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眸紫瞳日前,德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去冬今春国土绿化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乐陵市去冬今春国土绿化工作受表扬。“这是对我们国土绿化工作的肯定,也激励我们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乐陵市政协副主席、市林业局局长李妍说。
近年来,乐陵市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以本地特有红枣资源为依托,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发动全民护绿,不断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画卷。2020年至2023年,乐陵市连续4年在德州市林长制绩效评价中荣获“优秀”等次。
8月13日早上5点30分,铁营镇张王官村63岁的村民张会超准时出发,骑着电动三轮车出村一路向西,沿着主干道、次干道,对辖区内的林地进行“地毯式”巡查。
张会超是乐陵市选聘的护林员之一。“每天上午转4个小时,下午转4个小时,大概三四天能全部查一遍,发现树木生病或乱砍滥伐、逮野鸡等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张会超说,当上护林员之前,他种过苗圃,有一些苗木管理经验,也很喜欢这项工作。
李妍介绍,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探索实行林长制等长效保护机制,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2019年7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全面建立林长制工作进行部署安排;11月,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自开展林长制改革以来,乐陵市认真落实上级部署,结合实际探索改革创新,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全域覆盖网格“一长四员两队”工作机制,实行县级林长包乡、乡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网格的管护模式,打通林长制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林长411名,网格员1101名,专兼职护林员286名。
乐陵市总林长签发总林长令,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与16个乡镇(街道)签订“军令状”,明确书记、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县级设立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乡级设立林长、副林长,村级设立林长、副林长、林长制网格员,实现全域覆盖。林长制实行“月督查、季调度、半年汇评、年考评”,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强化基层林业职能,推动乡镇深度融合。加强乡镇林长办与林业站一体化建设,黄夹镇申请创建“国家级标准化林业站”;完善“一长四员两队”管理机制,执法人员对林木采伐行为进行巡查,对通过各渠道获取的疑似违法行为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理。
积极推行“民间林长”。聘任了一批经验足、业务精、能力强的“树木经纪人”为“民间林长”。利用“树木经纪人”从事树木采伐、买卖或木材经营加工,对周边的森林资源分布和林业产业市场行情情况非常了解的优势,通过加强与木材收购商和林业种植户的联系,实现护绿、管绿。
乐陵是金丝小枣的主产地和核心区,结合枣林管护实际,乐陵市因地制宜开发了“枣林管护员公益岗”,聘任枣林管护员128人。将朱集镇整个枣林核心片区划分了4个大方、124个网格,在4家管护公司进行统一管护的基础上,将枣林管护员划分为4个组,并分别设立管理员。每个管理员带领30人左右的管护队伍,分头进行指导管理和调度,每天对管护情况进行汇总汇报,枣林管护员以“树上有枣,地下无草,该有的不能少,不该有的不能有”为主要职责,成为政府的“耳朵”和“眼睛”,从根本上解决了枣林管护难题。
“俺从小和枣树打交道,会管理,干这个活很有劲头儿。”朱集镇前周村村民徐金芬凭借对枣树的热爱,对管理技术的娴熟掌握,已当了2年多的枣林管护员,她管理的枣树每年都获得丰收。
“我养殖了3年金蝉,积累了一些经验,效益挺不错,今年又承包了滨德高速的林带,扩大了90亩的养殖规模,预计到2026年,金蝉的产量每亩超过1万只。”8月15日,乐陵市航宇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东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之前主要经营种植绿化苗木,2021年因苗木市场前景不好,开始改良优化苗木品种,调整为林下养殖金蝉,推广林下经济,截至目前已养殖金蝉150亩,带动村民养殖金蝉160亩。
林下养殖是乐陵市发展林下经济的途径之一。乐陵各地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农、禽、草、药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实现农、林、牧业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针对枣树自身特点,大力发展金蝉、芍药等林下养殖、种植经济,建设千余亩林药种植基地。其中,朱集镇多个村与知名农业龙头化企业签订协议,开展牡丹、芍药等中草药订单化种植,实现亩净利润5000元左右。2024年新增种植500余亩苦地丁,并与相关药业企业达成购销合作,预计年产值达35万元。
深挖枣林资源优势,依托核心区万亩枣林,开发嫩枣芽作为红枣深加工产业链潜力新品,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生产模式,构建“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电商物流”完整产业链,引进高质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物流等环节有机串联。
