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梨绪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福昌村的蔬菜基地,原本普通的大棚,因为用了一层特殊的透明玻璃板,棚内的蔬菜就出现了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绿油油的小芥菜、青菜、白菜......一茬茬长势喜人。这38亩大棚,是由海口市菜篮子集团与信义公司共同改造的光伏蔬菜大棚。
初看,这个大棚与普通大棚没有两样,但抬头仔细观察,就发现了不同——普通大棚覆盖的是塑料薄膜,而这个大棚的棚顶是透明薄膜太阳能光伏玻璃和太阳能薄膜电池板。这种太阳能薄膜电池板,会将太阳辐射“分解”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能和太阳能发电需要的光能,既满足植物生长,又实现了光电转换。
投入低,光伏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高,目前大棚由民间资本建设,可以减少种植户的投入成本。
缩短种植周期,传统大棚需要40~45天出一茬蔬菜,光伏蔬菜大棚可以将种植周期一茬缩短到30~35天。
增加蔬菜产量,原亩产量在800~1200斤,光伏大棚的蔬菜产量提高到1500~2000斤左右。
光伏蔬菜大棚具有防雨、防晒、防风、防虫等优势,保障了瓜菜种植收益,有效地解决了海南5月至10月叶菜种植产量低的难题。
早在几年前,寿光的第一个光伏大棚项目,占地180亩,安装6800块太阳能电池板,装机容量为100万瓦。
寿光市农业技术员张成永介绍,“传统的蔬菜大棚在夏天高温时棚内温度可达50摄氏度,大部分蔬菜在夏天无法种植。但‘光伏大棚’里的温度可以保持在35摄氏度左右,西红柿等蔬菜可以继续生长。光伏发电板还能阻止阳光紫外线对植物的破坏,减少病虫害,有助于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
虽然光伏蔬菜大棚好处很多,但由于投资偏高,并没有广泛普及,据估算,改造一个占地一亩的大棚,需要35万元至40万元。
寿光市稻田镇张扎营村菜农李兴周,就从租赁光伏大棚中获得了收益。他算了一笔账:
建一个10x160㎡的普通大棚需投资近10万元,而租赁光伏棚只需每年付2万元的租金就可以了。
大棚顶部是光伏玻璃和电池板,其使用寿命能达到25年,传统大棚一年薄膜钱就要花三四千元,25年就能省下将近10万。
光伏棚可以抗八级大风,不怕冰雹,可减少棚内病虫害,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
公司对菜农的旧大棚进行技术改造,将大棚顶部换成太阳能薄膜电池板。改造费用由公司出,农户自身不用花钱就能受益,只是发的电归公司所有。
“光伏+农业”是一种新兴的光伏发电商业模式,目前,“光伏+农业”的主要类别涉及光伏种植、光伏养殖、光伏水利等。“光伏+农业”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光伏市场的新宠。比如,在我国安徽、湖北、山东等省份,投运了许多“光伏大棚”。另外,在英国、菲律宾等地也都开发了一些类似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