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焕10月17日,阳光洒在三亚海棠区赤田水库附近的橡胶园,映出斑驳的树影。林下,6亩平整成形的地块内土壤微湿,一垄垄食药用菌长势喜人,在暖阳照射下闪现出亮眼的光泽。
“9月中旬种植,现在第一茬猪肚菇已经开始采收,每亩产出预计可达2000斤—5000斤,按照目前鲜菇市场价格计算,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4万元。”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优质栽培生理岗位团队骨干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任昂透露,团队在实地调研赤田水库橡胶的林园地形、土壤等要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取灵芝、虎奶菇、猪肚菇、大球盖菇等食药用菌进行仿野生栽培技术示范,为海南利用林园地发展菌菇种植产业进行示范探索,“借绿生金”助力乡村振兴。
看上赤田水库附近的这块橡胶园,任昂团队是有考量的。赤田水库是三亚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占全市城市供水量50%以上。然而其水质易受芒果等二级保护区内种植的作物施用化肥农药污染。
“我们重点推进水库二级保护区农业面污染治理,先后采取了释放天敌,安装太阳能灯杀虫,增施生物有机肥、生物质炭,芒果林下种植低矮柱花草提高土壤拦截固持能力等系列措施,同时免费发放榴莲蜜种苗替代芒果种植、引导果农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等,调整种植结构,更好地实现源头减量。”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陈文传说。
“林下套种食药用菌能为当地农民新增一份不错的收入,但食药用菌对化肥农药很敏感,农户开展林下种植时必须减少对经济林的用药,这也引导了当地群众主动开展绿色种植,积极参与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任昂说。
好事要办好,科技助力少不了。为了让当地村民放心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任昂团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首先,确定种什么。在前期对10个热带食用菌品种筛选的基础上,最终团队确定选取4个适合海南气候、土壤环境和抗虫能力较好的品种开展示范种植。
其次,确保有销路。团队选取的4个种植品种既有适合鲜菇销售的猪肚菇、大球盖菇,也有以干品销售的灵芝、虎奶菇,鲜品和干品品种搭配种植,降低市场滞销风险。
再次,调动农民积极性很关键。在反复实验基础上,团队最终确定了“灵芝不脱袋覆土栽培、虎奶菇脱袋覆土栽培、猪肚菌脱袋覆土栽培以及不脱袋覆土栽培、大球盖菇覆土栽培”等6种栽培模式,科研人员“手把手”教授种植、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同时还聘请了当地村民作为技术员参与田间管理,跟班学技术。
每天下午4点左右给蘑菇浇水,在伞盖下3厘米处剪切、灵芝的孢子粉要及时收取……聊起猪肚菇的种植,海棠区南田农场东风分场继光队村民覃世欢娓娓道来。“家里的8亩芒果林改种了榴莲蜜,来菇园务工不仅每月能有4000元收入,还能学技术,掌握技术后我就准备在自家果园里试种蘑菇。”覃世欢说。
“虫害是海南发展林下食药用菌产业的制约因素,我们将持续开展热带食药用菌品种选育,力争培育出更多抗虫性好、活性成分高、适宜当地种植的好品种,让当地村民用好闲地、闲时、闲力,新增加一部分收入,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任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