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魔术师笔趣阁初秋的阳光照在海拔1200多米的红阳村王忠岭2000多亩葱茏茶园间,景象绚丽,让人心旷神怡。
记者眼前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盛丰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彪,中等偏瘦的身躯与豪迈干练的气质,外加和善热情的面庞和始终挂着的坚毅笑容,让人印象深刻。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除了茶山上的事情,大多是外地客商提前订单的友好通讯。
当他笑着友善地交流时,记者发现他善诚、清朗,且逻辑思维十分清晰,朴实、灵动的言语表达间,充满着对各级党委、政府关心他这样一个小小茶叶企业的深深感激,流露出来自武陵山脉深处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他说,正是党的富民好政策让他感恩奋进,集聚力量,更加坚定带领群众一起种茶共同致富的绿色梦想。
花树掩映中的整个厂区布局规范有序,草坪花木打理十分精细,花园式厂区给人轻松舒适又简洁明快的怡人感觉。公司的办公楼不大,却有着浓厚且高雅的文化氛围。“天有三宝:日、月、金;地有三宝:水、尘、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的显目挂幅,彰显出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理念。 田彪认真且耐心地给记者一行讲解:“诚、信、精、细”是企业精神,“以客为本,以质求存,以优取胜,以精图新”是经营理念,企业理念就是“做诚信之人,交天下朋友。”
因为诚信经营、茶质优良,田彪的红阳碧芽、毛峰、毛尖、翠片、绿宝石、红宝石等一系列茶叶产品畅销省内外,一直不愁销路,深受消费者青睐。
转眼间14年过去了,田彪硬是把2000亩荒山变成了翠绿青山。田彪艰苦创业把荒山变金山,带领乡邻共同致富的一个个故事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如今,田彪的红阳茶业进入发展佳期。14年来,他“穷不忘根,富不忘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创业行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19年9月,被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授予第三届“乌江先锋”人物;是铜仁市委脱贫致富带头人“5人宣讲团”成员之一。2020年12月,被国务院农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21年4月,贵州省总工会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是第八届、第九届沿河自治县人大代表,是第三届铜仁市人大代表。是沿河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评定的茶叶技术辅导员。2021年,沿河自治县委宣传部作为《“贵州好人”——诚实守信》优秀人物推荐上报。2022年12月被当选为第十四届贵州省人大代表。
当选省人大代表。田彪说,这让自己有了依靠感、归属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说到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田彪深有感触地说,“我要以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确保人大代表的称号永不褪色,让大家永远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有为民情怀,宣传导向好;有代表特色,履职导向好;有具体事迹,教育导向好;有荣誉基础,鼓舞导向好。”这是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明军对田彪的中肯评价。
田彪出生于1966年3月,其出生地后坪乡双坪村甘溪组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最偏僻的村寨之一。
为了生计,1997年,田彪走出大山,南下广东,跑运输、做电工,搞服装设计,尔后升任主管。坎坷谋生路,锤炼出田彪坚韧前行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精神,通过闯市场,练就了他后来敏锐的销售眼光。
转眼10年过去。2008年春节时,举家回村过年。此时,家乡已经修通柏油路、通上自来水、开通移动电话,家乡喜人的变化对田彪触动很大,萌生回乡创业的想法。
10年艰辛奔波挣得第一桶金的田彪把想法和弟弟田晓华说后,兄弟俩一拍即合,计划种植茶叶。通过请省里专家论证,当地土壤、气候、海拔、湿度都非常适合种植茶叶。
方向找到了,但妻子俞小红坚决反对把一家人打工10年辛辛苦苦赞下来的血汗钱投入种茶。田彪与儿子田川一次次思想“攻坚”,妻子俞小红只好默许了。
2009年,沿河自治县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田彪主动向后坪乡党委政府申请在红阳村带头兴办茶园示范基地。2010年,田彪卖掉广州住房,怀揣80万元资金领头成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盛丰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流转土地集中连片栽种绿茶700余亩。
2014年腊月26日,发放工人工资还差4万多元的缺口,他承诺在除夕当天送到每一家。
