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木桑我国树莓的发展历程:我国树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05-1985年):个别地区农户自发种植阶段,最大规模约200hm2。第二阶段(1985-2002年):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和区划试验阶段。江苏省南京植物园从美国引进几个黑莓品种,2000年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由中国林科院从美国引进53个优良红树莓、黑莓品种,陆续在全国各地适生区栽培研究。全国试种和繁殖规模约达1000 hm2。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树莓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初期阶段。以国外引进的新品种为基础,进入树莓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初期阶段。全国有黑龙江、辽宁、江苏、河南等近20个省份进行大面积引种和推广树莓优良品种,使我国树莓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树莓栽培面积已达10000hm2以上。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有较大提高。2014年,全国树莓、黑莓总产量巳达5.3万t,其中黑莓约3.8万t,树莓约1.5万t。江苏、山东、河南成为中国黑莓主要生产地,辽宁、黑龙江成为红树莓两大主产地。
1998年国家正式立项“948”“项目,由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承担从美国引进树莓最新品种50(黑莓类群12个,红树莓类群38个)个。经过近10多年的试验与筛选,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红树莓主要品种有:海尔特兹(Heritage)、秋来思(Autume Bliss)、秋英(Autume Britten)、托勒蜜(Tulameen)、费尔杜德(Fertod Zamatos)等,黑莓推广应用较多的品种:赫尔(Hull)、切斯特(Chester),萨尼(Shawnee),宝森(Boysen)和克优娃(Kiowa),三冠王(Triple Crown)。这些品种奠定了现有我国树莓产业的基础,但这些品种多是20多年前引进的,当前国际上树莓品种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浆果品质、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诸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自上世纪末我国大规模引进树莓品种至今,世界上陆续释放了约60~70个红莓及黑莓新品种, 这些品种综合性状优良,表现丰产、优质、抗逆,尤其是抗病方面突出,同时,满足了不同用途如鲜食、加工,机械采摘等。
我国现有的这些树莓品种与国际上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不能满足正在跨越式发展的树莓产业需求,不能适应我国地域广阔,生态条件多变的环境。生产上急迫需要引进国外最新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我国虽然悬钩子属植物资源丰富,被公认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起源中心,但是至今没有国家层面的,系统规范的树莓育种,而且育种是一个长周期的工程,因此,我国树莓产业要想与世界接轨,必须继续重视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
近几年,美国首先释放了双季黑莓品种,引进美国双季黑莓,可以使得我国大部分北方地区不用埋土防寒种植黑莓。在黑莓设施延后栽培、实现黑莓鲜果周年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黑莓育种的宝贵资源,将开辟我国黑莓育种的新时代。
红树莓是俄罗斯的传统作物,俄罗斯的红树莓育种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近些年释放的品种表现高产、抗寒、耐贮,尤其在浆果单果重方面表现十分突出。引进俄罗斯树莓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树莓产业发展和树莓育种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品种筛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树莓发展的趋势出人预料,已经引种发展到我国近四分之三的省份,覆盖了大部分的国土,面对我国地域大、生态条件多样和树莓产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树莓品种区划试验确相对不足,尚不能满足各地区树莓发展的品种要求。该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跨度大,各地地理、气候条件特异,为促进树莓产业的发展,开展品种区域化研究十分必要。在黑龙江尚志,欧洲红、海尔特兹大面积发展,结果是多数年份由于霜冻到来之前浆果不能成熟收获而严重损失,后又大面积更换为秋莱斯,该品种虽然采果期提前,但浆果较软,冻后易碎,在国际市场不具竞争力。在南方需要耐热、耐湿的品种,而北方则对品种的抗旱、抗寒等抗性要求较高。如何根据优良品种的特性进行适地适栽,是树莓区域化研究面临的紧迫问题。引进的树莓品种在生态适应性和品质方面表现差异较大。我国现有的引进品种,有些表现不如原产地,如黑莓在山东河南等地区大面积发展,出现严重抽条的问题。因此,必须开展进一步的区域试验。增加国外新优良品种。开展针对不同生态条件选择适应高寒地区(黑龙江,青海等地)红莓品种,选择适应低需冷量高温地区(长江流域或以南)红莓品种,选择适应大棚和温室环境鲜食红树莓品种,以及适应黄河流域气候生态条件的黑莓品种。
经过近20年的工作,树莓在我国由简单引种转到了到规模化生产,在施肥灌水、修剪、病虫防治、浆果采收贮藏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信息,这些经验对我国树莓的产业化发展极其重要,但这些经验不能做到数量化,标准化,在树莓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方面完全凭经验,还做不到依据品种、树龄和栽培方式等科学合理施肥灌水、修剪留枝数量标准化。要提高我国树莓产业化栽培技术,必须加强树莓栽培中的一些基础问题,必须研究树莓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开花结果习性;研究树莓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树莓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要求;树莓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树莓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研究树莓浆果产量和品质形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树莓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与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灌水、修剪、病虫防治等)数量化实施间的关系以及树莓浆果质量、安全等指标的研究。