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创新实施“三产融合”,持续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念好“枣林共富经”。其中,在年产亿斤干枣基础上,大力推进枣林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集群化发展,发挥百枣纲目、汇源果汁龙头企业带动效用,沿链引育红枣加工企业19家,打造2处红枣交易市场,发展电商、线多种枣制品。
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合作成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乐陵)金丝小枣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国家枣树良种基地、枣树良种繁育基地、枣树“双新双零”(即新品种、新技术,零化肥、零农药)示范基地,引进枣优新品种近400个,培育“乐金4号”“无核3号”“傲雪”新品种3个,建成集良种培育、高效生产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枣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枣林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样板。
结合千年枣林“天然氧吧”生态优势,乐陵市与青岛阳光嘉苑合作,建设、运营医养中心;通过天颐轩中医院、城投公司协同建设天颐轩中医康养项目,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医养结合枣林休闲基地。以“乐陵影视城+五星级酒店”开发项目为龙头,做活千年枣林、冀鲁边红色文化“双红文化”品牌,打造北方最大的“影视+文旅”集聚区。探索“赛会+林业+旅游”“节会+林业+旅游”有机结合互促发展新模式,成功举办山东省公路自行车锦标赛、枣花节、开杆节、“枣林夜市”等文体活动,不断提升枣林生态游知名度、美誉度。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连续举办12届“山东红枣产业博览会”、“乐陵—RCEP双向贸易云展会”等高端健康食品产业大会,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达成采购项目2700个。
我市还依托国家EOD模式试点,打出林业“改革拳”,一体推进古枣树资源保护和红枣产业保护工程,实现林业生态资源与富民产业融合互促。在资源保护方面,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枣树资源保护的实施意见》,设立枣树保护专项基金。建设省级枣树种质资源库,保存596个优良品种,栽植枣树达1.2万余株,打造成为集科学试验、品种比对、物种保存为一体,国内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小枣种质资源基因库。
铁营新村捐赠大垂柳9棵,兴隆社区捐赠大国槐7棵,张洪刚捐赠大龙柱碧桃10棵,闫汉元捐赠大银杏5棵、雪松20棵、百日红20棵……位于铁营镇的乐陵市森林体育公园,是一座新建主题口袋公园,已建完的90亩区域内,花红柳绿煞是好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些树上挂着醒目的标识牌,标明了捐赠人的信息。
“这座公园里三分之一的绿化植物都是群众自愿捐赠的,是名副其实的‘共享’公园。”铁营镇农开办主任郝杰说,每天傍晚,周围的群众来自己捐赠树木的公园里遛弯休闲,很有获得感。
乐陵市各级部门和单位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创新开展“四绿行动”,充分挖掘造林空间,从“增绿”“管绿”“护绿”,到“活绿”。因地分区施策,提升绿化质量,科学“增绿”。中心城区“一街一景,一路一品”,公园建设“一公园一主题”,乡村绿化“一镇一貌”。2024年完成造林面积2230亩,完成率143%,被德州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组织“每人能种三棵树,一个单位一片林”、植绿护绿“1+1”结对植树等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保护森林资源,打击非法行为,通过“管绿”,推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开展林长制专题宣传教育活动3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举办林业知识课堂39期,林业科普讲座13期,全面营造了全民“护绿”良好氛围。
“守牢生态底线是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李妍说,乐陵市2024年度争取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资金248万元,居德州首位。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跃马河国家湿地公园、马颊河省级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面积整合优化。着力化解涉嫌违法占用林地案件,构建起生态安全屏障。开展“关爱野生动物,守护绿色家园”主题科普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活动,发放资料1000余份,提高全民爱护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2024年上半年救助野生动物8只。
不仅如此,乐陵市还放眼构建京津冀生态保护屏障,筹划与河北省盐山县建立省际跨域林长制协作联动机制,凝聚两省两县林业部门工作合力,强化毗邻地区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与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内林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建立联动会商、信息共享、联防联控、执法协作、宣传教育等机制,加强互学互鉴、融合发展,携手打造省际跨域林长制特色协作示范区。”李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