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逃妃“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了渑池县的一个关键词,渑池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产业培育,着力打造“豫西最大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
近年来,渑池县抢抓政策机遇,立足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规范栽培、种改并重、集中连片、市场导向、专业化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狠抓基地建设、龙头培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和仓储物流等重点工作,加强专业化中药材种植区(带)建设,进一步促进中药材规模化发展,积极探索中医药文旅康养模式,致力于将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渑池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支柱产业。
渑池县地处秦岭余脉伏牛山区,地形属浅山丘陵类型,依托独有的自然气候条件,全县中药材种植分布广泛,类型极多。据《仰韶植物初考》记载:境内可作药用的植物种类达702种,有中原“半个药柜”之称。全国400种重点药材的20%以上品类渑池均有出产,且有数十种属于道地药材,如丹参、柴胡、黄芩、连翘、桔梗、金银花、冬凌草、白芍、何首乌等,其中有20余种行销全国,出口海外,中药材林下种植、荒坡开发、标准化种植潜力巨大,野生连翘保护面积30余万亩,胶质黄芩闻名遐迩,这种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工作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做好中药材的种植工作被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目前,渑池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产值达7.6亿元,逐步形成了天池、果园、陈村、英豪、张村、坡头等六个中药材种植万亩规模乡(镇),其中,以张村、陈村、天池为核心的丹参近5万亩,以坡头为核心带动全县发展柴胡2.5万亩,以陈村、天池、果园为主的黄芩、板蓝根分别达到1万亩、0.8万亩,以英豪为核心的金银花0.5万亩,以仁村、坡头、陈村为核心的连翘0.5万亩,以天池、仰韶、洪阳为主的艾草0.3万亩、冬凌草0.35万亩,带动全县发展其他中药材品种近万亩,正在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当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渑池县利用林下、荒山种植道地中药材发展迅速。先后发展东天池丹参、英豪金银花、南村玫瑰、上曲枸杞子等5个1000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园区;建立万寿村、池底村、果园村、峪峒村、刘郭村等10个500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基地;引导发展100亩以上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50余个。河南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每亩500元的价格,通过土地流转,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的技术规程,统一农资种苗供应、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外调其加盟公司加工,采用反租倒包的方式,发展丹参种植2000亩。
渑池县除主要发展丹参产业之外,还同步发展了其他药材,如柴胡、黄芩、连翘、板蓝根、金银花、冬凌草、艾草等药材品种。现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渑池丹参、渑池柴胡和渑池花椒。2017年,河南天沣科技有限公司的天沣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河南农大豫西丹参种植资源苗圃示范基地获得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18年,渑池县天沣中药材协会获得河南省首批地理标志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渑池丹参”通过了中国中药协会优质道地药材基地认定;2019年,渑池丹参新品种“豫丹一号”认定成功,成为豫西丹参核心品种;“渑池丹参”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达4.85亿元;建立了伏牛山系野生丹参种源保护基地;建立了渑池县中药材溯源体系项目建设,保障丹参生产全过程质量可追溯。
近年来,渑池县不断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探索建立中药材产业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渑池县先后出台《渑池县农林产业扶贫项目编制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渑池县产业扶贫基地奖补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渑池县做大做强“双椒一药”主导产业扶贫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关于中药材发展的奖补政策,通过对贫困户直补、种植大户奖补、村集体鼓励补贴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提升了中药材产业在增加农户收入中的产业支撑。
为提升贫困户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渑池县组织编写了《丹参、柴胡、连翘、黄芩生产技术汇编》,刊印13620册,以37个贫困村为重点,发放到各乡镇,实现贫困户人手一册,提升了农户种植技术,提高贫困农户的脱贫能力。邀请河南农业大学高致明教授录制了丹参、黄芩、柴胡种植与管理技术视频节目,中药材天地网首席专家刘红卫老师录制了丹参、黄芩、柴胡采收、挑拣分级、产地加工技术视频节目,并在渑池县电视台黄金时间全年滚动播放,让贫困户学技术、用技术,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标准化,提高中药材产业附加值。在农业经营主体带贫方面,渑池县通过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外带领农民闯市场,搜集信息,参与市场竞争,打造了豫西中药材农业产业的一张名片;对内积极与农户合作,通过田间管理、农户入股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并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实现了统一品牌。据统计,渑池县先后带动近2000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近6000亩,户均实现增收6000元以上,辐射带动全县种植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11万亩,带动周边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陕县群众发展丹参种植5万亩,极大地提高了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能力。
