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与dv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跨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三大水系,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境内多平原、丘陵和山地。安徽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茶园广泛分布于长江两岸和淮河以南部分丘陵山区,属于我国四大茶区中的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安徽出产茶叶众多,其中十大全国名茶就占其四,分别是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和太平猴魁。另外区域内还有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汀溪兰香等大大小小数10个茶叶品种。而且,黄山松萝茶更是徽茶鼻祖,历史悠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安徽茶园种植面积位居中国前3,产量也可以排名前5。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徽茶的地位却逐渐下滑,已经被其他几个产茶大省超越,排在五名之后。今天,予言茶事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安徽茶的前世今生,思考如何突破困局,再度腾飞。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在安徽的皖西山区就已经种植茶树。这些茶树是从四川经陕西河南而传播过来的。东汉安徽名医华佗在《食经》中就记载过“苦荼久食,益意思”。晋元帝时,宣城官温桥已经开始向朝廷进贡茶叶。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标注过安徽的舒州、宣州、寿州、歙州是著名产茶区。到宋代以后,安徽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国13个主要产茶区中,安徽占了5个。明清以后,安徽茶叶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名茶辈出。其中有以屯绿和祁红享誉世界,占据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位置。
受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影响,我国茶叶出口以及种植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安徽也不例外。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安徽茶园面积只有2.43万公顷,产量也只有0.71万吨,比近100年前的清同治年间出口的茶叶量还要少。
建国以后,安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1960年左右,安徽的茶园种植面积达到3.7万公顷,茶叶产量达到2.56万吨。1980年茶园面积达到9.98万公顷,茶叶产量达到3.2万吨。2000年,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0.84万公顷,茶叶产量达到4.5万吨。截止到2018年底,安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254.6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3.5万吨。
新中国建立以后,安徽茶叶开始逐渐恢复,一直到70年代中期以前,安徽茶叶种植面积从2.5万公顷增长到7.4万公顷,茶叶产量从0.99万吨增长到2.7万吨。在1975年,浙江省茶叶产量达到了4万吨,湖南省茶叶产量达到了3.8万吨,安徽紧随其后,排名前三位。福建、云南、四川等几个产茶省无论在种植面积还是在茶叶产量上面,都比不过安徽。
实际上,安徽茶叶种植面积排名在上世纪90年代初都一直位居全国二三位,茶叶产量也可以排到前5名。1990年的时候,安徽茶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1.2%。但是自9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安徽茶园面积增长缓慢,逐渐被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超越,截止到2018年,茶叶种植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5.8%。
目前,安徽省的茶园种植面积仅排名全国第7位,茶叶产量排名全国第8位,已经双双跌出前5,距离产茶大茶有了一定的差距。
尽管安徽出产的茶叶品质独特,声名卓著,种类众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安徽的茶叶地位在全国众多产茶大省中已经逐渐下滑,跌出了第5名之外。在仔细考察安徽茶叶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我们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对安徽茶叶生产下跌有着重要影响。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安徽省的茶叶面积能够排到全国第3位,但是现在已经跌到了第7位。原本比安徽茶叶种植面积小得多的云南贵州等省份的茶园种植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安徽省。从201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贵州省排名全国第一,达到了684.3万亩,云南省排名第二,达到了666.8万。而安徽地区的茶叶种植面积仍然停留在254.6万亩的水平上。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茶园建设速度放缓,是造成安徽茶叶产量严重下滑的重要原因。
严格意义上来讲,安徽地区的茶叶种植管理比较粗放传统,对新兴的产业技术没有及时运用,优良的品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很多茶农在种植茶树的时候,基本上不进行茶园管理,很少修剪耕作,对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到位,生产种植方式仍然保持在传统观念之中。与此同时,在浙江、福建等产茶大省,却早已开始推广良种,采用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大规模的种植。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安徽茶叶采摘通常只采春茶这一季,对于夏秋茶基本上不进行采摘,这也是导致产量比较低下的重要原因。根据数据分析,安徽省的茶叶亩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至少要低10公斤,这进一步拉开了与全国产茶大省的差距。
在安徽的主要产茶区皖西和皖南地区,几乎村村有茶厂,而且数量不止一个,而是几十个。但是这些茶厂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厂房简陋,设备单一,加工方式和工艺水平低下。除了生产部分高档名茶以外,大部分茶叶仍然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产品上,茶叶的附加值低,经济效益比较低下。2018年安徽毛茶产值达到118.02亿元,排名全国第10位,比2017年增长了6%,但是远低于全国10.65%的增长水平。另外安徽茶叶的种植效益也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安徽茶叶亩均产值4635元,而全国平均亩均产值4907元。茶叶的产值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农种植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对于省内广大茶叶厂区内的农民来讲,过去主要在家里种植粮食和茶树,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但是随着最近这些年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种地收入水平的低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外出打工。目前,安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1952.4万人。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劳动力资源紧缺现象严重,大量土地处于荒芜状态,大量茶园处于无人耕、无人采摘、无人管理状态。摆在安徽茶叶种植生产者面前最严峻的一个现象是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投入茶叶生产。现在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他们的采摘效率以及采摘质量都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导致茶叶的品质比较低下。更重要的是,很多茶园根本来不及采摘,造成了大量茶叶的浪费。这是造成安徽茶叶发展缓慢,产量低下,产值不高的重要原因。
安徽茶叶秦汉时期开始种植以来,有过发展的高峰,也有过曲折的低谷,而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是又一次发展机会。因为现在国家在大力的发展乡村,实施农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开展特色种植。所以,结合旅游资源,实现茶叶生产和旅游开发为一体的新型观光型生态茶园,是一条不错的发展道路。
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茶叶种植生产是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改变贫困状况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茶园的现代化水平,调整优化结构,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好以后,才能为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安徽茶叶种植目前采用机械化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水平还比较低下,而在未来这一块需要加大力度,不断推进实现现代化种植。比如说要大力的推广无公害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比如说将零散茶园进行整合,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比如说大量推广农用机械种植,弥补劳动力缺失带来的损失。
再次,要提高深加工水平。针对安徽茶叶加工比较粗放的现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要不断引进和研发适合安徽茶叶加工的新型高科技设备,实现卫生清洁化生产。要整合零散小规模家庭作坊式茶厂,提高茶叶加工水平。要不断研究如何深化茶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开发试销对路的新品种,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的需求。要不断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向茶叶周边产品进行延伸,提高其工业化水准。
最后,要将人才留在农村。茶叶种植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面对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的情况,一定要通过多种措施和政策去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尤其是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文化的茶二代、茶三代。这些人既有资历又有经验,而且还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观念,可以更好的促进安徽地区茶叶的生产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