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闸阀四川茶叶产业有资源优势和3000年悠久的历史。茶叶发源地是中国,而巴蜀是中国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地区,茶树原产地之一,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蒙顶山、古蔺、北川等区域都发现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及百年古茶树群。西周初期,巴蜀已发现园庭人工栽培的茶树。到秦汉时代巴蜀栽培茶树渐多。唐代记载四川有八州产茶,是最大的茶产地。“盖碗杯”文化也是自唐代在蜀中兴起。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山区丘陵的地形地貌、水土气候等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别适宜茶树生长,培育出了优质的高山茶系品种。如北川的“苔子茶”等。其茶叶具有外形条索厚重,色绿、富光泽,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气持久、滋味醇厚、甘甜、耐冲泡、无农残等特点。
茶叶经济是四川农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川现有产茶县120多个,重点产茶县30多个,约有500万亩茶场(占全国第二)、5000家茶企、6000家茶叶作坊、300万茶农,年产近30万吨茶叶,茶产量占全国10%。川茶也开发了系列知名商标如竹叶青、蒙顶甘露、龙都香茗、叙府龙芽、巴山雀舌,天府龙芽。川茶历来主要发展绿茶产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今天,四川仍然是以绿茶为主,也是绿茶消费的重要市场。四川人爱喝茶,大街小巷都有茶馆,仅以成都为例,茶馆数量高达3万家。四川也曾是茶叶出口的主要省份。宜宾红茶曾经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川茶产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川茶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围绕绿茶产业纵向发展较深入,多品类茶横向发展非常缺乏。川茶知名度偏低、业界话语权不强,与四川茶业大省、茶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在四川,现在的茶客越来越多选择外省的铁观音、普洱,川茶地位尴尬。在省外,茶客也仅会优先选择四川的明前茶。在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中,前10强中川茶无一入选。四川年外销毛茶20万吨以上,近60%茶叶沦为省外品牌茶叶的原料。国内出口茶叶占总产量的30%,而川茶出口占比不到1%。
除了市场大环境的因素,也有一些客观因素,诸如茶园面积小、分散、效率低,只有春茶一季可以采摘,茶农积极性不高;茶叶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能低,效益差;部分茶区农药残留高;品牌多,知名度小,市场认可度低,没有铁观音等叫得响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宣传力度不大。然而,这些并非根本原因。
川茶产业发展迟滞的根本原因在于川茶区域公共品牌没有树立,茶叶品类单一。川茶没有鲜明的特点,概念模糊,没有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唯一有历史传承的区域公共品牌——蒙顶甘露,在市场上难觅踪影。川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影响力,口碑仅限于绿茶和花茶。
这种认识下的川茶,略显宽泛而空洞。绿茶只是六大类茶之一,是不发酵茶,以绿茶来概括川茶,不具有鲜明的区域品质特征,消费者很难准确了解其品质特点而加以选择。国内市场有多种绿茶,具有历史传承的区域公共品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影响力,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占据着国内绿茶消费的中高端市场,川茶很难突破。近几年竹叶青茶和天府龙芽在国内市场虽有所崭露头角,但市场影响力仍然有限。况且仅一家功不能带动川茶走出困境。
川茶具备发展各大类茶叶的优良基础,却没有充分利用。任何一种茶树品种的鲜叶都可以加工六大类茶,即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只是加工工艺不同,茶叶颜色不同,茶叶口感也不相同。由于独有的地理和土壤条件,四川茶叶内含物比其他区域茶叶丰富。从六大类茶叶生产来看,绿茶对茶叶鲜叶原料要求最高,四川以绿茶著称,充分证明川茶品质优越,理论上讲,用能生产优质绿茶的原茶加工其它各类茶,品质上也更优。其他区域也是无法比美四川春茶而着重于开发发酵茶,并形成品牌效应和独特的茶文化。
有关领导就曾表示:“川茶一直都是主打绿茶,在多数人心里,以竹叶青、叙府、文君等品牌为代表的绿茶就等于川茶。”市场认知上把川茶定位在绿茶,川茶生产企业也局限在绿茶生产,少数企业开发了其他茶品却没有影响力。产品单一,产业链短,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差,在可持续发展上缺乏后劲。至今,全川茶叶生产仍然是以绿茶、花茶为主的局面。川茶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也是川茶难以振兴的根源所在。
绿茶要新,要喝当年茶,即使是现代储藏条件,三年以上绿茶内质也丧失大半,绿茶的鲜香几乎喝不到了。其原因是绿茶不发酵,容易被氧化。茶叶保质期主要针对绿茶。其它类茶是越放越好,越沉越好,比如黑茶类的普洱。近年开始炒作的白茶,也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发酵茶在存放中可持续发酵,使茶变得更醇和,这是发酵茶的一大优势。绿茶不耐保存,几年后价值就减损,不能长存也就难以传承。
