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三角“菜园子” 从一粒种子开始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23 16:32:33 | 【字体:小 大】 |
lava530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被誉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是把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攥在了手里。”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承刚告诉记者,为国家育好种就是他的使命担当。指着蔬菜博览会上展陈的各种乌菜、青梗菜、辣椒等中国人最熟悉的家常菜,他向记者自豪地一一介绍着它们的品种、特性,如数家珍。这些出众的蔬菜品种都是他和团队十余年的科研攻关结下的硕果。
“我们从全国各地收集蔬菜种质资源,经过专业处理后送进种质资源库。”汪承刚介绍说。研究院最核心的“种质基因库”里,各种种子被分装在无数容器中,上面明确标注着它们的“身份编码”。目前,团队已累计收集我省特色蔬菜种质资源4023份,其中乌菜964份、小白菜693份、萝卜317份、酥瓜204份、辣椒460份,为有效保护我省特色蔬菜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从材料的基因组开始研究,创制优异育种材料,进行蔬菜高端新品种选育。
“乌菜、小青菜是国人最常见的蔬菜,但是各地青睐的口味并不相同,有的地区老百姓喜欢叶子颜色深一点的,有的喜欢杆短叶多的,有的喜欢包心黄化的……所以即便是一类蔬菜,也要选育细分品种,这样才能适应细分市场,获得更好收益。”汪承刚说。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培育乌菜、青梗菜新品种30余个,广受市场青睐。
“这种单倍体育种技术,是为了更快地聚合优异基因,更快地创制新种质,这种新种质后代高度纯合。”团队成员、安农大园艺学院副教授袁凌云介绍说。在她身后的实验室里,一排排架子上的一列列实验瓶整齐排开,每个玻璃瓶里都是一株幼苗。这些由单倍体育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幼苗,很快将被分批按步骤移栽到室外土壤中去,接受大自然的选择。观察记录、比对分析,是她和学生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种质资源圃的实验大田里,小苗已经长成茁壮的成株,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里有一千多份育种材料,其中乌菜有600多份,核心亲本180份,种类之多在全国无出其右。”汪承刚介绍说。丰富的材料让育出更多更强的种子变得更现实可触。“这些育种材料都是我们长期自主创制的,我们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为我国种子产业大发展打好基础。”汪承刚表示。
从今年2月进站开始实验、一直坚守到现在的安农大研究生洪杰,花了大半年时间跟辣椒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当地辣椒的传统育苗通常在炎热夏季,遭遇高温逆境,辣椒育苗就很困难,种苗质量也随之降低。他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辣椒种质收集、耐热性鉴定,发掘了一批耐热等性状的关键基因及分子标记,从而进一步为辣椒耐热栽培和高效育种提供帮助。
在这个研究院,常驻人员除了科研攻关团队的9名教师之外,还有前赴后继的硕博研究生们。这里不仅有实验室,还建有宿舍、食堂、教室,很多大学专业课程可以直接在这里开讲。“园艺学院蔬菜专业本科生每年都会分批来这进行专业实习,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研究生待在这里的时间就更多。越是农科类学生,越要重视生产实践。”汪承刚说。在老师们手把手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踏上了致力特色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优质多抗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应用之路。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