市农科院专家又通过“示范户+对子户+普通农户”户户结对的方式,培养了大量芒果种植的“土专家”。
“福田模式”推动全镇芒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福田镇芒果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全镇人均芒果种植收入达到7859.48元,占全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