而黑茶、红茶、白茶都能长期保存,还会越放越好,随时可以展示品尝。特别是近几年茶叶收藏热,对陈年老茶的追捧,使得黑茶、红茶、白茶等市场销量大幅提升。绿茶却要面临每年都要完成销售的巨大压力。以绿茶为主的生产模式,春茶没有收藏价值,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购买量。川茶虽以绿茶著称,其春茶品质优于龙井、普洱、铁观音等茶叶品种,但与这些茶品相比,品牌影响力小、不能长期储存保值增值、仅春季茶叶可以采摘加工,消费市场主要在川内,难以出川,更不用说国际市场。
众多川茶企业围绕川内绿茶有限的市场展开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茶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市场价格越来越便宜,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茶企背后的广大茶农也难以通过种茶、采茶脱贫致富;这就是川茶所陷困局。其根源就是川茶过于依赖绿茶。如果只注重发展绿茶或者绿茶的某些品种和品牌,很难帮助众多川茶企业提升效益,从根本上改变川茶产业的困境。
绿茶原料以春茶为主,较少使用夏秋茶,大量夏秋茶老在树上,而夏秋茶叶占茶叶原料的70%。由于茶企只加工绿茶,不生产发酵茶,基本上依托春茶作为原料,产品单一,且不收储加工夏秋茶,导致开工率不足,产业链不完善、产能受限。而夏秋季仍然是以加工绿茶为主,使绿茶供大于求,品质大打折扣,实际上严重影响了绿茶的口碑,导致绿茶价格低、利润空间小。
茶农在茶场主要是采摘春茶,夏秋季需要另觅职业,工作稳定性差、收入低。绵阳的北川、平武及四川其他部分茶场都以高山茶为主,当地大量农民以茶叶为生、缺乏其他谋生方式,平均收入4000元左右。政府扶贫的主要对象也是茶农。夏秋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烂在地里,本可以增收的项目白白浪费。贵州省都匀市就尝试了将夏秋茶采摘后做成黄茶,充分利用原茶,提升了农民收益。
现在,茶叶消费方式和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不再只是喝绿茶,而更多的是喝红茶和黑茶等其它类茶。不仅饮茶,还会收藏。这一变化为振兴川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茶企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绿茶生产,开发其它品类茶叶生产,如红茶、黑茶,川茶就可能振兴,走出困境。
凭借四川优良茶叶品质,川茶企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夏秋茶大力发展发酵茶及其他茶品。这样既丰富了川茶品种,让川茶企业产值翻番,增加收储茶能力、延伸川茶产业链,又避免绿茶市场泛滥,大大拓展了川茶产业发展空间,使川茶可长期储藏保值增值、成为传播四川文化的载体。由于四川高山茶占比较大,基本不用农药,属于有机生态型农产品,完全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北川佛泉茶厂就曾开发红茶和龙井茶,红茶经过多年保存仍然口感甘润、浓厚,而龙井茶也因无农残、口感好而得到龙井茶产区茶客的青睐。
同时,带动茶农增收、脱贫致富。广大茶农春夏秋都有茶可采,可以多增加1万元以上的收入,为其增收、脱贫致富起到明显的帮扶作用,促使茶农专心经营管理茶场,稳定茶产业上游。川茶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将会勃发盎然生机。
由茶产业发展主导单位组织大力挖掘川茶历史,积极推动川茶文化传播。四川各个茶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有些茶区发现有千年或百年古茶树。比如蒙顶山,作为茶叶发源地,就有四株千年茶树及万株古茶树群,古蔺、北川也都发现了大量古茶树。对这些古茶树进行保护和历史价值挖掘,统一作为川茶历史进行宣传,这样就可以将川茶的历史感带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茶而回味历史。
“盖碗茶”始于唐代四川,盛于清朝,从茶具、茶礼仪到茶文化都非常讲究。“茶禅一味”是由宋代四川高僧圆悟克勤提出的修身养性观念,在茶界影响深远。通过将这些川茶文化系统搜集整理,广泛而有序进行宣传,全力引导社会各界通过品川茶而体会其丰富内涵,把川茶的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从省政府到各相关单位大力倡导四川茶企调整茶叶产业结构,横向发力,综合发展六大类茶叶,塑造统一的川茶公共区域品牌,传播川茶文化。首先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四川不只是能做出好的绿茶,而且可以做出好喝、品质好的发酵茶。其次,由省政府牵头注册“川茶”地理商标,建立川茶地理品牌。川茶企业不论生产哪类茶,都可以使用“川茶”商标。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专家对各类川茶提供检测、品鉴,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正面引导市场消费观念。从而改变国人对川茶的印象和认知,树立一个观念:川茶都是好茶。
出台政策和扶持资金引导茶叶企业发展各类发酵茶,以此来推动川茶产业的复苏和发展。对于开展发酵茶的项目拨付专项资金,一是支持其进行发酵茶技术改造、丰富茶叶品种,完善产业链;二是给予茶叶收储补贴,收储更多原茶,生产可长期储存增值保值的茶品,增加茶企的盈利能力。同时引导支持将红茶等品种带向具有巨大需求的国际市场。
将发展四川茶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抓手。茶农是高山地区扶贫的主要对象。对于缺乏其他收入的高山茶产业区,给予特殊扶持政策,推动高山茶叶产业的深度开发,使农民不仅仅可以采摘春茶,在夏秋季仍然以摘茶为主业。三季采摘可以大大提高茶农收入。同时采取更多市场化方式帮助茶农脱贫致富,比如引导鼓励茶旅游产业开发,推动城市居民到茶场体验采茶,增加茶农收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