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成为中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5 14:33:34 | 【字体:小 大】 |
九鼎记被喻为中国“中药之库”的四川省,地处北温带,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植物品种繁多,全省有药用植物约5000种,中药材蕴藏量达100万吨,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中药材年产销量达1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四川现有人工种植中药材200余种,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全省有中药材生产基地县30多个,建立了川芎、丹参、麦冬等29种川产道地药材32个科技示范区。川芎、天麻、附子、麦冬、贝母、丹参、黄连等30余种川产道地中药材享誉国内外,为四川发展医药产业特别是中药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著名的药材市场之一,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多点购销、种植大户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的体系,年成交量约20多万吨,年交易额12亿元。
四川药用植物历来以野生为主,尤以虫草、贝母、大黄、羌活,黄连、天麻、附子、麦冬、川芎、自芍等品质优良,久负盛名,畅销中外,半夏、天南星、白薇、通脱木等药材产量亦居全国首位。杜仲、黄柏、厚朴等也以质量优良而受到青睐。此外,民间利用的草药也很多,如过路黄(金钱草)、夏枯草、马兰(鱼秋串)、岩须、金疮小草(龙胆草)等。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中药产品的需求增长,川西北地区大力开发小檗、乌头、马尿光、赛茛菪、紫绒蒿、绿绒蒿等药用植物,用以提取加工新药源,具有较大的潜力。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的长江上游,位于东经97度22分至110度10分,北纬26度3分至34度20分之间,北邻陕西、甘肃、青海,东连湖北,南接云南、贵州,西与西藏交界。宋代置川陕四路、四川之名由此而来。春秋时期,四川为“巳”、“蜀”之地,故简称蜀。四川境内山峦重叠,地形复杂。美丽富饶的四川盆地,为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之一,海拨500至7000米。西部属青藏高原,山高谷深,地势崎岖,平均海拔3000至4000米。
四川要河流有长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水利资源丰富。四川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属亚热带湿润东南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长、气温高的特点,西南山地属亚热带干湿交替的西南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西北高原气候寒冷,长冬无夏,全川年降雨量多数地区约1000毫米,西北高原约400至700毫米。四川盆地由于秦岭大巴山阻挡了寒流,夏季南方热的气流越过大娄山下沉,使四川盆地冬暖夏热,霜日极少,几乎全年皆为动植物的生长期。年均气温16至17度,无霜期长达300天左右,风力弱,雾多,消散慢,日照少(多在1400小时以下)。雨季漫长年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蒸发量小,湿度极大,旱季极少。由于四川地形复杂,又未受过第四纪大陆冰川的浸袭,生态环境和气侯多样,使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并呈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带性分布,如高山的冬虫夏草、川贝母、麝香等,岷江流域的干姜、郁金等。其它如江浊的附子,绵阳的麦冬,灌县的川芎,石柱的黄连,遂宁的自芷,中江的白芍、丹参,汉源的花椒,天全的川牛膝等不仅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这些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