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量变送器10月下旬,秋意已浓,陕西到处呈现出丰收画面、农忙景象——在宝鸡市眉县、渭南市澄城县,一箱箱猕猴桃、苹果发往全国各地;在凤翔区彪角镇、大荔县许庄镇,种植大户正组织工人紧张地播种小麦;在延安市宝塔区、榆林市绥德县,红薯破土而出成为农户致富的“金蛋蛋”……
在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来自杨凌示范区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杨凌农技专家育成多个猕猴桃、苹果新品种并研究出种植、防病新技术,选育出“西农511”“伟隆169”小麦新品种和“陕单650”玉米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推动陕北杂粮与陕南茶叶产业走出发展新路。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开启建设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力争建设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7月,国际顶级期刊《细胞》在线刊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侵染。“小麦感病基因的发现及机理研究兼具理论性突破和生产应用价值,为我国现代生物育种开辟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病理学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坦言。
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也在不断育成,今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今年,我们通过国审的小麦新品种‘西农172’品质优良,稳产高产,各项数据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的标准。‘西农172’小麦新品种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区域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5%以上。”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万全教授介绍。
与此同时,一批先进农业技术正借助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等平台走向世界。10月13日,由杨凌示范区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环境调控研修班正式开班,来自埃塞俄比亚等10个国家的31名学员在线上参加开班仪式。研修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知名涉农高校专家参与授课,组织安排旱地养分管理、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环境调控、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相关课程。
目前,杨凌示范区在小麦遗传育种与条锈病防控、牛羊体细胞克隆、苹果抗逆生物学、动物胚胎干细胞研究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苹果等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达768个、苹果新品种12个。杨凌示范区区域“创新高地”建设优势明显、成效显著,将持续围绕旱区种业、土壤改良、农业节水、生物安全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10月15日,寒露节气已过,在凤翔区彪角镇上庄村,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新波正在组织工人播种小麦。连续几年,康新波一直选用的是由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伟隆169”。
“‘伟隆169’小麦新品种平均亩产达550公斤,抗病能力强,加工成的面粉品质优。由杨凌农科城专家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信得过!”康新波坦言。最近,康新波带领合作社成员已播种小麦2000多亩。“金种子”为种植大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目前,“伟隆169”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800万亩。
9月22日,在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分装打包一批小麦良种。
在今年杨凌农高会期间,我省首个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发向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支持企业在全国范围开展种子选育、生产及经营,助推企业扩大种子推广及营销范围;允许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开展品种审定,能够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和制种速度。
2019年,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项目落户杨凌,旨在将优势资源和高新技术在杨凌实现集成和提升,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实现有效发展。今年杨凌农高会期间,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与行业企业共同提出“玉米高产提振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高产攻关、不断创制优异品种;实现良种良法有机配套、激活玉米高产潜能;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良种良法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目前,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现代种业、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依托种子产业园集聚先正达、伟隆、良科等各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80多家,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之一;建成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打造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一体化的高端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链。杨凌示范区将以种业、农业智能装备、食品等产业创新中心为平台,大力开展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做强现代种业,壮大涉农制造产业,做优涉农服务业。
10月22日,在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田西村红薯种植基地,来自杨凌示范区当地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体验挖红薯。田西村依托红薯育苗、红薯种植产业,举办青少年研学、亲子采摘等活动,有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村集体红薯育苗产业的带动下,田西村15户村民建设26个大棚发展红薯育苗产业,平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田西村党支部书记田小雄说。近年来,田西村以乡村建设规划、红薯育苗、设施农业等产业为抓手,走出一条“集体主导、企业赋能、政府推动”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10月20日,在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陵湾村蝴蝶兰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固定蝴蝶兰花剑,为后期蝴蝶兰开花做准备。去年5月,陵湾村村集体成立杨凌沁林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农户+公司”的模式建成蝴蝶兰种植基地。从尝试栽植到产业化发展,小小蝴蝶兰已成为陵湾村村民增收的“致富蝶”。
陵湾村党支部书记任科平介绍:“目前,合作社已建成蝴蝶兰种植温室5个。今年,合作社预估出售蝴蝶兰成花15万株,产值预计达300万元。在蝴蝶兰产业实现稳定盈利后,村集体将按入股为村民分红,并为部分村民在基地提供就业岗位。群众有活干、有收入,日子会越来越好。”
像田西村和陵湾村一样,杨凌示范区多数村子都有特色鲜明的“主打产业”。杨凌示范区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为突破口,构建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村镇建设、乡村治理现代化模式,集成一批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成套技术和标准,为乡村振兴提供杨凌样板。
“杨凌示范区持续立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国家队’定位,以在更高层面履行国家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等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积极建设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