于是,田彪和田晓华商量每人去找2万元。除夕当天田彪借到25000元,田晓华借到20000元。田彪和儿子田川骑着摩托把工资挨家挨户送到60多个工人手里。
“每走一家,工人都请喝一杯酒。说实话,那天心里真高兴,自己兑现了工人们的承诺。”田彪动情地说。
2015年,春茶开采,每天采收的茶青都是拉往塘坝镇加工,费力费钱。修建厂房迫在眉睫,可是缺少资金。几经周折,终于在后坪乡农信社贷款50万元,仍然还是不够。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后坪乡政府一位领导打来电话,说红阳村茶山符合申报武陵山片区项目资金。最后争取到98万元项目资金和微型企业发展资金5万元,加上销售茶叶的收入,凑足200万元,终于修建起标准的厂房。“当时遭遇资金链短缺的难题,正是乡里、县里伸出温暖之手,帮助协调贷款和项目资金倾斜,让我们的企业走出困境。感谢党的政策好啊!”田彪说。
茶叶产量逐年增加,必须要走出去寻找更大的经销商合作。2015年7月,田彪带着“红阳碧芽”前往广州,在前公司老板的推荐下找到几家经销商签订采购协议,当年就销售2000多斤“红阳碧芽”和“毛尖”。
2017年,田彪带着产品前往浙江对接销售市场。田彪取出茶叶准备给一位茶商泡茶,客商直接拒绝,直言自己从十几岁开始炒茶,已经干30年了,通过茶色,一眼就看出田彪的茶叶火候还没到家。
田彪并不气馁,通过微信联系学习茶叶种植及炒制技术,经过认真学习摸索,田彪的茶叶香气、口感、品质、品相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儿子田川的炒茶技术也越来越好,后坪两家茶企都慕名前来学习。
2016年,基地得到精扶贷资金100万,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万相继入股到合作社,直接带动贫困户127户,其中,有8户是田彪直接帮扶对象。田彪说:“他们一天在基地务工工资比其他工人高出5元。采茶期间,每斤茶青也要高出5元。”
得到党和政府关心支持成长壮大起来后的田彪,感恩奋进。目前,2000多亩茶园全部投产,厂房、配套用房等2000多平方米,1条生产线斤干茶。 研发出红阳碧芽、毛峰、毛尖、脆片、绿宝石、红宝石一系列产品。年产值300多万元。茶园覆盖后坪乡双坪村、斯毛坝村、红阳村。每年支付劳务费200多万元。田彪还给30人购买人身意外险,保费450元/人·年,已购买3年。24个村民长期固定在茶园务工,最多时一天有300多人。如今,合作社与当地138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群众400余人就业,让群众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家门口就业。绿了青山,富了百姓,美了环境。
田彪凭着踏实勤劳的本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走出一条生态发展之路,把荒山便成了金山。如今,他2个村民组80多户群众种茶1000多亩,有的村民无偿把茶园交给他,说“出去打工不差钱,回来给点茶喝就行。”但田彪自已主动提出给农户200元/亩(10年内),10年之后农户若不自己经营,再增加租金。
据统计,连续5年,基地每年支付劳务费200多万,其中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朗溪乡100多人每年来基地季节性务工,仅采茶青,每年支付朗溪采茶务工人员工资50多万元。群众在基地茶园务工,田彪提供免费餐食。朗溪乡有的群众走路一两个小时都来茶园采茶,田彪组织车辆接送。
在田彪的带动下,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有的自己种茶,有的到田彪的茶山务工。
48岁的斯毛坝村民余万琴在田彪的茶山务工7年了,一天能采7-8斤茶青,平均每天能拿到两三百元,对于手受过伤的她,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很好的事。为了上山下山方便,余万琴花4000元买了一辆电瓶车,自己还学着种了10亩油茶,日子越过越好。
“现在党的政策好,希望通过我的带动和帮助,让村民种点茶或者来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和大家共同走上富裕路。下一步,我将加大采茶村民的培训,提高采摘技术,降低成本,让茶叶走进超市,带动更多的群众爱茶、种茶、喝茶、卖茶,打造集采摘体验、生态休闲、山地旅游、学研互动等一体化的农景旅乡村游示范园区。”田彪说。
“民族团结,方能兴隆。”多年来,田彪把企业发展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积极发展企业的同时,还着力提升来基地务工的黔渝边区各族群众的职业技能和就业信心,为黔渝边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贡献积极有为的时代力量。
和煦的阳光洒在红阳村村民陈守碧的脸上,笑靥如花。她和58岁的丈夫李刚今天在茶园进行垄间管理。夫妻俩长期在田彪的茶叶基地上务工。“在家门口务工,又增加了收入。每天有200多元工资,我们感到很满意。”李刚说。李刚一家在田彪的带领下,自家种植8亩茶叶,田彪承诺“照单全收”。
秋阳下,58岁的罗芝花和20多位村民在辛勤劳动着,除草、施肥、清垄,一切都那么有条不紊。基地负责给所有工人提供吃饭、车辆接送等条件。对30公里范围内来基地采茶的务工群众提供食宿。采摘茶青时节,有的务工人员工资每月能够达到5000多元。
针对务工人员技能水平较弱的问题,田彪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引进专业师傅与自己一道手把手一对一教授技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产业工人。
