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内七海根据海关数据,5月我国进口大豆1202万吨,同比增加24.3%,刷新月度进口历史最高纪录。1月至5月累计进口量为4231万吨,同比增加11.2%。业内人士表示,6月大豆到港量可能进一步增至1300万吨左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目前时间过半,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从试点看,转基因玉米大豆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6%-11.6%。
农业转基因技术在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虫草害损失、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节省人工成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和消费国美国为例,在转基因作物尚未商业化应用的1995年,玉米大豆平均每亩单产分别为475公斤和158公斤,2022年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面积超过90%,平均单产已分别达到725公斤和222公斤,转基因技术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美国种植和消费的玉米大豆几乎都是转基因品种。
转基因技术研发我国并没有缺席,在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863高技术研究和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973基础研究中早有部署、持续跟踪。特别是2008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以来,我们在基因挖掘、遗传转化、品种培育、安全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充分评价安全性、有效性基础上,一批转基因品种依法获得安全证书。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在科研试验田开展。2022年扩展到内蒙古、云南的农户大田。
今年试点范围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从试点看,转基因玉米大豆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6%-11.6%。
在推动试点的同时,相关部门根据《种子法》《食品安全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监管,依法打击制种、售种、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非法行为,落实产品标识管理制度,确保产业化应用规范有序。
近期粮价整体呈反弹态势。截至8月18日,玉米价格约2906元/吨、小麦价格约2912元/吨。一般而言,粮食价格上涨/下跌通常会影响农民在下一个种植季的种植行为,因此种子价格和销量的变化一般滞后于粮价,预计2023/24年度种业高景气仍有望持续。
我国的转基因种子商业化稳步推进,或带动种业科技的技术升级,种子行业规模扩容可期。现阶段转基因技术及品种储备仍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研发及推广壁垒较高。研发实力强及转基因品种储备早的龙头种企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经营端边际改善的企业。
根据海关数据,5月我国进口大豆1202万吨,同比增加24.3%,刷新月度进口历史最高纪录。1月至5月累计进口量为4231万吨,同比增加11.2%。业内人士表示,6月大豆到港量可能进一步增至1300万吨左右。
我国大豆进口屡创新高,究其根本原因是产需缺口大,这背后既有需求侧的因素,也有生产端的问题。从需求侧看,我国大豆压榨需求快速增长,带动需求总量增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食物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型,居民食物链上移,对蛋白质的需求从过去的以谷物为主转向动物性食品。豆粕是畜禽和水产品养殖业规模化生产不可缺少的蛋白质饲料,随着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大豆消费需求量快速增长,从1996年至今,大豆消费量翻了近三番,大豆需求量超过1亿吨。
与快速增长的大豆需求相比,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却相对缓慢。1996年至2022年,大豆产量年均增长率仅有1.66%。大豆生产发展缓慢有多种原因。其中,单产低、比较收益不高是制约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豆单产仅相当于玉米和小麦的三分之一,稻谷的四分之一,种植玉米等作物比较收益更高,这就使得农户缺乏种植大豆的动力。我国大豆单产低于美国、巴西,2022年,全球大豆平均单产为182.67公斤/亩,美国大豆单产为222.00公斤/亩,巴西大豆单产为209.33公斤/亩,而我国大豆单产为131.83公斤/亩,仅为全球的72.16%、美国的59.38%、巴西的62.98%。这说明,我国大豆单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客观来说,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有限,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国内生产大豆满足需求并不现实,需要通过进口填补国内供给缺口。1996年我国放开大豆市场后,从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大豆净进口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2020年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亿吨。业内专家表示,以1亿吨的进口量计算,折合成耕地资源需要7.61亿亩,占当年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3.30%。因此,进口大豆也是我国耕地资源约束下的一个必然选择。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转基因种子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据农业农村部24日消息,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答记者问表示,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在科研试验田开展。2022年扩展到内蒙古、云南的农户大田。今年试点范围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从试点看,转基因玉米大豆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6%-11.6%。
近期农业农村部召开转基因审定会议,审定品种数量在20个左右。若品种通过审定,则转基因玉米种子或将在2023年一季度开始销售试点。
从最新的产业调研信息来看,有18个性状品种即将公示,大概率是在春节前,目前行业已在统计23年的制种需求名单,各家企业也准备好了转基因种子专用的产品包装,等品种落地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生产和销售。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审定结果顺利公布,意味着产业将正式进入商业化时代,那么转基因板块的投资逻辑也将从政策驱动转变为以基本面驱动(类似之前5G牌照发放)。
据了解,过去五年中,我国平均86%的大豆和4%的玉米需依赖进口,且2020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开始快速增长,通过转基因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和高效的新品种,将一定程度缓解资源约束,有效提高用量自给率。
2019年底以来,我国转基因政策持续出台,在“验证转入基因安全有效”、“验证转基因品种增产增收”、“管理标准明确细化”、“法规保护原始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为我国转基因种子放开创造良好的技术和制度基础。
2021年,我国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大豆、玉米的产业化试种终于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
试点结果表明,我国转基因大豆、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特性优良,增产增效和生态效果显著,配套的高产高效、绿色轻简化生产模式也逐步形成。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增产6.7%至10.7%,并且可以大幅减少防虫成本。
作为常规玉米,南方地区严重时100株上会有200~400个幼虫,而转基因抗虫玉米防虫效果可达95%,非常显著。转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
我国部分农产品如玉米、大豆产品供需缺口存在扩大趋势,而转基因玉米、大豆的增收效果已得到验证,预计转基因玉米种子终端市场空间有望达600亿元、出厂口径空间360亿元,利润空间有望达108亿元。
全球来看,转基因自1996年推广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面积达到近2亿公顷。
截至2019年,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并批准了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木瓜、南瓜、苹果等多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平均应用率达到95%;阿根廷转基因平均应用率达到100%,巴西达到94%,加拿大达到90%,印度达到94%。
相比之下,2019年中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为320万公顷,占全球比重为1.7%,远落后于美国、巴西等国家。
《2023-2028年中国转基因种子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已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先占有者胜,反之则处于劣势。中国每年有近百万家企业倒闭,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因为失误而出局,极有可能意味着从此退出历史...
据南方+8月23日消息,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宣称排放核污染水是安全的,但人们依然普遍担心这会影响到日本进口食品的安全2...
据中证报8月23日报道,国资委正积极部署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同时,将大力支持“科改企业”“双百企2...
玩具制造指以儿童为主要使用者,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和安全性三个基本特征的娱乐器具的制造。我国玩具制造业持续发展零...
儿童用药未来分析:我国发布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医保局和...
近几年来,得益于全球风靡的减肥风潮,减肥食品理念也得以发扬光大。减肥代餐食品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等特点,...
商业养老发展潜能:《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发布大家保险集团举办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
餐饮行业市场调查2023:餐饮消费场景愈加丰富 下午茶和夜宵场景下消费增长势头明显
体育场地建设市场调研报告:全国各地相关政策进一步扩充体育场馆装备市场空间
3农业、药物、医学试验广泛应用? 转基因技术行业发展现状规模分析2023
餐饮行业市场调查2023:餐饮消费场景愈加丰富 下午茶和夜宵场景下消费增长势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