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们以竹筑梦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23 17:39:48 | 【字体:小 大】 |
新闻晚知道下载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沪滇协作筇竹产业园内的筇竹手工艺品加工车间,32岁的陈元现把铝合金助步器放在手够得到的位置,继续来回用砂纸磨竹节。另外8名残疾人也正在车间忙活,制作以筇竹为主要材料的工艺品。
陈元现是昭通市巧家县人,半岁时发高烧,因治疗不及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无法自主站立。成年后她嫁到大关县木杆镇漂坝村,家里缺劳力,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渴望找份工作,减轻家里负担。
大关被称为“中国筇竹之乡”,近年来,当地在筇竹精深加工方面持续用力,不少竹材加工企业应运而生。
竹材加工需要手艺人,陈元现心灵手巧,2019年进入当地一家竹材加工合作社务工,学着制作筇竹杖、毛笔等竹工艺品。为尽快学到技术,她想方设法掌握制作竹工艺品的工序。2020年10月,大关县残联联合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办公室组织实用技能培训,陈元现报了名,原料挑拣、竹枝调节、打磨、竹工艺品组装……她仔细学习每道工序。
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加上自身能吃苦,陈元现很快成为制作筇竹产品的行家里手。去年6月,她所在的公司与浙江安吉一家工艺品企业合作,成立了一家新的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地址位于大关县沪滇协作筇竹产业园。新公司成立后,手艺过硬的陈元现被安排到新公司带徒弟,指导另外8名残疾人制作筇竹产品,每个月能挣5000元工资,还另有交通补助。
“这里你要这样,看着我再做一遍。”加工车间内,陈元现拄着双拐,悉心指导。不一会儿,只见一根根筇竹便在她的手中华丽变身,变成拐杖、茶几、椅子、毛笔等竹材制品,然后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大关县,借助东西部残疾人帮扶协作、实用技术培训等机制,近年来当地农村残疾人就业得以巩固拓展,增收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残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八部门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的通知》要求,力争让每个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都能有1人免费接受培训,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并扩展在“云客服”、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新技术方面的培训内容。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