小小的茶叶,大大的产业,一张蓝图在红阳村和周边坡岭间描绘。田彪始终坚持“黔渝边区人民一家亲”,一年又一年,长期在基地就近就业的边区群众400多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务工人员占85%。每年有上万人次在基地务工,覆盖两省一市4县20多个村。每年出产安吉白茶、黄金芽、有机绿茶8万多斤。有力地带动周边地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为边区团结稳定、强村富民贡献了可贵的力量。如今,他的茶叶基地还被市、县列为“人大代表示范基地”。
如何做强茶叶产业,拓展边区各族群众就业空间?田彪表示:“我计划扩大规模,今后要把全产业链建设好,这样能更好地降低成本。未来5年时间,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想要把红阳村、思毛坝村、双坪村、茨坝村连成一片,把这里建成优质茶叶生产基地。”
为了不浪费资源,田彪还把晓景乡、新景乡的一些低产和闲置茶园也租赁过来进行盘活,种植优质茶叶。
田彪为人忠厚,古道热肠。10多年来,他从不拖欠工人工资。在当地威信较高,群众对他很认可,许多老年人谈到田彪,都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
“在田彪的茶园务工,一个月有3000元收入,我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轻松。”与后坪乡思毛坝村毗邻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朗溪乡朗溪村村民余红英说,“不出远门,在家门口上班”。
田彪还发动边区各族群众利用土地优势纷纷种上了茶,全部订单收购,不让群众出现卖茶难。如今,过去的一处处撂荒地,现在披上翠衣,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梦圆现。
如何增进文化认同,担当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桥梁?田彪踏实肯干,不喜空谈。他依托茶叶基地在促进当地群众增收的同时,还把推动乡村振兴、维护当地各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己任。利用各种场合,积极向群众传播正能量,主动帮助村里做好协调工作,自觉和当地社会各界人士召集黔渝边区多地各族群众开展经济协作、文体联欢、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等联动活动,构建起黔渝边区各族人民共修一条路、共筑一座桥、共赶一个场、共饮一口井、共绿一座山、共享一条街、共建美好家园、共同团结进步的“边区百姓一家亲”和谐安宁良好氛围。
走进思毛坝村、朗溪村共建人畜饮水源地,清澈的山泉水淙淙流淌,分流到两个村的百户千家。这里有一个故事。
这个水源点在思毛坝村红旗盖组境内,水流下距5米就是重庆市彭水自治县郎溪乡郎溪村白家溪组地盘,其中1.2公里途经郎溪村地界。过去,双边为了争水,老是纠纷不断。一直持续10多年之久。
田彪主动出面一次次与双边村干部、村民群众真诚交心,促膝长谈。经过一番番真心诚恳的商量协调,水管终于架通了,有效解决了思茅坝村的人畜饮水“老大难”问题。
“没有田彪的出面,双边为了争水还会出现纠纷。在协商过程中,田彪用‘远亲不如近邻’引导双边村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出发点,并以那一户家里有什么困难,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作为承诺,终于打开了双方的心结。田彪不计得失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情怀,使得困扰双方几十年的怨气彻底化解、消散了。”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一位领导同志感慨地说。
后坪乡党委书记杨虹告诉记者:田彪经常去乡里其他茶叶基地帮助管护,进行技术指导,毫不吝啬把自己的先进管护本领传授给他人。每年全乡4500亩生态茶园里,都有田彪无偿进行技术指导的忙碌身影。
根据县里安排,田彪也经常主动到全县其它茶叶基地作技术指导。通过交流指导,及时帮助一个个茶园解决生产上的难题,大家信赖他。
“疫情期间,田彪自已开车宣传防控措施。给遵义、重庆、朗溪交界的每个卡点送上新茶,表达慰问。”茨坝村党支部书记冯晓琳说。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田彪用质朴的行动诠释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将自己的心与各族群众的心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充分发挥铜仁市脱贫致富带头人“5人宣讲团”成员的引领作用,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助力边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清代有一位名叫金缨的学者,他所编撰的《格言联璧》中,有“人生四看”之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说的是,在人生各种关口颇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胸怀、修养和境界。
田彪,就是这样一位有格局与担当的人大代表和民营企业家。可以说,田彪的奋斗历程,足以代表当下广大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不畏险阻、迎难而上、与时俱进的美好情怀与历史担当。
“作为乡村教师的父亲从小教导我要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事,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父亲的教诲我至今没有忘记,真是受用一生,为我创业打下了思想基础。”田彪说。
