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丽香图网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影响该地理事物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进而从各方面进行分析。
(1)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也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①构造湖:内力作用使地表断裂凹陷,积水成湖,如日月潭、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些湖泊、贝加尔湖等
④堰塞湖:由于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或外力作用等引起山崩,造成河道或河床堵塞,形成湖泊。
⑤冰川湖: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如北美的五大湖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一些湖泊
①大陆岛:由于地壳运动大陆的一部分沉降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大、海岸线曲折、地势陡峻。如台湾岛、海南岛;
②珊瑚岛:热带浅海中的珊瑚虫遗体沉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海拔低,如大堡礁,我国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等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人类活动等
①纬度;②地形、地势;③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④天气状况(降雨多,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低);⑤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②地形、地势:迎风坡、背风坡;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⑤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⑥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3.一些特殊天气现象或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此类问题有时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的成因;北方沙尘暴天气或雪灾的成因;今年上半年西南大旱的成因分析等
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②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③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水系特征方面:(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3)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一般可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支流汇入少、冬季河流结冰、中上游用水量大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分析黄河下流断流的原因: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小;中下游工农业用水量大;蒸发旺盛;人口、城镇密集,生活用水量大;水源浪费严重。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容易积水;②纬度高,蒸发量小;③冻土层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④河网密布、容易洪水泛滥地区
(1)湿润地区的淡水湖:流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从而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2)内陆干旱地区的咸水湖:气候干旱,蒸发加剧;由于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围湖开垦、泥沙淤积等
①气候(降水季节变化的大小);②湖泊、水库的调节作用;③气温的变化(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人为原因:①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水浪费;③不合理人类活动(砍伐森林、排干湖泊等)使水的时空分布朝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自然方面:①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②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水倒灌;③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河汊纵横;
①纬度(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②山地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①纬度(纬度越低,雪线越高);②降水量(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③地形坡度(越平缓,雪线越低);④同一山体向阳坡比阴坡雪线.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源等
①位于大陆架上,光照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鱼类提供饵料);④上升流(原因同③)
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冰雪融化引发洪涝);②土壤特征:如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云贵高原土层浅薄;③地形条件:地势起伏大,地表破碎;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毁林、陡坡开垦(人地矛盾)、过度放牧、樵采、不合理开矿、滥用土地等
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②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③④
①地质条件:一般多发生在地壳运动活跃或地质构造脆弱地区;②地形条件:一般地形起伏大的山区;③气候条件:水源(如特大暴雨、冰雪融水或大量地下水;④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加剧泥石流的形成
①地形和物质条件: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②动力条件:雨水的大量渗透、地震等;③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爆破、矿山开采、水库蓄水等
①地形(平原地区建设成本低,且有利于通行);②人口、城镇分布(便于人们出行);③资源分布(便于资源开发、运输);④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保护良田、名胜古迹等);⑤水文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沼泽地、沙漠等环境恶劣地带,尽量避免跨越河流,避开断层带、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①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水平低,单产低;②生产成本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高);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产品受损失大)
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
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②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
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例3: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的原因:
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升温快,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故日较差大。
① 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封闭的吐鲁番(塔里木)盆地,水汽不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
例6:“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昆明气候的形象写照,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① 冬季由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以西,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暖天气,气温较高;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
特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多大风沙尘天气。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例8:史书记载,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公元209年1月23日,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记载:曹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这些弱点正是曹军失败的基础。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曹军具有这些弱点的原因。
曹军从北方长途跋涉至湖北地区,作战路线长,故“劳师”;南方地区温度高、湿度大,故“水土不服”;北方地区雨季短,平原广阔,河流少故“短于水战”;此时为冬季,草木枯死,故“战马无粮”。
◆水文特征原因分析:(有无结冰期、含沙量、流量季节变化、流速大小、流量大小、汛期出现季节及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输量小,河流航运价值不大
