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三围海珠区这家特殊的水果店,是广州市司法局安置帮教部门为了提供更加情景化、市场化的就业安置和就业过渡环境,同时满足刑释人员就业需求,联合社工组织创建的一家社会化企业。
刑释人员往往因为脱离职场太久而导致职业技能匮乏,以及求职信心不足,这样一家更贴近市场化的就业安置平台,能促进刑释人员迅速有效地融入市场化的就业环境,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同时缓解他们在求职期间的生活压力,提供一个过渡性支持。
负责该项目的社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水果店的铺租和水电费由项目方承担,店铺的运营和管理由一名志愿者骨干负责,但水果店其他的进出货、销售等事务均由店铺经营者自己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对于每名被安置的人员,项目方将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补贴,另外水果店还将支付店员工资,等于被安置人员一个月工资总共是2000元。水果店还允许被安置人员以兼职方式来上班,“日结工资是90元”。
根据该安置项目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广州市户籍刑释人员,在水果店接受过渡性就业安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3个月内,社工组织还会帮助他们找长期稳定的工作。同时还会从线上帮助水果店寻找销售机会。
海珠区司法局表示,未来,海珠籍的刑满释放人员可推荐加入“暖心”水果店,而另一方面,海珠区通过成立“回归融入工程”安置帮教就业基地,因地制宜引导刑满释放人员就业,通过社区、街道,帮助他们在家门解决就业问题。
2018年底成立的海珠“回归融入工程”安置帮教就业基地目前已运作3个月,负责该项目的穗星社工机构先后与广州市海珠区羊城社区成长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区力行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多家机构建立安置帮教就业基地共建合作意向,定期向基地推介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截止到2月28日,共收集长者配餐员岗位2个,理发店店员岗位1个等近20个岗位。
基地还积极利用司法系统原有的安置基地资源,利用线上和线下的资源针对性的开拓就业岗位。目前,基地已帮助海珠安帮人员成功就业1名,参与长者配餐服务,目前仍在岗位。3名接受就业心理疏导服务。
有调查表明,刑释人员出狱后一到两年内是再犯罪高发期。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安置帮教工作,让他们出狱后能够顺利回归、融入社会,是需要全社会合力做好的一项工程。
广州市司法局基层工作指导处处长向帆介绍,广州市每年要接收本市户籍刑释人员约5000人,其中小部分是服刑时间长、出狱后“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更多人则有就业需求。
近年来,司法部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社工组织、企业等方面积极合作,逐步探索出一套包含“社工+志愿者+热心企业+专家团队+X”在内的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新模式。
目前广州在市、区、街镇三级共建立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点)245个。主要为广州市户籍的刑释人员中的“三无”人员和有就业需求的人员提供临时性救助、职业培训和过渡性就业安置服务,以期达到“安其身、稳其心、促其立、正其本”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