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txt天气转暖,播种育苗正当时。近年来,新疆各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建设高标准育苗大棚,为果蔬等生产培育优质种苗,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让我们看看如今育一株好苗有了哪些新变化。
这几天,特克斯县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苗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育苗作业。前期种下的种子已发出嫩绿的幼苗,一株株娇翠欲滴的幼苗长势喜人。
孙芳兰是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族乡前进新村村民,冬天她和丈夫都在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主要负责播种、选苗等工作。“在合作社我学到了育苗管理技术,还能赚到钱,以后可以更好管理自家的大棚。”
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苗采用无害化有机生物基质及标准化的育苗穴盘,替代营养土和营养钵,所育种苗深受广大农户的好评。工厂化育苗能使苗龄比常规苗龄缩短10天至20天,苗壮且成活率高,育苗成本与常规育苗相比可降低30%左右,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张少伟说:“合作社育苗基地建有标准化育苗工厂,每个环节都是精细化管理,种苗成活率达95%以上,种植户可以放心种。”
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族乡前进新村大棚种植户汪富军去年从合作社买的西红柿种苗成活率高,给他带来了不少收益,合作社的农业技术员还为他开展技术指导,解决了种植、管理等方面的许多难题。
特克斯县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正给种植户指导种植技术。迪丽胡玛尔·地力木拉提 摄
目前,特克斯县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苗基地共有5座育苗大棚,采取订单式培育,培育10多个品种的无公害蔬菜种苗,带动了附近村200多户种植户种植无公害蔬菜,推动了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特克斯县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贺华说:“以前周边乡村的种植户都是自家培育种苗,成活率低、产量不高且多发各种病害,合作社这几年为种植户培育无公害蔬菜种苗,目前育苗数量在200万株左右,带动了种植户科学种植无公害蔬菜。”
3月1日,在和静县正浩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智能温室大棚里,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十几个喷头匀速转动,为一株株工业番茄新苗补充水分。
“全县设施农业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育苗需求量不断增加,种苗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和静县正浩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景琦说。
刘景琦是和静县乃门莫敦镇乃门莫敦村有近20年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2020年,他在和静县教科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下,赴天津实地考察,为村里引进了4座智能温室大棚,2021年底投用,主要用于种苗培育。
合作社的智能温室大棚安装了内外遮阴系统、风机排风系统、自动控温设备、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依托智能化设备、大数据应用,实时定量精确把关,为种苗提供24小时全天候适宜的生长环境。
“以前,我们只能根据经验来判断大棚适宜的温度湿度,很难保障种苗的成活率。温室智能大棚有效地保证了在各种天气情况下种苗的成活率。”刘景琦说。
眼下正值种苗培育的关键时期,对棚内环境的调节尤其重要,每天刘景琦只需根据信息检测仪实时显示的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大棚里的卷帘通风和温度湿度调节,真正实现“云操作”。
“智能设备省时省力,现在我动动手指就可以管理整座大棚。”午后气温逐渐降低,刘景琦拿起手机为大棚“盖被子”,只见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棚顶的棉被便自动缓缓展开,为大棚披上厚厚的外衣。
除了管理环节的智能化,在播种环节也实现了自动化,工人只要将装有营养土的穴盘放上传送带,种子倒入点种处,添土、挖穴、点种、铺盘等播种工作,通过播种机自动流水线一次性就完成了。
“这两年,合作社又陆续新建了3座温室智能大棚,今年主要培育工业番茄苗和色素辣椒苗,每座棚能育15000盘种苗,可满足300亩地的种植需求,有智能设备助力更加坚定了我做好育苗事业的决心。”刘景琦说。
2月28日,在疏勒县山东省农科院(疏勒)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的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掐尖打顶、拼盘、浇水……一株株种苗长势喜人。
工人在疏勒县山东省农科院(疏勒)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大棚内正给种苗浇水。杨国红 摄
阿尔祖古丽·麦麦提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熟练地将拌好的营养土装入育苗盘,把一粒粒种子精准地放进孔里,装盘、放盘,忙得不亦乐乎。她说:“我在这里主要负责育苗,嫁接后温度不能超过30摄氏度,最低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5天内不能见阳光、不能喷水。”
山东省农科院(疏勒)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主要以种植当地主栽果蔬品种为重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推广。
山东省农科院(疏勒)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刘爱清说:“今年育苗期间受低温天气等影响,为了保证种苗成活率,我们采用了二膜覆盖、地热线加温等措施,种苗成活率达95%以上。”
平时基地还组织周边村民开展培训,面对面为村民讲解育苗、种植等技术,在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等方面对村民进行细致指导,让村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
“村民通过学习掌握了新的技术,以前一座棚定植800株苗,现在达到1500株。”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副镇长崔伟伟说。
山东省农科院(疏勒)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是2021年疏勒县、东营市援疆指挥部与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共建,通过设置专家工作站、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打造科技小屋、建设教学观摩展示点等,对疏勒县拱棚有效利用、春提早、秋延迟等果蔬种植模式开展科研探索,不断提升疏勒县农业种植“含金量”。
山东省农科院(疏勒)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维说:“今年我们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和专家作用,引进30余种专用加工蔬菜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同时充分发挥联动带农作用,在去年品种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优良品种的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