红阳碧芽销售之日起,田彪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话:“我用我的人格担保,红阳一定不少务工群众一分钱。我用我的生命担保,红阳会坚守诚信,保证销往商家的茶叶绝对是货真价实的良心茶、优品茶。”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时刻牢记代表职责,牢记使命,时刻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到一位人大代表的格局与担当。”这辈子,田彪最看重人大代表这个职务。
2022年,田彪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积极要求入党的申请书,强烈愿望向党组织靠拢。田彪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基地成立党组织,让鲜艳的党旗在茶叶基地高高飘扬,建设红色茶业,实现“党旗红,茶品优,市场旺”的目标。
“作为一名茶叶行业的省人大代表,我了解市场,熟悉市场,有责任、有能力当好行业的‘代理人’。”2022年12月,田彪当选第十四届贵州省人大代表,面对重托,他如是讲到。
田彪出生在一个当年红军英勇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当年红军在沿河不畏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激励着这位心怀庄严坚守、一生朴素善诚的茶叶产业带头人,正步履坚实地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田彪说,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他更是一位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必须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为群众谋福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谏真言、献良策。
记者在红阳村采访时,见到这里山葱茏、溪水清、路灯明,村寨美、民风正、人有礼,一片村兴、民乐、安宁、祥和景象。“村里的变化,有田彪的善仁善行的奉献,有他无私无畏、敢说敢管的功劳!”说起田彪,群众都相信他。
多年来,田彪热心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造福桑梓,尽显农民企业家的社会担当;他已经将自身发展融入到每一份对社会的回报中,他觉得这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应有的情怀与使命。“穷不忘根,富不忘本”,是田彪一直以来秉承的人生信条。10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善。
平常对困难群众,田彪都给予500元至2000元的接济,此项善举每年达3万多元。
2022年5月,田彪用自家车子把在茶园务工的冯宝花夫妇送到朗溪乡,再转救护车到彭水县救治。当时身上仅有500元全部拿给冯宝花,之后又资助冯宝花1000元。
斯毛坝村王某兄弟之间长达10年矛盾纠纷,积怨较深。在他出面协调下终于得以解决冰释前嫌、握手言欢,现在团结和睦,兄弟两家吃点好东西都互相送来送去。
当地智障者李成李,对100元、50元、20元的面值分不出大小,连茶与草都不认识。李成李每天吃饭就到茶园去,田彪教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6年时间里,田彪坚持不懈教会他认识了钱,带他理发、买食品、买衣服,当亲人一样对待他。李成李在茶园的劳动所得,田彪记在本子上,给李成李的家人说明清楚,从不亏欠他。
“多年来,我觉得自已得到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很大、得到当地群众帮助很多,这也是红阳茶业能够走到今天的主要原因。现在成功了,我的心愿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反哺社会,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带领帮助更多的乡亲致富,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田彪真诚地说。
“以前是什么生活?现在是什么生活?水电路是谁修的?”田彪时时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正面教育引导群众要懂得感党恩,因为田彪行的正、坐的端,当地群众都说田彪坚持公序良俗的贤文话语管用,都愿意听。
后坪乡信用社对田彪非常信任,向群众发放贷款时都要向田彪咨询,是否可以对谁放贷。
当地及周边群众对田彪的认可度高,“大三小事”都要问田彪是否做得,乡里、村里也经常邀请田彪去参加有关群众问题的会议,请他去做群众思想工作。县里、乡里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也邀请他参与。多年来,田彪身体力行,做出了一名人大代表的榜样示范。
田彪认为,要时刻心里装着群众,群众自然会对你负责。当人大代表就要有先进性,要在群众中传递正能量。自己不能有污点,只有自己公道正直,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天气暑热的时候,田彪坚决不让大家到茶园干活。他把务工人员当亲人,务工人员也是用良心给他帮忙。用爱心换来真心,他的茶园从来没有出现被偷盗、被破坏的情况。
群众的信任、支持、广泛认可是实实在在的。在选举田彪担任人大代表时,许多群众对田彪说:有你的名字呢?田彪开玩笑地问:你是“打勾”还是“打叉”?在场群众一致回答:对你来说,人人都是“打勾”噻!