流域内降水量更丰富,水量大;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更高,河流含沙量小;流域水位季节变化更小;流经西欧主要工业区,沿岸航运需求量更大。
最早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纯净的石灰岩;后地壳上升为陆地,石灰岩受到挤压破裂; 形成水平和垂直的裂隙;气候炎热多雨:流水顺裂隙溶蚀岩石形成石林地貌
③ 生物条件: 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①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易形成黄土塬
②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
⑧每年枯水期,强劲的冬季风可将湖滩裸露的沙土吹起来,再经风力搬运到湖滨地带堆积
①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③ 喇叭状的地形有利于印度洋、太平洋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带来丰富降水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① 夏季处于迎风坡,气流沿山坡上升,且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尘粒扩散
③冬季地面温度低(尤其是夜间),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海拔低处易形成雾,而高处不易形成
【典例2】[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2014年12月全线千米,建设难度大,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特别是贵州省境内的三都隧道长10余千米,穿越了14条大断层破碎带和3条褶曲构造带,如图a所示。高铁开通使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某学者研究了某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民航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图b所示。
(3)据该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贵广高铁开通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解析第(1)题,贵广高铁东端所在区域位于珠江入海口地区,属于珠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第(2)题,应主要从三都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喀斯特地貌特点、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第(3)题,贵广高铁开通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影响程度的差异可从图b中分析得出。原因应主要从桂林和广州在贵广高铁中的位置以及两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分析。
(2)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褶曲构造多,岩层破碎;位于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地下溶洞、暗河、裂隙发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地表水下渗强,地下径流丰富,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塌方、涌水、涌泥等灾害。
(3)不同影响:高铁开通对桂林民航的影响较大(航空旅客数量减少的比例较大);对广州民航的影响较小(航空旅客数量减少的比例较小)。
原因:桂林位于高铁线路中段,与研究中的徐州、济宁位置相似,与民航相比,在沿线城市与桂林之间乘坐高铁的费用更低、更便捷。广州处于高铁线路端点位置,与研究中的北京、上海位置相似,为全国中心城市之一,辐射能力强,民航受高铁开通影响的程度较小。
2018年上半年,新疆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得到有效使用。截至2018年6月底,全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835.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2.9%,装机规模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位。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是目前新疆九大风区中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下图为新疆地形简图。
解析第(1)题,风能资源丰富与距离风源地近、地形影响有关。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地处盆地边缘,盆地内外温差大,风力强;处于山口位置,狭管效应明显,加剧风力。第(2)题,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主要从风能资源、风能特点及对经济发展带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1)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受冬季风影响大(或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地处盆地边缘,盆地内外温差大;处于山口位置,狭管效应明显。
(2)新疆全年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新疆能源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拉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任答4点)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 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 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 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下图为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和纳马夸兰气候资料图。
(2)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要根据多肉植物生存的习性,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回答。第(2)题,要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要抓住沙漠形成的时间、气候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特点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题,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再结合具体情况,从纳马夸兰的气候、种植面积、多肉植物的种类、市场、劳动力、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
答案(1)该地纬度较低,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年降水量少;受西风影响,冬雨明显,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多晴天,昼夜温差大,露水多;受寒流影响,多雾。
(2)沙漠形成早,生物进化时间长;沙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3)气候适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多肉植物多、种类独特,国际市场广阔;当地劳动力丰富廉价,生产成本低;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运输便利;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大量远距离出口提供条件。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遂有“谷仓”之美称。嘉南大圳以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狭小谷地,水源通过隧道引自曾文溪上游)和浊水溪为主要水源,经由供水渠,对农田进行灌溉,灌溉过的水,再经排水渠注入海洋。嘉南大圳虽然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灌溉用水供应有限,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作物布局,把水稻、甘蔗和杂粮组合在一个灌溉区内,每种作物种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将这三种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形成了三年轮作制。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位置。
(3)简析嘉南平原灌溉区内同时种植水稻、甘蔗和杂粮,并进行轮作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圳是灌溉用的水渠,嘉南大圳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可从灌溉、排水、改良土壤三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是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第(3)题,由材料可知,同时种植可解决灌溉水源不足问题,因为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另外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答案(1)供水渠能够提供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防御旱灾;排水渠利于洪水的排泄,减轻洪涝灾害;排水渠将沿海平原土壤中盐分排入海洋,改良土质,增加耕地面积。
(2)(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
(3)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灌溉的时间各不同,同时种植可以避免因集中灌溉导致水源不足问题;水稻、甘蔗和杂粮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