结合当前我国树莓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和我国树莓栽培技术的实际,在近几年迫切需要开展与树莓浆果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的农业技术有:1)品种老化退化问题,即品种幼化复壮繁殖技术研究;2)树莓分析配方施肥技术;3)树莓节水灌溉技术;4)树莓整形修剪技术;5)树莓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6)树莓园安全经济除草技术;7)树莓机械采摘技术;8)树莓机械采摘基础上的建园、修剪整形等配套技术;9)树莓设施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我国现有约一万公顷树莓,97%以上的苗木来源于根孽或压条繁殖,组培繁殖方式的苗木低于3%,由于长期根孽繁殖,树体老化,长势变弱,抗逆性大大降,产量和品质降低。同时导致严重的病虫危害,比如,河南新乡树莓产区,黑莓根癌病大量扩散。我国树莓病害,尤其是树莓的病毒病害缺乏调查和研究,组培微繁环节可以有效脱除病毒,但是,我国树莓组培苗要脱除哪些病毒,如何脱除病毒,有待开展深入研究。
树莓浆果是不耐贮运的水果,货架期很短,虽然树莓浆果可以速冻但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购买鲜果;北方大部分地区大田栽培的树莓,鲜果供应期大约为6月上旬到10月下旬,市场上每年都有约半年以上的时间见不到树莓鲜果,高端需求靠国外进口,进口成本很高,较长时间的运输使得浆果的质量严重下降。树莓鲜果在反季的价格很高,北京冬季树莓鲜果的价格都在400~500元/kg,上海广州等城市也有同样的情形。
上海金山区的黑莓鲜果60元/kg;但7月20日后再就没有黑莓鲜果供应,当地的经营者说如果每延后1天,就可增加2万元的收入。天津武清的红树莓从10月上旬(大田早霜)至12月下旬,日光温室生产的树莓鲜果最低价格是60元/kg ,最高价格到了200元/kg
美国的卓莓公司,和法国,西班牙等国外公司已进入我国,在我国云南建水县建立生产基地,占领我国市场,因此,发展我国树莓已是拍在眉睫.近些年都市观光农业迅速兴起,给树莓带来机遇。诸多地方采摘价格不菲。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食用从而喜欢上树莓。依据国外的经验,温室栽培红树莓每个温室面积约500m2可以收获浆果700kg,按平均价格120元/kg,每温室年毛收入8.2万元,按用工、材料、温室折旧等累计年支出费用3.5万元,每个温室纯收入可以达到4.7万元。黑莓的产量高,价格稍低,效益也相当可观。总之,树莓设施栽培是一个可以丰富市场供给,增加城乡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好项目。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树莓反季节生产技术无论是延后还是促早栽培成熟而普遍。国内在树莓设施栽培方面几乎为空白。中国林科院树莓课题组开展了初步的工作,解决了促早栽培中的尽早脱除休眠问题,在延后栽培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跨度大,各地气候条件特异较大,加之树莓设施栽培是一个受树体、生态环境、设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多因素影响的一项应用型技术,在品种、苗木、设施、密度、修剪、肥水等方面的技术除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外需要在国内系统深入研究,以实现配套、实用。
虽然不及设施草莓的规模,预计未来3-5年,全国将推广3-5万的大棚或者日光温室不成问题。一年四季有树莓鲜果供应一个不大不小的产业将在国内兴起。
由于树莓的人工采摘成本较高,国际上树莓生产一方面逐渐往发展中国家转移,另一方面在树莓生产主要国家单体速冻树莓还部分人工采摘外,更多的是机械采摘,这是大趋势,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波兰等树莓主要生产国家,树莓主要是机械采摘。我国现有15万亩树莓生产中全部是人工采摘,各地树莓手工采摘劳动力成本有所不同,最低的约2元每公斤,高者达到4.5元每公斤。这样高的采摘成本,使得我们国家的树莓产品在国际上不具竞争力。同时,国内的树莓产品需求迅速扩大,从消费到生产都要求必须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我国迫切需要解决树莓机械采摘问题,可以直接引进,也可以学习国外的部分技术,走自我研发的道路。为了实现树莓机械采摘,在种植方面要提早做好技术准备,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与机械采摘相配套的建园密度设计、整形修剪技术等。
1.国家建立稳定的,长远的树莓科研规划,结合行业实际,整理出目前提升行业水平,缩小与国际上的差异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急迫的短期科技攻关计划的同时,着眼长远,制订涉及树莓行业发展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产品采后及加工诸方面的我们自己国家的长远规划,长远规划与国际接轨,突出中国特色。规划要前瞻、长远、稳定,避免项目及投入随机性、简单重复性。
2.建立中国悬钩子植物资源圃,收集保存国内悬钩子资源,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收集保存国际上典型的悬钩子资源,对于所收集的资源进行常态研究和管理,科学、规模收集和保存,系统研究,科学利用。
3.建立中国的树莓育种项目,要长期稳定,尤其是多世代育种,重要性状的育种。育种目标明确,适应性、经济性能指标要具体、实际、既符合我国树莓产业需求,又要与国际接轨。
4.加强国际合作,我国树莓产业、树莓科研起步晚,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要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派出、引进的力度,在树莓的信息、育种材料和方法上加强学习和交流的同时,发挥我国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结合产业特点,结合产区分布,合理布局,发挥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建立稳定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支持的树莓生产试验示范中心,树莓研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