渑池县立足资源禀赋,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中药材规模化产业布局基本建立,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能力不断增强,中药材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目前,渑池县培育出广宇制药、天沣农业等中药材种植、深加工龙头企业20余家;发展博康、合鑫园、聚鑫农业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30余个;建立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45家,带动2万余户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河南天沣农业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已成为河南农业大学新品种研发、教学及“星火计划”基地,其GAP认证、出口基地建设、中药饮片建设等后续产业链的建设,促进了中医药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多种形式产销模式,逐渐形成“订单农业”机制。先后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上海华源安徽锦辉制药厂、天士力集团等签订了优质丹参供货协议。张村、果园、陈村等乡镇与三门峡天地网中药材产业公司、三门峡广宇制药等药企签订中药材收购协议,确保了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正在建设的农业农村部陈村乡中药材产业强镇项目,采取“1+3”模式:即1个龙头企业(广宇制药)+3个合作社(雍家院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渑池博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白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3个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将极大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2017年渑池县举办了全国第一个单品种研讨会——中国·河南(渑池)·豫西丹参研讨会,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授予渑池县豫西丹参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提升了渑池丹参为主中药材的国内影响力。
2018年,引进高致明教授团队丹参优质高产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2019年,引进董诚明教授团队豫西丹参标准化种植推广及加工建设项目。2020年,三门峡广宇制药与渑池县人民政府、中科院近物所和农科院牧药所共同签署渑池县道地中药材在替抗兽药中的开发应用暨重离子束辐照育种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渑池县与河南广宇集团签订渑池县农产品及中药材农残检测中心合作协议,对提升渑池县的丹参产业发展提供了科研基础,增强了研发能力。
中医药传承创新,方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想形成发展规模,药材基地建设也必须跟上。目前,渑池县中药材种植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缺乏大品牌、大品种,大部分中药材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规模效应难以发挥。
未来,渑池县将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全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聚焦优势,调整结构,强化订单,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打造道地有机产品品牌,形成较为系统的集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流通、现代化研发、科学化监测于一体的中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完善,空间布局显著优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同时,渑池县将依托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不断优化中药材种植布局、中药材加工布局、中药材仓储布局和中医康养布局四大空间布局,以陈村乡为核心,张村镇、坡头乡为两翼,扩展带动仰韶镇、英豪镇、果园乡、天池镇等协同发展,重点建设完善3个道地药材生产基地、1个中药产业园区、1个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布局合理、定位科学、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产业布局,推动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
产业要成熟,还得下好“绣花”功夫。渑池县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将中药材科技研发、工厂化生产、网络销售、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产业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大健康服务体系布局,创新服务机制,探索建立为城乡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力争全县中医药及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显著提高、产业标准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骨干企业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全国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和企业“小巨人”。
随着中医保健意识的加强,中医药养生旅游将大有可为。下一阶段,渑池县将把中医药深度参与养生、保健、康复、旅游、养老等健康服务,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生旅游线路及旅游项目,积极推动中医药养生旅游,推广药膳食疗、传播中医药文化,建设以“渑池丹参”和“渑池柴胡”两大地理标志产品为主的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园和中药养生基地,兼具科技研发、仓储物流的河南中药材科研繁育中心、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豫西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和豫西中医药休闲康养基地。致力于打造豫西中医药科普体验和养生保健旅游基地,让渑池逐步成为中医药文旅康养之城。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渑池县将秉持全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促进渑池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打造中药材生态品牌,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未来,传承千年的中药材,将在仰韶大地重新焕发生命和风采,成为渑池“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