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的夏天演员表掏出手机、打开软件、拖动风口进度条……老菜农崔江元熟练地操作着他的“新农具”,给自家西红柿大棚“体检”。在山东潍坊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占地2亩半的这个大棚里,东西两边几十根绳索同时转动,棚顶帘子接着缓缓拉开,微风裹着西红柿味儿,湿热的大棚里立马清爽了不少。
在大棚“趴”了20多年,老崔没想到还能用上智能放风设备。过去,他每天得往棚内跑好几趟盯温度计,遇上刮风下雨天,常常是别人往家跑,他往外跑。如今,直接在手机上设定一个温度区间,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放风器会自动拉开大棚帘子,通风降温;温度过低时,棚顶的保暖设备就开始运行,老崔再不用顶风冒雨去看大棚。
“你瞧,咱这大棚的‘好稿儿’(注:当地方言,意即“好东西”)多棒!”今年,老崔又加大技术投入,智能放风器、自动补光灯、智能水肥一体机、自动喷雾器,全成了他手下的“精兵强将”。“这季西红柿还有个把月就能上市了,总产量得有13万斤左右,咱这是一级好果。”打量着一行行枝壮叶茂的西红柿,老崔满脸得意。
在“蔬菜之乡”寿光,越来越多的农民用物联网等新技术种菜,全市遍布17.3万个大棚,智能化装备普及率达到80%,年产蔬菜450万吨,大部分以品牌形式进入全国各地商超。
好菜,离不了好苗。在寿光,有一批人常年跟蔬菜种苗打交道,比如刘立功。作为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他的重点关照对象是育苗工厂。
这座1000多平方米的育苗工厂不一般,是少见的“潮汐式育苗工厂”。传统育苗工厂多采用上部喷淋灌溉方式,而这座工厂从底部灌溉。咋弄的?“还得靠智能管控系统。”刘立功说,利用底部管道和智控系统,可以根据幼苗的需水需肥规律,智能控制苗床上液面的“潮起潮落”,系统对整个过程都有记录。
几天前,新一批西红柿种子播了下去。“系统显示苗情有变化,得过来瞧瞧。”3月25日晌午,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刘立功穿上鞋套,经过杀菌,直奔苗床。一番检查,他发现边口有几株幼苗明显比其他的高,有2公分,“肯定是播种时没注意撒到边口的,要把它往中间移移。”
刘立功每天要和智控系统“打配合”,水肥配置、灌溉、控温、控光、杀菌,这些他曾经“泡棚”的活计都被智控系统接管了。他笑着说:“以前只能守一两个棚,有了智控系统,现在一天可以‘泡’十来个棚呢!”
产得好,还要卖得好。在潮汐式育苗工厂20公里外的寿光市尧河店子村,菜农徐春国早上6点多就钻进自家长茄大棚,提着筐穿梭于一垄垄地间。2小时后,一筐筐紫莹莹的茄子在货车上满满摞了三层,徐春国麻溜跳上货车驾驶座,直接开到了村北头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这儿,是他卖菜的地点。
这么快?“以前可没这速度,记账称重都得手工,半小时都不定能完事。”徐春国一指地磅秤旁的刷卡机,“多亏了这‘智慧秤’。”
徐春国说的“智慧秤”,是去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和寿光市合作推出的智慧蔬菜交易终端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称重、记账、分析价格走势、产销对接等多重功能。徐春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用起“智慧秤”已得心应手:过秤后,下车拿出专属卡在刷卡机上一刷、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就会自动记录蔬菜品种、报数、结算金额。几乎同步,徐春国的手机、合作社的POS机、市大数据中心终端都收到了这笔账的信息。
“有了‘好稿儿’,咱家长茄卖得又快又俏。”最近,徐春国基本5到7天摘一次、卖一次,只管把菜拖过来,不用担心销路和价钱。“不白干、有钱赚,这日子,种菜真是有干头!”徐春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