田彪现在虽然还有银行贷款240万元,但涉及群众的收益,从不克扣。对长期用工的人员,按月发工资。对采茶的群众交茶就付款,从不拖欠。
诚实经营,正是田彪最本质的特征和藏不住的精神。他坚持“做诚信之人,交天下朋友”的理念,把质量做为企业发展的压仓石,把客户看做产品的检验员。也正是这样,他的“黔双红”系列茶叶受到商家青睐,他的客户和客源在稳定中不断壮大,寻求与他合作的商家和订单源源不断。
田彪信心坚定,他57岁的身躯里装着不老的心和满满的事业前景。田彪一家对人诚实大方,乐善好施,对凡有困难的一定会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他把爱心从茶园务工者播撒到村民,再到陌生人。他说他的企业是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是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是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乡亲们的帮衬支持才得以发展,带领乡邻共同致富,回报社会是他的初心与使命,独自富不算富。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小我”与“大爱”在他的身上凸现。
采访田彪的过程中,他那温和妥贴的话语,细致周全的思维,不负时代的创新精神与社会担当,低调朴实的处世作派,以及上善若水、刚强智慧,豁达的心胸都令人心生敬佩。
王忠岭村民组1000多亩茶园,本来只值40、50元1斤,田彪却给村民80元/斤。儿子不理解。他说先亏后赢,先让群众觉得能赚钱,才会加强茶园管理,茶青质量高了就能双赢,目的是调动群众管好茶园的积极性,宁愿自己先亏。
田彪是一位不怕吃苦、敢为人先、善作善成,有着贵商风范,深具家国情怀的民营企业家。作为人大代表,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同心力量,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展现责任担当,田彪坚持把企业自身发展融入到全县发展格局中,在不断把企业做好、做强、做优的前提下,尽自己最大能力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位卑未敢忘忧国,平凡之处见精神。田彪朴实无华,没有丝毫的牵强附庸;他脚踏实地,不带半分浮躁奢华。他怀揣产业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他践行强村富民的初心,彰显企业家责任担当,平凡之处见精神。
“国有需要,主动担当。”这是田彪说过的一句话,至理至深的大义道出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用情用力,为民服务。扶贫攻坚,落到实处;建言献策,履职尽责;这是田彪对自己的要求。
秋阳下,满山遍岭的山花开得正艳。基地厂区里的三角梅亮丽夺目,一排排桂花树散逸出阵阵清香。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履职参政的职责。田彪和他的茶叶富民梦想,正在茶香弥漫的葱茏茶山翠峰秀水间激情演绎,生根、开花、结果,描绘着黔渝边区红阳村这个红色革命老区村庄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图景。
置身海拔1200多米的王忠岭峰顶俯瞰,2000亩茶园流翠延绵,如诗如画,让人深深陶醉,乐不思返。
正向溯源,瞭望可视。深厚持久的教育情怀是田彪身上固有的印记。田彪,对教育拥有不一般的情怀,对乡村教育更是有着不一样的关心和关注。他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人感到温暖而感动。记者观察到,田彪对教育的钟情是发自内心的,他的血液和骨子里始终流淌着尊师重教的执着情怀和教育兴村的美好梦想。多年来,他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圆现读书梦,走出大山;资助当地乡村学校,不断培养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未来。
与田彪交谈,当过老师的他感叹地说:“我想让每个人都学会彼此尊重,每个人都能舒心工作、生活。”看得出,他除了想企业发展,还在想村民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田彪是一个善诚守信的人,同时还是一位拥有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有大爱藏心的民营企业家。田彪说,在他的人生旅程中,有过无助、挫折、彷徨、失败,也曾被别人帮助过、温暖过,成长中经历的困苦与不易,让他下定决心,如果有一天他有能力了,一定要竭尽所能帮助别人。
田彪能够获得诸多荣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经得起方方面面的考验,诚信、公益、仁厚、助人为善等等……所谓良性循环,生意也自然兴旺不衰。
成功永远属于不安于现状的人。田彪在沿海务工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并不像当时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将财力和精力放在吃喝享乐上,他有自己的信念和决心:不断变得强大和富有,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透过民营企业家田彪逆风而驰、点燃自已、温暖社会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记者似乎看到了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束亮光,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回顾田彪的成长历程,让记者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成长和成绩,既有自身努力奋斗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欣逢盛世,得益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叶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