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临淄版在淮阳独秀园众多的古树名木中,“不老槐”被尊称为镇园之宝。在“不老槐”南200米远处,有一株树龄200多年的对节白蜡,与“不老槐”遥相辉映。对节白蜡属于名贵树种,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剥蚀、雷劈电击、蛇患虫灾以及龙卷风的摧残,至今仍根部粗壮、枝繁叶茂,目前,该树高约6米,树冠半径达5米,树身高4米,以饱经沧桑的身躯见证着水城淮阳的人口变迁和民俗风情,被当地群众称为神树。
据《林业志》记载,对节白蜡也叫青榔木、白荆树。双子叶植物纲,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侧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大而疏松;椭圆花序顶生及侧生,下垂,夏季开花。花萼钟状;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花期3~5月;果实10月成熟。翅果扁平,披针形。白蜡树木材坚韧,供制家具、农具、车辆、胶合板等;枝条可编筐;树皮称“秦”皮或“春”皮,中医学上用为清热药。对节白蜡叶色苍翠,叶形细小、秀丽、造型优美,秋季稠密的树叶由青变黄,庄重典雅、抗污染、耐瘠薄、寿命长,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也是当今为数不多的稀有名贵树种,被誉为名木中的“活化石”。
据淮阳独秀园负责人黄新义介绍,对节白蜡是国家在1975年发现的一个新物种,在此之前,国内外尚无这方面的报道和文字记载,为当地特有的植物树种。对节白蜡没有被国家有关部门发现之前,当地人未能认识到其应有的珍贵价值,曾被用以打造家具、拦牛围田,由于乱砍滥伐极为严重,多年来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对节白蜡日渐熟知,得知对节白蜡是一种高雅的林木以及景观树之后,人们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
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和国家环保局等单位,正式公布对节白蜡为国家级珍惜濒危植物,并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二册中。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对节白蜡被评为植物类金奖。
对节白蜡树形优美,枝叶浓密,叶色苍翠,叶形细小秀丽,适应性强。该树在极端最低气温-20.3℃,最高气温40.3℃下均无不良反应,不论南方北方都适宜种植,萌芽力极强,耐摘叶,易于修剪造型,无论是提根露爪还是大水大肥,都可适应。对节白蜡树形具有或庄重肃穆,或刚劲坚毅,或苍老挺秀,或平阔怡情,或动姿飞扬的形态。春秋夏季枝繁叶茂,情景交融,别具风韵,蔚为壮观;冬季落叶后曲干虬枝,风骨傲然,苍劲古朴,在古树名木中堪称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采访期间,记者近距离观察该株对节白蜡,只见它的叶子像被切过很多刀,是一绺绺的;它的果子很怪,长着许多软软的粗刺;它的树干上也长着许多像针一样的硬刺。
关于对节白蜡,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对节白蜡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叫对节白蜡。那时,女皇武则天把天下的各种奇花异树都弄来栽在皇宫内。那时,对节白蜡是很娇贵的,很难种活,在当时天下一共只有3棵,全部被武则天搜进了皇宫,其中一棵就栽在她寝宫的窗子外面,另两棵栽在御花园的门口。为什么武则天会喜欢这种树?因为这种树的叶子很像人的手掌,树干又像翡翠一样透亮光溜,晚上有月亮的时候,从房子里看那树,就像一尊千手观音在守候着她。武则天觉得这是菩萨在保佑她统治天下,就特别喜爱这棵树,常常用御酒来浇它。天长日久,这树竟发出了香气。这一来,武则天对它更是喜爱了,除了她之外,再不准任何人碰一下。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树冬天要落叶子。
