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申欧交换机唐明太慈镇红庙村童家洲圩里,百亩月季园姹紫嫣红。与月季园“隔地相望”的是有机蔬菜基地,几十个蔬果大棚错落有致,工人们忙着修枝、施肥……
近年来,太慈镇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推进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鼓励和激励创业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周茂胜是土生土长的红庙村人,早年外出创业,凭着吃苦耐劳的秉性和敢闯敢干的韧性,打拼出了一片天地。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去、在城市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周茂胜对“三农”工作情有独钟,特别是对农业农村发展有着独到见解。2018年,时任河南省安徽商会副会长的他,响应组织号召,抛弃成功的事业,揣着一份回报桑梓的情怀,毅然回到家乡。
2019年初,周茂胜积极引荐致富能人投资,引进龙头企业安徽省创润生活超市集团有限公司落户太慈镇,立足太慈扶贫产业综合体核心阵地,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蔬菜冷链分拣包装车间。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百亩月季花园、600亩有机蔬菜基地、龙冲水库水上乐园、国学讲堂,四点一线,以“花”为媒,串起休闲娱乐、垂钓采摘、观光游玩、天然游泳池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全景,拨开了红庙村“逆袭”发展新局面,成为全镇乃至全县乡村旅游的新样板。
红庙村位于肖郭线旁,土地资源丰富,但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种植格局“难成气候”。面对传统农业优势不足,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局,周茂胜决心要“就地取材”,激活农村资源优势和活力,以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为抓手,突破发展瓶颈。
周茂胜集中流转了童家洲圩内的600亩土地,建成了50个普通大棚和2个保温大棚,打造了太慈镇首个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每亩地一年可以播种三季菜,莴笋、花菜、茄子、西红柿等品种,以未完全分解利用的草菇下脚料和菜籽炳作为肥料。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周边村300多名农户就业增收,通过收购和销售蔬菜带动农民创业发展,脱贫致富。
红庙村曹机义是村里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今年他种植了20亩莴苣笋,将全部由创润集团回收和销售。曹机义说:“我们不需要担心市场风险和销路问题,到了成熟季节,就直接联系公司收购,保证蔬菜品质是关键。”
“我们每天的农产品需求量很大,每日莲藕的需求量就达6-7吨,土豆7吨多。有机蔬菜基地因为正处起步阶段,农产品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供应链,周茂胜同周边雷池乡、杨湾镇等达成商业合作,分别在两个乡镇集中流转200亩土地种植有机蔬菜,根据市场需求,由公司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以及后期农产品回购和加工销售。“你给土地我出钱,你种蔬菜我销售”这样的合作共赢模式提升了有机蔬菜的市场供应能力,带动了区域联合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以开放的理念发展农业。在蔬菜种植基地和加工车间,每个地块、每只大棚、每条流水线°旋转摄像头,通过互联网与市场供应点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消费者可以直观看到和了解有机蔬果播种、培育、施肥、收获、加工的每个环节,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菜,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各种类别的蔬菜被源源不断的转运到冷冻链分拣包装车间,经过严格的质量和农药残留检测达标后,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清除表面残留,再进行分拣、初加工和包装,利用冷链物流配送到上海大型蔬果超市以及全国知名品牌老乡鸡、海底捞等连锁店。透过干净透明的玻璃隔离窗,透亮宽敞的工作间里,工人们身着工作服,戴着头套、手套和口罩,正有条不紊地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着加工萝卜、花菜等净菜。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是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进行的精细化、标准化“打磨”。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做实做强做优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绿色有机农副产品搭上“互联网”,乘上冷链配送“快车”,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谢静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