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开彼岸走进浏阳市中和镇,令人陶醉的湛蓝天空,苍翠连绵的百亩山林,飞鸟翔集的南川河畔……碧水清波绕中和,一弯清流美画卷,一个山美水美乡村呈现在人们眼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浏阳市中和镇始终坚持“两山”理论不动摇,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积极消除“身边的污染”,让水留下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让“绿水青山生态美”成为民生福祉,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之路。
日前,一条好消息传到了中和镇——雅山村丁字桥监测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Ⅱ类。至此,该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成效初显。
今年2月以来,为扭转空气污染、水质下降的被动局面,中和镇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引导养殖户有序完成清栏退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
分组包户、单点破局——3个工作小组、27名镇村干部分包16户养殖户。摸清底数、讲清政策、限期清栏,“三清”工作法贯穿始终;“党员户子要带头”“亲属也是切入点”,多番劝说打破养殖户抱团共进退的僵局,退养协议签订率达100%。
控增量、去存量——抓住源头、严控新增,搭建平台、上户收购,最大限度维护养殖户基本经济利益,让生猪出栏不再难。
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分组、定人、包户制定“任务日清单”,工作进度“一日一统计、一日一通报”,层层传导、实时通报、压实责任,污染治理有序推进。
镇村干部多个昼夜的来回奔忙,上百次的实地考察,无数次的汗水滴落……该片区养殖户全部完成清栏退养,“碧水清流润沃土”终成现实。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前段时间,一辆辆工程车停留在中和镇的各个路口,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污水管网的“健康问题”,仔细查看管道是否存在破损、淤积等情况。“跑冒滴漏”的污水不仅会影响河道水环境和地下水水质,河水、地下水也会“见缝插针”,反渗进污水管道内“捣乱”,从而影响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
污水管网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只有全面摸底调查,找准隐患点才能逐个击破。为进一步加快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步伐,从源头上抓好水环境治理,全方位筑牢镇域内水生态保护屏障,中和镇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整治行动。
排查小组对集镇雨污排水管网、雨污井口、暗渠等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发现污水排水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变形、错位、漏渗等问题,井口存在着淤堵的“故障”。
整治小组则“对症下药”,坚持问题导向、急用先行的原则,分批分片区实施专项整治工程,分段分班进行清淤、维护、开挖、分流等整治工作,确保污水管网正常排污。
如果说污水管网是水环境的“毛细血管”,那么人工湿地就是水环境的“神经末梢”。
在中和镇雅山村丁字片有一小块空地,绿草苍苍的小路,栅栏围着草坪,如果不是一块竖立的宣传牌,都无法令人将污水处理点和这里联系起来。这片精心打造的人工湿地,主要用于收集处理附近230户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经过“格栅池——调节池——泥渣池——预处理接触厌氧——人工湿地”多道工序净化后化为清水,实现达标排放。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大自然的生态处理方式。我们将具有净水能力的专业填料材料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栽种了美人蕉等具有净水能力的植物,当污水流过湿地时,植物根系和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能够吸附、去除污染物,让污水得到净化。”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人工湿地让生活污水“变身”清流,潺潺流向田野和远方。“接下来,我们将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提高全镇居民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的责任感和参与度,进一步凝聚治水合力,推动水生态保护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护水’转变。”浏阳市中和镇主要负责人说。(陶斯佳 张鹏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