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之卡卡西新传连绵青山,茫茫林海。走进全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竹子之乡——崇义县,但见处处是美景,满眼皆绿色。2004年,一场波澜壮阔的林权改革在这里轰轰烈烈展开。两年过去,山还是那些山,林已经不是那些林,在该县10多万林农眼中,它们变成了一个个“绿色银行”,不仅带来了收获的喜悦,而且承载起致富的希望。
林业是崇义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县,崇义县紧扣“多予、少取、放活”的改革方针,围绕“明晰产权,还权让利于民”这一重点,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创下了林改工作的6个全省**,实现了林农受益、税费减轻、权属明晰、经营放活、流转规范、林区稳定的大好局面。
8月20日,崇义县乐洞乡马安寨组林农刘甫生将我们带到一片竹山前,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这个林子是我家的。”他家那本绿色的林权证上明确地写着:“东至圆背埂心直上天水,南至天水,西至青山坝坑至青山坝坑尾中心埂直上,北至石人井坑水、板连路、过夹州公路。”“林地使用终止日期:2014年12月31日。”
正是有了这本林权证,“定了心”的刘甫生才将这片林子当作自家的菜地一般,精心侍弄起来。斩山抚育、深挖施肥,忙不过来时,不惜花钱请人;交界处,甚至在每棵竹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由于产权明晰了,这片昔日没人愿意管的低产林经过改造后,如今郁郁葱葱,每亩产值由原来的150元提高到400元。这110亩山林,使刘甫生家年收入由过去的几千元增加到4万多元。
崇义县的林权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以村办场、统一经营”的林业经营模式在崇义实行了20多年。2004年8月,该县把山还给农民。但这样做是否符合崇义实际?林农是否会因争山导致混乱?改革后,是否会无钱营林而造成林地抛荒?诸多的担心悬在人们心头。
“山上要绿起来,林业要活起来,林农要富起来”。广大林农的呼声深深震撼了县领导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心。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全县上下迅速统一思想。历经15次修改,该县林改方案终于出台:以林业“三定”时核定的权属为基础,按照“属村归村、属组归组”的原则,保持自留山、责任山稳定不变;全县撤消了121个村办林场,村集体所属的林地分给农户承包经营。村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改变为以农户自留山、责任山等分户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经营体制。
到目前为止,该县70%以上的山林面积全部还给农户自主经营,由集体经营的仅剩下6.4%,林业经营模式发生历史性转变。
俗话说,靠山吃山。可长期以来,崇义县的林农靠山却吃不了山,过重的林业税费如大山般压在广大林农身上,得不到多少实惠的林农对林业失去了信心。
铅厂镇铅厂村黄雀坳组林农陈芳栋告诉记者:“林改前,一根毛竹要交四五元的税费,自己赚的还不到1元。山高路远,赚这点砍竹工资,很不划算。”
“宁可让财政困难一时,决不让林农困难一世。”在林改试点工作中,崇义县坚决兑现政策,彻底让利于民。自2004年起,该县取消了农林特产税、增值税、所得税、林区建设资金、乡镇提留等10项不合理收费项目,原竹原木的税费征收标准由林改前的53.24%下降到现在的20%,全县共减免原竹原木税费3071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199.4元。
与此同时,因政策性减负形成的利益该如何分配?把大头让给林农,把好处让给群众!全县林改前已流转的20万亩山林,通过购买方与山林所有者补签政策性让利协议、补交政策性让利款的办法,将利益的七成让给林农,全县政策性让利740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80元;改革国有林场经营的44万亩协议林山价的利益分配,将林改前国有林场与林权者的山价按六四分成,改为全部归林权者所有,农民人均增收7.8元。
据统计,林改后,崇义县林农人均增加林业收入940元,其中政策性让利687.2元,让利及林农减负增收幅度居全省首位。
8月21日,在全省规模**、功能最全的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崇义县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前来申请林权流转、资产评估、办理木材运输证、林权抵押贷款的人络绎不绝,交易活跃。正在办理毛竹运输证的横水镇朱坑口村民陈隆茂高兴地说:“现在,林业经营放开了,林木价值升了,我们的积极性更高了。”
林改后,由于放活了毛竹经营,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经营林业。乐洞乡龙归村周屋组林农周红平以前在广东打工多年,林改后分到50多亩林地,他返乡办起了竹产品加工作坊。他介绍:“林改后,每根毛竹由过去的平均3元左右提高到6元,再加工成竹帘竹席,每根毛竹价值达到16元,我一家三口,年收入可达到3万。”
宽松的环境大大激发了林农的积极性,造林、育林、护林成为林农的自觉行动。林农们自发成立林业协会,统一组织开展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区公路维修等工作。全县共组建林业协会86个,涉及山林面积140多万亩,2.6万户农户参加。
更为可喜的是,崇义县林业产权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正稳步推进,构建新型林业产业体系、构建新型林业投融资体系……伴随着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林业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记者胡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