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区傲气风云进入5月,气温升高,商南县的山头被茶树染成一片深绿。微风拂过,山间荡漾着茶的清香,茶农们又进入了忙碌的季节。
茶苗培育基地里,管理员孙东正细心拔掉茶苗旁边的杂草。茶园里,茶农程庆来修剪着茶枝,正午阳光下,他不时直起身子,擦去额头的汗水。直播间里,程淑萍泡出一杯热茶,正在为网友讲解茶艺文化……
近年来,商南县大力发展茶产业,在育苗、种植、采摘、销售等环节不断创新,完善产业链,茶已成为商南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群众致富增收、过上幸福日子的一大“法宝”。
4月26日,在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育苗基地,自动浇灌装置顺着轨道滑过,10多个喷嘴同时喷出水雾,为大棚内的茶苗浇水,一排排碧绿的茶苗伸展开枝叶,大棚中央的电子屏幕上,正在实时显示当前的空气温度、湿度与气压等指标。
茶苗培育是个精细活,包含剪穗、消毒、扦插等流程,把3厘米至5厘米长的“茶枝”栽种在特别调配的土壤中,再生长成一株株翠绿的茶苗,这个过程少不了精心呵护。孙东是育苗基地的管理员,捡枯枝、处理杂草、补水、通风,这些是他日常的工作。
“每天早上8点到大棚,首先要检查缺水情况,查看湿度、温度,再决定是否需要通风、浇水。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0.5%是最适合的。”正在大棚内巡查的孙东说。
茶苗的育苗期从每年的8月中旬开始,大半年时间才能培育出一批茶苗。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修玉介绍,目前育苗基地有3座大棚,一年可育苗1500万株,供5000亩茶园栽种,这个基地也是商洛唯一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
为什么要在商南育苗?陈修玉讲了一个故事,以前商洛人种茶,大都从南方调苗。曾经有一个当地企业,为了种茶耗费两年时间,却因茶苗存活率太低功亏一篑。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在商南培育茶苗的念头。
2017年,陈修玉到湖北宜昌的茶企参观学习,花费两年时间才把育苗技术学了回来。在商南的育苗基地里,陈修玉通过扦插技术培育茶苗,经过无性系繁殖,茶苗不会变异,也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茶苗培育出来后,为商洛本地的茶企、茶农带来了方便。“现在我们不用再从南方调苗,降低了时间成本,茶苗成活率也高了。”陈修玉说,以前从南方调苗,茶苗成活率70%左右,现在有了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茶苗,茶农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苗栽种,成活率提升到90%。
发展茶产业为当地群众带来增收,接下来如何继续深挖茶产业价值?商南县大力发展茶旅融合,把茶园变成风景园。
4月27日,在富水镇茶海公园,程庆来正在修剪茶树,修枝剪刀在他手中熟练地“摆动”,随着他一路走过,茶树变得整整齐齐。
富水镇茶海公园规划面积2万多亩,紧邻阳城驿景区,是商南县面积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也是县上推进茶旅融合促增收的一个重点项目。项目采用政企合作模式,政府负责基础设施、景观投资,企业负责种茶,目前已有8家茶企在园内种植了1.2万亩茶树。
商南县七碗茶茶业有限公司就是被吸引到园内的一家茶企。董事长王海龙介绍,公司通过租地、务工、分红等方式,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
“今年茶海公园将建成年产30万斤茶叶的清洁加工厂、茶马互市景点、自助式小茶楼等,通过旅游带动茶产业的发展。过几个月再来茶海公园,这里肯定会有不一样的风景。”王海龙说。
近年来,商南将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以“生态茶城”建设为主要抓手,打造富水镇茶海公园、试马镇农业示范园等一批有机生态、休闲观光的智慧茶园。同时,商南大力弘扬茶文化,充分挖掘“茶马古道”和“革命老区”等文化资源,深度挖掘茶膳、茶艺等茶康养文化,丰富体验项目和文化内涵,打造多条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线路,实现茶叶产业向文旅康养融合延伸。
金牡丹红茶的茶树长什么样?相比其他茶,龙井43品种茶叶有什么不同?品早茶最适合的季节是什么时候?……在程淑萍的直播间里,这些话题是讨论最多的。
程淑萍是商南县的一名“网红主播”,在直播间里,她经常一边泡茶,一边讲述商南茶叶的品种、特点,在和网友的互动中,展示着茶文化的魅力。
分享茶文化,不能局限在室内,程淑萍更多时候会走进田间地头,从补栽茶苗、采新茶到手工炒茶,商南茶叶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进入她的直播间。
直播为程淑萍带来了一批“忠实”的粉丝,打开了她销售商南茶叶的线上渠道。“去年通过直播,我卖了50多万元的茶叶。今年因为身体原因,我的直播场次有所减少,截至4月,卖了10万多元的茶叶。”程淑萍说。
目前,商南的茶叶销售主要以本省为主。陈修玉介绍,通过线上销售等渠道,商南茶叶已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将逐步在省外打响品牌。
截至目前,商南县共建茶园超过25万亩,茶叶加工厂200多家,5万多人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工作,产值近10亿元,茶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支柱产业。(记者 王晨曦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