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之心燃文四川,素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爱喝茶是川人最知名的标签之一。四川人不仅爱喝茶,也是中国的产茶大省,四川的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峨眉山的竹叶青、蒙顶山的蒙山茶等都承载了川茶的悠久历史文化。
但进入新世纪后,川茶产业由于集群度低,融资能力弱等现实问题,在全国的影响力与浙江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等相比,无论是在区域品牌还是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与四川深厚的茶文化和产茶大省的身份极不相称。为了振兴川茶,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茶叶强省,到2020年建成千亿茶产业的战略部署。
位于川东北的平昌县,生态环境良好,土壤PH值在4.5-5.6之间,呈弱酸性,且含硒丰富,适合发展生态富硒有机茶产业,近年来该县抓住全省“千亿川茶”和巴中市打造农业“三百工程”这一战略机遇,大力发展茶产业,目前已建成20余万亩标准化优质茶基地。茶产业已成为平昌县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在这一大环境下,曾经拥有几十年种茶历史的平昌县江口镇七里村又开始了它的种茶兴茶之路。
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国家号召农村发展多种经营,七里村便结合本村的土地实际开始发展果园、栀子园和茶园。“当时我们村的山里面长了很多松树和映山红,能够长出松树和映山红的地方,就非常适合茶叶种植。”据原七里村党支部书记戚仕发介绍,在那个集体生产的年代,七里村就开始了集体种茶,最多的时候种植了有100多亩。
1978年底,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从那一年开始中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七里村也在那时顺时而为,建立了自己的村办企业,七里茶场。
“茶场建立后,当时扩大了种植规模,从原先的10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戚仕发介绍,那个时候茶场全部是纯手工炒茶制茶,一年能有2000斤左右的产量,1万元左右的产值。
1982年,土地承包责任到户以后,七里茶场承包给了私人经营,但在经营了3年以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七里茶场解散。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原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对七里村的土壤进行检测后,识别出七里村的土壤呈酸性,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时任平昌县委书记蒋东生便要求七里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那个时候,我们动员了近千人的劳动力,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开挖出了300多亩土地,重新种茶,茶场也重新恢复生产”戚仕发介绍,茶场恢复生产后,注册了“四溢香”的品牌,主要生产高端的纯毛尖茶,销往全国各地,曾多次参加全国农业食品博览会,鼎盛时期一年能有40万元左右的产值。
可是好景不长,在茶场发展的后期再次承包给私人运营,因为运营管理不善,导致茶场再次解散。
回顾七里村几十年的种茶历史,戚仕发感叹到,虽然历经了几起几落,但终究没有形成气候。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七里村的土壤是非常适合种茶的。
正是因为这一关键因素,再抓住千亿茶产业和三百工程这一机遇,今天,平昌县江口镇再次选择在七里村这个地方大兴茶产业,种植基地同时覆盖七里、八庙、石庙、草庙和尖山社区5个村居,规模达5500亩。
“今年7月份我们开始做规划动员,8月份进入土地征收工作,在这5个村居共流转了熟田熟地2700亩,开挖荒山荒坡荒地2800亩,从10月中旬起,开始大规模的栽种。”江口镇人大主席张必科告诉界面四川,5500亩的茶叶种植,江口镇的计划是在12月初必须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已经种植了4000多亩。为了这一目标的顺利完成,江口镇举全镇之力进行保障,辖区内其余13个没有种茶的村居也组建了精干有效的队伍援建这5个种茶村居。
茶叶的生长周期一般是3年左右,张必科介绍到,待茶叶成熟后,预计每年能产生4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老百姓的人均增收能达到1300元左右。
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只是江口镇发展茶产业路上的第一步,下一步如何走,江口镇也有了初步的规划。“待茶叶成熟后,我们还将围绕这一产业发展茶叶深加工和茶文化旅游”,江口镇党委书记李燕杰告诉界面四川,江口镇是距平昌县城最近的乡镇,这5个发展茶产业的村居距县城平均不到10公里,20分钟左右的车程。未来江口镇要将茶产业园区建设成集休闲观光、茶叶采摘、康养健身于一体的茶文化旅游观光园,打造成为县城的“后花园”。
李燕杰介绍到,发展茶产业对于江口镇来讲不仅仅是落实产业兴村的行动,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摘帽的重要成果,更是江口镇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