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网时间总是冷静的计算着分分秒秒,不动声色的推着人向前挪动,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每到年末总禁不住回头望一望,看看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这是今年3-10月持续在做的一件事,以自己居住的小区为观察地点,每个周末抽出2个小时在小区内游荡,记录下植物每周的生长变化,以体现物候时令的流转。
这是一个安静的老式小区,虽然不如现代化的小区规整,但是这里有生长多年的高大乔木,有老住户自行栽种下的果树,以及开垦出来的小块菜地和小花园,看似“荒蛮”却富有情趣。
原本对小区内物种的丰富程度没有太高的预期,但是不到3个月,便记录下了超过100种植物,有不少是之前未曾见过的,除此之外,还看到过珠颈斑鸠、戴胜、白头鹎,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类,最意外的是还有刺猬和黄鼠狼,这些惊喜不断刷新着我对小区内这片土地的认知。最终记录的植物共计167种(一些未正式记录,因此实际数量更多)。
2016年积累了一年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植物观察笔记,2017年2月通过公众号接受《清华植物笔记》手工线装书的预定,手工制书需要经过排版、打印、压折、封面、装订等诸多环节,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制作数量有限。最终预定的人数超出了原有的预期,预定书的朋友对制作周期有着足够的宽容,为了不辜负这份厚爱,做了具体的规划安排,以保障有节奏有质量的制作,就这样痛并快乐着,最终用了将近4个月才得以完成。
然而与清华植物的情缘并未就此终结,而是重新开启。《清华植物笔记》手工书推出后,没想到得到了出版社的关注,表示愿意正式出版,真是梦想照进了现实。和出版社经过讨论,在清华植物笔记的基础上,再补充介绍植物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让读者也能亲自去实践。下半年正式开始完善书稿,首先确认写作提纲和书写原则,接着在此框架下正式书写,每完成一个主题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山头,略作调整,深吸一口气,接着奔向下一个山头。终于在11月份完成了初稿,增补了4万的文字及上百张的图片,目前还在打磨稿件以及图片素材筛选的阶段,希望明年能顺利出版,也希望是一本对读者真正有价值的书。
2017年的春节前夕,一家三口去了新加坡旅行,这是第一次带孩子出国旅行,小朋友充满了期待。新加坡真是个带孩子看动植物的好地方,游览了新加坡动物园、河川生态动物园、夜间动物园、圣淘沙海洋馆、裕廊飞禽公园、新加坡植物园、滨海湾花园的花穹和云雾林,这些动植物园不仅物种丰富,而且规划和设计理念先进,并不会让人觉得重复,都有着不同的特色。
7月末孩子放暑假,一起去了日本的京都,事前花了不少精力翻查资料做攻略。与想象中古都的样子不同,京都是一个现代化和传统有机结合的一座城市。西本愿寺的空旷古朴,常寂光寺的绿荫青苔,渡月桥下的川流不息,都是令人乐得沉浸其中的场景。另这次还恰好赶上了传统的祇园祭后祭。
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水墨,可谓今年一个不小的收获。从临摹丰子恺的漫画开始,进而开始练习书法临摹《颜勤礼碑》。多是在周末,抽出一两个小时写写画画,内心感到无比的平静。随着时间的积累,每多练一分,对它的理解就会增加一分,愈发为之着迷。为此专门购置了书画桌,安置在阳台一角。
一个冬日的午后,在阳台的书桌上练字,刚坐下时还需要拉上窗帘遮光,很快日光暗淡下去,一边练字一边眼睛的余光下意识的感受着夕阳西下,有种奇妙的错觉,仿佛是我手中的毛笔在一笔一划的吸去了阳光的能量,两者好像有着必然的联系似的。
不知不觉间,练习水墨的时间竟也跨过了半个年头,画满了一个大本子,临摹了四十余副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同时也临摹了两遍《颜勤礼碑》。从中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亦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这仅算个开始吧。
当然,2017年并非事事都顺利,年初立下的家养植物计划,未能如愿进行,最初购置的几盆植物虽未死掉,但叶片却失去了大半,强求不得只好作罢。年中,自己和家人都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险些导致京都旅行计划的泡汤。过往的都已被时间封存,与人两相隔离,顺利的、失败的、开心的、遗憾的都是一种经历,平常心看待总能从中有所收获。
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建议你不妨花上十几分钟回望下这过往的一年,如果你有愿意分享的点滴,或是单纯对自己的新年祝愿,都可以在下方留言,祝愿大家2018年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