后来有年冬天武则天庆贺新年,喝醉了酒,命御花园的花第二天全部开花以供她和大臣们欣赏。但对节白蜡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平日里骄横惯了,不愿意在冰天雪地里长叶开花。到了第二天,百花都开了,只有牡丹和对节白蜡光秃秃的。武则天大怒,叫人把3棵对节白蜡连根拔起,砍去了它的树枝,砍碎了它才结的果子,把它全身刺满了绣花针,然后剁成一节节,还叫侍女们拖出皇宫,埋进沙里。碰巧就在这些侍女们埋白蜡树的时候,有个商人路过,他觉得很奇怪,就偷偷地挖了一些带回来插在他家的花园里。对节白蜡吃了这次大亏,再不敢娇气了,竟一下子就插活了,不过却变了模样。
人们就根据对节白蜡由绣花针变来的一根根对着长的刺和由刀伤变来的暗节,后来给它起名叫对节白蜡。出了这样的事,武则天觉得她对对节白蜡那么好,对节白蜡却辜负了她的“圣恩”,出了她的大丑,气愤不过,就命令那些知情的人不准泄漏这件事,还把对节白蜡从《百花谱》上除名。而牡丹却因为平时受武则天的恩宠不多,武则天没有太在意,就把它发配洛阳了事。所以,后来的人只知道牡丹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对节白蜡的故事了。
根植在淮阳独秀园里的这棵对节白蜡还有一段动人故事。据说,在清乾隆年间,乾隆在第四次下江南时路过陈州,在对人祖朝拜后,一行人便在太昊陵南面的空地上进行野炊,因乾隆太喜爱陈州湖中的鱼儿贪杯,结果喝得酩酊大醉。恰巧一只南飞的大雁衔着一粒种子在天际中“拜啦、拜啦”地叫着。待乾隆酒醒时,该大雁还在乾隆的附近衔着食物撕裂叫着。“莫非是鸟儿有冤可诉?”乾隆遂派跟随的大臣紧随鸟儿,然而,在乾隆栖息处,鸟儿丢下了口中之物,拉下一摊鸟屎就盘旋着南去了。乾隆感到蹊跷,便下令此地的农民在此看守,到了第二年,便有葳蕤丛生的白蜡苗生长在这里,直到今天。
经常在对节白蜡附近晨练的淮阳居民王子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与白蜡树为伴,少年时他喜欢用白蜡树枝条编制草帽,有时候也像大人那样编制箩筐。他一直记得,每年五六月份,白蜡树会开出无数的小花,这些花儿随风四飞,很快就落到地上,一层层的。刚开始地上的花朵是绿色的,后来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赭色。这些小花,密密麻麻飞起、落地的样子,成为他有关春天的记忆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1958年,白蜡树作为淮阳当地群众心中的神树,备受大家保护。然而,有一次却差点被当做柴火烧了,幸亏当地群众极力反对,才得以存活至今。那一年闹饥荒时期,由于当地群众对树木养护不佳,导致白蜡树树干中空,成为当地不少蛇的巢穴。在1985年及1988年的夏季,在那些暴雨和雷电肆虐的日子里,对节白蜡的主干险遭灭顶之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对节白蜡东北侧的树洞里,有一株常青藤从中探出头,并爬上了对节白蜡的树梢。当地群众见状,以为是神灵附体,纷纷在该棵树下烧香敬神。
黄新义说,对节白蜡的栽植时间无从考察,悠悠岁月里,这棵树就一直这么默默地生长着,淡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直至今日。
独秀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当地群众一直对这棵对节白蜡保护有加,但在10年前,他们发现树上出现了白蛾的幼虫,而这种虫子是白蜡树的天敌。为保护对节白蜡,他们喷了药、修剪了干枯的树枝,并给这棵白蜡树修建了一个树池,树池里铺上乳白色的鹅卵石,以防害虫爬上树干。虽然近年来这棵对节白蜡又经历了云斑天牛、窄吉丁虫等害虫的侵扰,但经过工作人员在每年的4月上旬的埋药防治和8月下旬的注药治虫,使得该树的虫害控制率达到90%以上。
对于如何保护这株名木,黄新义说,他们会在冬季砍伐虫害严重的白蜡树树枝,取出幼虫观察蛀道后,于次年4月底在虫蛀孔处扎铁丝网,捕捉羽化出孔的成虫,制作成幼虫标本进行室内鉴定,以求进一步找到更合适的灭虫办法,确保这棵白蜡树能够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