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贼胆林伟周,1951年生于茶叶世家。高中毕业后,在福南大队农科站当站长兼茶场场长。1976年,担任上较村生产队队长。1992年创立广东南馥茶叶有限公司,成为省级农业扶贫龙头企业。现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潮安区茶叶协会会长。
我祖祖辈辈都种茶,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从集体种茶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自己的茶场,尝到了种茶的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做大做强凤凰茶产业,是我的初心,被评为非遗传承人后,感觉责任更大了。茶叶种植要“看天吃饭”,这些年我经历过风雨,但初心不忘。——林伟周
广东秋意渐浓,这在海拔较高的潮州凤凰山上更为明显。早上8时许,林伟周准时到山上茶场里转一转,跟踪毛茶的加工情况。“秋茶已经采摘完,如果水源好,无寒流,接下来还能采多一茬。”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7岁的林伟周一生和茶无法割离。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林伟周在承包的山地里种下了茶树,成立了茶场,打出了自己的茶叶品牌。他又不断研发和改良凤凰茶的种植技术,让凤凰茶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目前已为粤东茶叶产区1895户茶农开展服务,帮助茶农脱贫致富。
“下雨不采茶,太阳下山不采茶,早上露水不干不采茶。”林伟周一谈起采茶的门道,话匣子马上打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有条不紊地摆弄着工夫茶具。
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的林伟周先在潮安县凤凰社区福南大队农科站工作,1976年调到上较村生产队当队长。彼时,茶园还是集体生产的模式,每个劳动力按工分算薪酬。
“那时候产量很少,都是很传统的手工生产。每个茶场一年只能生产几百斤的凤凰茶。”林伟周还记得,当年的凤凰茶只有“浪菜”“水仙”两个品种,收购价普通的才2元/斤,特级的茶叶才7元/斤。
“大家收入不多,都不怎么看好种茶,想着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了生计,那时的林伟周白天一头扎在茶场里,有时晚上要挑着物资步行到40公里外的城里换蔬菜,一走就是一个晚上。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绿了这个种植茶叶的小镇。1980年,凤凰茶叶公社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陆续实施分田到户,茶农的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当地政府加大对茶叶种植的扶持力度,推出了贷款扶持等政策。
“当时有些人还觉得看不准未来趋势,但是我认为还是拼一拼、试一试。”林伟周的想法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他率先在自家分到的山地上种上了茶树。
1983年,林伟周建立了茶庄,刚开始那段时间是最辛苦的,无论是资金、销售门路还是制茶方法,都要自己摸索。他每天起早贪黑,扛起锄头就到田里走,这种工作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茶庄成立后的第二年,国家对茶叶购销体制进行改革,取消了统购统销的政策,实行议购议销。放开后的市场,让凤凰茶真正迎来了发展的好机遇。茶叶价格一涨再涨,每斤价格涨到30元以上,茶叶种植进入高峰期。
看到发展的机遇,尝到甜头的林伟周决心扩大生产,他先是跟政府贷款几千元买了茶苗,又四处跟亲戚朋友借钱。
“当时种出来的茶已经不愁销路,一到收茶的时候,茶商自己上门来收,大家想的是如何把茶叶卖出高价。”林伟周说。
1995年5月,凤凰镇被授予“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凤凰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原本平地上的水田,也渐渐变成一个个绿色的茶场。
“一到摘茶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茶农们忙碌的身影,雇人都雇不到,因为家家户户都种茶。”而让林伟周等茶农感到高兴的是,国家在2004年起免征农业特产税。“负担小了,茶农日子更好了,凤凰茶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随着茶叶市场形势一路向好,凤凰镇掀起一股茶园垦植热潮,但是没有规划,乱垦种植时有发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过度开垦很容易导致茶叶生产片区水土流失,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破坏绿色生态环境,长此下去对茶叶品质肯定也是会有影响的。”林伟周苦思许久,决定在凤凰镇大力推广生态茶园的种植方式。
在林伟周的茶园里,一排排茶树间种上花木,涵养水源,保持湿度,应用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营造了一个绿色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其实就是保护茶叶品质。”林伟周说,这种生态茶园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光,对乡村振兴也有助益。
经过潮州市潮安区茶叶协会的培训推广,凤凰镇其他茶叶企业也开始应用这种生态种植方式。林伟周说:“要让大家知道,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就去破坏生态,以后整个品质下降了,受影响的还是我们种茶人。”
高山种植的茶树害怕霜冻天气,低山的茶树则害怕台风、暴雨。多年来,林伟周遭遇不少茶叶种植的困难。
为了打破凤凰茶叶生产长期“靠天吃饭”“靠手工制作”的局面,林伟周牵头几家茶叶公司,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合作,以凤凰单丛茶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种植及品质控制技术为主线,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应用理论和生产体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林伟周的“凤凰单丛乌龙茶资源利用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项目,不仅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更为传统茶叶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种植技艺的提升,让凤凰茶种植效益越来越好,但林伟周却发现少了点东西。“很多消费者开始说,你们是茶乡,怎么凤凰茶连一个品牌都没有?”市场的声音,让林伟周萌生了创立自有品牌的想法。
经过努力,林伟周的“南馥茶叶”拿下了潮州市首个茶叶商标。“南馥”二字取自其祖父留下的镜屏题字。“拿到商标后,真的感到非常荣幸,我兴奋了好几天。”
事实证明林伟周的想法是正确的,品牌的成立,为凤凰单丛茶走出潮汕,乃至销往全世界打下了基础。很多同行纷纷效仿,凤凰茶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日趋成熟,有力辐射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汕头市南澳县的后花园村,原来也是一个产茶区,但由于茶叶品种长期没有改良,制茶技术落后,每斤茶叶只能卖到50元甚至更低,茶农生存艰难。
了解到林伟周有改良好的茶叶品种,南澳当地政府邀请他传授技术。林伟周将改良后的茶苗带到南澳去,茶苗很快在后花园村发出了新芽,而传授工艺花费了他很多心思。
“有时为了让茶农掌握整个制茶工艺,甚至需要一直陪他们制茶到天亮。”在那两三年里,林伟周时不时要到南澳帮当地茶农改善工艺,改进设备,直到确保当地茶农可以独立生产茶叶。如今,后花园村的茶叶价格已经达到了每斤几百元。
除了南澳的后花园村,林伟周还将凤凰茶带到潮安、饶平等地区,原本荒凉的山地长出了翠绿的凤凰茶叶,原本贫困的农民在他的带动下,有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
“品种和技术好了,就推广到各地,带动更多人种茶。梅州、肇庆以及湖南、福建等地的茶农,都来找我求购优质的茶苗。有次西藏林芝地区的群众汇来一笔钱,希望把凤凰茶也试种到他们那,我挑选了一批较好的茶苗寄过去。”林伟周兴奋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