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东至大渡口镇:甘蓝变身“绿宝石”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2/7 10:09:38 | 【字体:小 大】 |
在家千日好的下一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连日来,安徽东至大渡口镇新丰村种植的30余亩甘蓝喜获丰收。
走进新丰村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满目碧绿。一颗颗绿油油、水嫩嫩的甘蓝像是镶嵌在田间的“绿宝石”,菜芯圆润饱满。村民们一个个“提刀上阵”,熟练地铲下成熟的甘蓝,装进身边的菜筐中,现场一片繁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在这里做活,一个月有2000多块钱,又可以照顾家,蛮好的!”正在采收甘蓝的新丰村精华组村民张大姐脸上开心地说道。与张大姐一样,年逾60岁的吴大妈,因为年纪较大,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对于当前的这份工作她很是满意,吴大妈说:“我就在家旁边干活,很轻松,一个月也有不错的收入。”
据了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力求在乡村振兴中抢得先机,新丰村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托徽黔红农业公司发展订单农业,按照“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短、平、快”特色种植项目,在现有的80亩流转土地上做足“效益”文章。在11月份完成辣椒采收后,利用基地3—4个月的“空档期”,采取“辣椒+甘蓝”的循环轮作模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种植圆球甘蓝,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到“人田两不闲”。相较传统的单季种植模式,亩产增收约2800元,增加就业岗位15个,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
“露天甘蓝生长周期55天左右,每亩产量7000斤左右,市场行情0.4元/斤,收益可观,且甘蓝营养价值高,耐运输,贮存期长,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新丰村党建指导员汪光道说。
截至目前,大渡口镇共种植甘蓝约500亩。通过“辣椒+甘蓝”轮作的方式,在冬闲田“空档期”,不仅将“闲置地”变成“聚宝地”,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壤肥力,进一步推动了大渡口镇特色农业的发展,让老百姓持续增收有方向、有渠道。在实现一田多收的同时,也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启乡村振兴“新密码”。(汪世凯)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