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之秦时明月在数以百万年的时光长河里,一株茶树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人类的驯化和栽培,又赋予了它怎样的变化?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成功破解了铁观音基因组,并探明了铁观音在漫长时间里的演化史。这一成果,为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现代生物育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该研究选取的基因组测序对象“铁观音”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茶树自交不亲和、种间频繁杂交等因素,导致其基因组高度杂合、组装难度很大。
深圳农业基因组所研究员张兴坦告诉记者,研究团队成功拼接了两套铁观音基因组,并进行了分型基因组组装鉴定,以及对161个茶树品种和15个近缘种进行了重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来自父母本的两套单倍型之间存在大量遗传变异。
铁观音距今已有约300年的栽培历史,长期的无性繁殖积累大量体细胞突变(包括有害突变),增加了遗传负荷,导致其适应性降低。
然而,人们对无性繁殖作物如何应对遗传负荷这一问题知之甚少。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揭开了作物自我应对遗传负荷的秘密。
研究结果显示,在无性繁殖的茶树基因组中,显性效应可能是其应对遗传负荷的重要机制。面对大量积累的体细胞突变或有害突变,长期无性繁殖的茶树利用优势等位基因,应答不断积累的遗传负荷,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分析铁观音基因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开始探索茶树在漫长的演化史、驯化史中发生的变化。
分析结果显示,大约在200万年前的格拉斯安地质时代,气候等环境因素剧烈变化,使得大叶茶和小叶茶的祖先遭遇了瓶颈效应。在生物学中,瓶颈效应是指生物群体遭遇外部影响,大批量灭绝,只在某些特定地域留下小部分的现象,瓶颈效应会导致物种基因的多样性急剧降低,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恢复。这次瓶颈效应也促使了大叶茶和小叶茶的分化。
此后,一直到2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世纪来临前,大叶茶和小叶茶的分化一直没有中断。受环境影响,大叶茶主要在云贵地区生存,从云贵往北,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则以小叶茶为主。
“大约2万年前的冰河世纪中,包括铁观音在内的小叶茶,经历了第二次瓶颈效应,而主要生存在云贵高原的大叶茶,受到的影响不大,”张兴坦说,“这次瓶颈效应,也造成了小叶茶多种性状的变化,比如叶片变得更小、株高降低等。”
大约3000年前,巴渝地区的人们开始使用茶叶。通过基因组鉴定、重测序分析等技术手段,科研人员发现了不同地区驯化茶树的过程中,人们是如何选择不同的基因的。
“我们通过遗传分析发现,在大叶茶中,有874个基因受到了驯化,小叶茶有920个,其中重合的只有95个,这说明,大叶茶和小叶茶的驯化,并非先后顺序,而是经过不同地域中的人们,分别驯化而成的。”张兴坦介绍。
为进一步了解人类驯化过程中的选择倾向,科研人员将栽培茶树分成两大类,并分别和野生种对比,“我们把茶树栽培种分成地方种和精英种,地方种多是各地方培育的品种,更像是一种早期驯化的结果,而精英种则指经过国家审定的品种,可以适应更多环境的优良品种,更像是后期改良的结果,”张兴坦说,“将地方种和野生种进行比较,可以观察到早期驯化的变化。其中,在大叶茶中,人们更喜欢糖苷转移类基因,简单形容的话,就是人们会选择口感更甜的茶树。小叶茶的早期驯化中,则更偏向于对抗昆虫的侵害,因为我们发现了很多应对昆虫啃噬的次级代谢产物。”
后期改良中,人们的选择又和早期驯化不同,张兴坦介绍,“通过精英种和野生种的对比发现,大叶茶的改良中,人们更多选择和生物碱、芳香气味合成相关的基因,通俗来说,就是大叶茶的香气更浓郁了。小叶茶则主要选择和冷胁迫相关的基因,这说明,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人们刻意提高了小叶茶的抗冷能力。有趣的是,这些防御性的次级代谢物,也和茶叶的香气有关,这可能是一个巧合。”
上世纪60年代,农业发展中出现了一次“绿色革命”,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其中,小麦和水稻的矮化是重要的变化之一。
“随着产量的提高,植株更高的作物,在成长期很容易倒伏,矮化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现象而出现的,当时被称为‘绿色革命’,”张兴坦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茶树驯化中,矮化现象在大叶茶和小叶茶中,也都出现过。”
张兴坦介绍,研究人员在大叶茶和小叶茶中,找到了两个和矮化相关的基因,并认为这两个基因在驯化过程中,参与到了茶树演化的过程里。“在早期驯化过程中,大叶茶就表现出了变矮的趋势,而在改良中,小叶茶也在变矮”。
人类为什么需要茶树变矮?目前仍未有确切的答案,张兴坦告诉记者,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比如抗冷,比如便于人类采摘等。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栽培驯化茶树的国家,张兴坦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茶树迁徙路线,但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茶树种类的全基因测序完成,确实有可能探明茶树驯化和迁徙的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