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野3加1演员表说到土壤,作为农耕大国的中国对它有着天然的崇拜感恩之情。也正因如此,提到土壤我们便有一种由衷的亲切感。从远古神话中,中国人的土壤文化便初现端倪。神话传说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就是从女娲掘土捏人中诞生的。
可以说,中国人对土地有着先天的亲切和喜爱,同时也对于土地有着敏感的认知,我国也几乎是对于土壤的颜色分区有着最早认识的国家。正如古语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漫长的耕作生活中敏锐地观察到不同地区的土壤不尽相同,并由此衍生出中国独特的土壤文化。
在我国古代,一直留存有对于土壤的祭祀文化。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以青、红、黄、白、黑五种由全国各地进贡而来的天然土壤组成,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属明清时期的社稷坛,现在位于故宫午门外西侧。自永乐皇帝开始,明清两代皇帝每年二月、八月都有在这里祭祀土神、谷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中黄五种颜色的土壤,也代表了古人对于土壤分区最朴素的认知。在《尚书·禹贡》中也记载着中原大地的九州土壤,分为黄壤、白壤、黑坟、白坟、赤植坟和青黎等区域。
其实,土壤的颜色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指标,它取决于土壤形成的过程,也反映了土壤物质成分和内在性质。因此,在现代土壤学家眼中,研究土壤的颜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不同于中国古代感性的颜色认知,现代土壤学科中采用孟塞尔颜色系统为基础的标准色卡比色法,从色调、亮度和彩度三个维度来命名土壤颜色。
色调是指土壤呈现的颜色,包括红、黄、绿、蓝和紫五个主色调,黄红、绿黄、蓝绿、紫蓝和红紫等五个半色调;
深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青藏高原,属于我国的暖温带、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代表性土壤。其实说黑土并不准确,颜色较深的土壤有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等五种土类。
褐土主要分布于暖温带东部丘陵低山区,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等地都有分布。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拥有着较多的暖温带干旱森林和灌木草原等植物;
黑钙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北黑土地。这里的气候比褐土区更为寒冷,但是植被丰富,多为草原草本植物。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才能孕育出肥沃的黑土地;
栗钙土主要分布于内蒙高原,这里的气候比黑钙土更加干旱,同时植被覆盖率也更低;棕钙土则分布在更西边的内蒙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上;灰钙土则出现在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东段和伊犁谷地的山前平原,这些地区的气候进一步干旱,植被也更加稀少;
这五种深色土壤都有明显的腐殖质积累和钙化过程,土壤肥力也普遍较高。幸运的是深色土壤占我国土壤的很大比例,它们分布辽阔,是我国主要的牧业基地。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成群,东北的粮食享誉全国,这些都离不开黑土地的慷慨滋养。
黄色土壤主要占据我国的中央腹地,西起甘肃祁连山脉东段,东至山西、河南、河北交接处的太行山脉,南抵陕西秦岭,北到长城,包括山西、陕西、宁夏五省。黄土在风的搬运作用下堆积在干旱-半干旱环境。这些黄色土壤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其物质组成具有高度的均一性。由于有机质含量不高,在石英、长石和碳酸钙等矿物的作用下,呈现黄色。而黄土中有大量的钙质和黄土结核,使得土壤有很多空隙,土质疏松。流水冲刷后,更容易遭受侵蚀发生塌陷,于是便形成了黄土高原那千沟万壑的形态。
提到黄土,我们自然就想到了黄土高原,这里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摇篮。但是,即使是黄土高原,它的土壤也是有区别的。随着从东南到西北气候变得更加干冷,这里的植被也从森林、草原向荒漠过渡,因此黄土母质沉积的质地也越来越粗。黄土的颜色也从静乐、延安、固原、渭源一带的褐色土、粘重黑垆土向靖边、盐城、兰州等黄绵土土质转变,最后在甘肃、宁夏交界处呈灰钙土土质。而在垂向上,黄土高原的颜色是亮黄色和暗红色土壤交互出现的,颜色差异也反应了土壤中碳酸盐和铁氧化物以及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当气候寒冷干燥时,碳酸盐含量增加,有机质和铁氧化物含量低,土壤就会呈现更黄的颜色。
