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大豆行业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召开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15 17:04:22 | 【字体:小 大】 |
宋朝董昭2024年9月12日,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指导下,由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北大荒农垦集团、中共海伦市委及市政府、九三集团、南华期货共同主办,哈尔滨银行、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五农场特别支持的“2024年大豆行业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召开并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汇聚了全国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与大豆行业领军人物,旨在推动中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大豆自给率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产量连续三年突破2000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以来,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稳固“中国饭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大豆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产学研的紧密结合,还构建了一个高效的产销供需对接平台。此外,该论坛还积极推动龙江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助力树立龙江大豆加工品牌的国际形象,从而进一步推动大豆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龙在致欢迎词中回顾了中国大豆产业近20年的风雨兼程。杨宝龙强调了大豆产业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表示近年来我国大豆自给率提升、市场话语权增强。面向未来,杨宝龙提出需通过突破单产、创新加工、升级营销、保障资本四方面强化产业韧性。他同时指出期货和资本市场工具对于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掌握风险管理工具,大豆产业才能基业长青。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旭峰回顾了论坛发展历程及南华期货的金融支农成效。罗旭峰强调中国大豆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面对挑战,他呼吁产业界应聚焦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及降低对外依存度,中国大豆产业将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南华期货也将深化金融服务农业路径,与业界同行共促大豆产业繁荣。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正强则围绕粮食安全与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政策解读和风险管理建议。李正强在开展全面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全球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生产和供给数量的问题,更是如何更好开展贸易与分配的问题,不确定性冲击加剧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放大了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他提出,我国在应对粮食安全特别是保障大豆有效供给方面,应区分口粮与非口粮目标、一般情况与极端情况,综合施策,运用衍生品工具应对不确定冲击。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决策服务处处长王辽卫、九三集团大豆交易市场首席专家韩少杰、大豆天下网负责人李宏磊分别基于2024/25全球大豆供需预测、国产大豆压榨行业市场发展情况以及今年新季大豆市场整体格局,为参会者提供了全面的市场数据和分析,并作出了一定的前瞻性预判。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顺秀、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益敏则代表大豆深加工产业主体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市场潜力和技术创新。
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围绕期货市场服务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介绍了大商所大豆板块运行和发展情况,以及产业培育支持框架和工作成效。
据了解,在持续完善品种体系、坚持“一品一策”的基础上,大商所近年来积极拓展豆类品种服务大豆产业的路径渠道。通过“DCE·产业行”“龙头企业一对一”等活动品牌,大商所不断加强对大豆产业企业的培训,强化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应用期货衍生工具的能力;并依托九三集团等22家豆类产融基地,通过“大手拉小手”打造了企业培育企业的服务模式,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学期货、用期货的自循环;此外持续开展“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为产业企业尝试应用期货衍生工具管理生产经营风险搭建了的实践平台,打通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更好服务大豆种植农户,大商所早在2005便开启了“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把期货价格信号传递到田间地头,并尝试“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经营新模式,引导农户树立市场意识。2015年大商所首倡的“保险+期货”模式更是已经成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金字招牌。截至2023年,大商所在黑龙江等9个主产省区开展大豆“保险+期货”项目69个,保障大豆种植面积1053万亩,为41.8万户豆农提供了超过61亿元的货值保障,最终实现赔付3.3亿元,有效补偿了豆农面临的价格下跌或种植收益减少的损失。此外,2023年大商所还以国产大豆为切入点,推出了“银期保”种收模式,为大豆种植主体提供了集“备耕期融资”“订单收购”“收入保险”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成为了期货市场服务大豆产业的又一典型案例。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