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2/21 1:44:16 | 【字体:小 大】 |
高晓松 国籍近日,《山西日报》报道,今年全省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295.62亿斤,比上年增加2.76亿斤,增幅0.94%;单产623.48斤/亩,比上年增加3.76斤/亩,增幅0.61%。粮食播种面积4741.5万亩,比上年增加16.05万亩,增幅0.34%。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强调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据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3公斤,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公斤,超出安全警戒线%,不仅有力地保障了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主动抓粮,上下联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牢牢守住管好“中国饭碗”“三晋粮仓”。
习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粮食生产、种源保护、粮食储备、土地管控于一体的粮食全链条、全流程、全过程、全方位粮食安全体系,守护好大国粮仓,构建起安全屏障至关重要。
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抗旱、抗涝、抗虫、抗病等新品种,以及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机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机装备生产、研发、销售等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农机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推进粮食储备设施提档升级。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的压舱石、稳定器。要加大对粮食储备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保障,确保粮库改造提升工程高标准、智能化、全覆盖,当好粮食“保管员”,打牢粮食安全储备基础。
加强粮食企业信用监管。粮食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依法治粮和法治粮食建设的重要基石。要将有关粮食储备企业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企业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及时公示,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规范粮食经营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冬至)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