由于黄土高原的各区域土壤差异较大,因此这里一直采用农、林、牧业共同发展的途径。黄土高原的农耕事业,开始于关中一带,当时以农业生产著称的周民族定居于关中西北部,后迁居关中中部“周塬”一带,栽培了大麦、小麦、水稻等一系列农作物。另外,陕西关中平原由于地理条件比较特殊,气候适宜,这里的农业也一直非常发达,汉代时又引进了豌豆、芝麻、核桃等一系列经济作物,使得这一带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发达地区。
红土也指铁铝土,也就是土壤中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这类土壤主要出现在我国南部,北起长江两岸,南至海南诸岛,东起台湾、澎湖列岛,西至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都有它的身影。红土主要形成于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常绿落叶林中,这些地区的气候炎热湿润,有利于土壤的强烈风化和生物质的迅速循环,而多雨的天气导致大量易溶于水的土壤物质受到雨水冲刷流失,最终剩下氧化铁和氧化铝这类显色矿物,从而形成独特的红色土壤。
红色土壤区优越的水热条件也很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微生物对养分的转换,在强烈的风化作用下,土壤中的养分迅速释放使这里的农作物一年多熟。这些区域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潜力极大,因此现在南方不少丘陵地区也种植了许多橡胶、胡椒、咖啡等热带作物。当然,由于红土是酸性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茶叶,福建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有名的茶叶大省。
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存在着这种灰青色的土壤,特别是在长江、淮河和黄河的下游以及鄱阳湖周围的土壤。这些土壤母质多为河湖相沉积物,而它们的形成地形比较低洼,水流不畅,使得土壤长期处于淹水的状态,导致其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氧化亚铁,导致土壤呈现淡褐色甚至灰青色。看青土的形成环境也能知道,它是栽培水稻的好土壤,虽然听起来青土的生产力并不高,但在古人长期的耕作下,也变成了稳定高产的水稻土,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土地资源,现在除了水稻,小麦、棉花等旱地作物也能在这种土壤上耕作。这种青色的土壤,也造就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白色土壤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等地势低洼的盆地、平原中。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干燥,蒸发大于降水,淋溶作用弱,因此土壤中有大量积累的盐分。不同地区,土壤中盐分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草甸草原多是碳酸盐,在干草原地区,则出现硫酸盐、氯化物等;到了荒漠地区,土壤中就多为氯化物。除了我国内陆地区,在渤海湾、福建、广东、台湾等沿海地区由于海水的浸润也形成了一些盐碱土。由于土壤中盐度过高,因此一般的农作物都不能种植,只有很少的耐盐生物可以生长。
不过,近年来,随着对土壤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形成了针对盐碱土一套完整的改良利用方法。从科学排水、作物选择、植树造林和科学施肥等方面改良了盐碱土。
除了上面分布广泛的五色土外,在西南地区还有一种独特的“紫色土”,这里的土壤严格来说是岩成土壤的一种,它继承了成土母质中紫色岩石如紫红色砂、页岩的部分,其形成的最大特点是母岩的迅速崩解风化和土壤表层频繁的侵蚀和堆积的共同作用。紫色土在南方丘陵地区属于比较肥沃的一类土壤,在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更是充分发挥它的肥力,是当地棉、麻、油的良好土壤类型。
其实,上面提到的几种土壤只是中国土壤中比较重要的大类别。中国各地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土壤。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家乡的土壤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它又孕育出了什么当地特色呢?
[1]辽宁省熊岳农业学校. 土壤与耕作[M]. 农业出版社, 1985.
[3]王帅,赵敬坤,王洋,冉文秀,冯兴,李志琦,李忠意.重庆花椒种植区主要类型土壤剖面的肥力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11):4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