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倪明道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一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大别山道路”。广大教师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涌现出一批胸有大情怀、腹有大学问、铸就大品格的大先生。
“夏季月季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施肥不能和春季一样,肥料要少,浓度要低......”七月酷暑难当,在安徽百卉园林有限公司月季生产基地,王冬良顶着烈日手把手给工人们传授花卉栽培技术。
王冬良,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三区”科技特派员,江南乡村宜居环境保护与利用国家创新联盟常务理事,新农院花卉苗木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合肥农业行业“花卉种植”首席专家。
“特别感谢王老师,公司才能有今天。”安徽百卉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兵说。
该公司是定远县一家主营花卉苗木生产的企业,几年前,苦于研发技术薄弱和科研力量缺乏,种植的多种苗木滞销,面临生存危机。
2017年3月,王冬良到公司调研,看到公司面临的困境和对技术的渴求,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让王玉兵看见了希望,视王冬良为“救星”。
2019年,在王冬良指导下,企业成功培育出适应江淮分水岭地区耐寒耐旱耐热的3个月季新品种,目前年产值上千万元,被评为“安徽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3年来,王冬良还为公司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2名,培训员工1500余人次,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突破。
“作为农业技术专家,就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作为学校综合试验站明光市、定远县花卉苗木产业联盟首席专家,王冬良坚持“公司(基地或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2016年以来,王冬良深入江淮地区多家花卉苗木公司开展产学研活动,先后建立滁州市月季花、滁菊研究中心,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产业创新团队,滁州市博士后创新工作站,协助明光市申请了“甜叶菊地理标识产品”和“艾草地理标识产品”,指导建立了月季、荷花、甜叶菊、艾草和滁菊种质资源圃。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
“王老师怎么指导就怎么操作,准没错!”明光市苏巷镇陆郢村种植大户戴伟荣对王冬良深信不疑。
戴伟荣最初种植草本花卉时,因为缺乏技术指导,粗放式的种植方式导致植株立枯病发病率高,花苗成批枯死。
一次偶然机会,他参加了王冬良在当地办的技术培训,现场请王冬良“把脉”,王冬良了解情况后建议他采取基质穴盘育苗,建好苗床的排水系统,把土装在营养钵里育苗。
将信将疑的戴伟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王冬良说的去做,没想到当年成效显著,不仅苗的成活率由50%提高到了90%以上,还大大节约了成本。如今,戴伟荣20亩地的草本花卉种植,年均收入达到了80—100万元。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技术是关键。”王冬良说,光靠农技人员还不够,“输血”只能缓一时之难,“造血”才能解长久之困,作为农业科技人员,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王冬良还给种植户建了微信群,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在群里提问,很多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王冬良高度热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她说,作为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是职责和使命所在;作为农业科技人员,能在乡村振兴路上,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实为人生幸事。
“电脑里种不出好玉米”,这是马庆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他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玉米大田化作三尺讲台,寓知识于实践。
马庆,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自2008年工作以来,他就和玉米生产绑在了一起。在他眼中,玉米是丰收的事业。
“作为农业高校学子,尤其要注重学用结合,理论知识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和升华。”在马庆的授课理念里,即便是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也一定要结合实际和实践开展。
每次上课前,马庆都要下足功夫备好课。他注重课程素材的收集,通过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主动获取最新前沿知识,结合自身实践,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欢。
“上生物育种综合实验课时,马老师亲自带我们前往农萃园,现场给我们讲授玉米授粉知识,手把手指导我们。”2017级应用生物专业学生孔凡瑞说,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对知识消化吸收得更好、更直观。
入职以来,他先后承担《普通遗传学》《基因工程》《分子育种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平均教学量达300课时以上。在学生评教中连续多年获评“优秀”等次。
“马教授比农民更像农民。”长期的户外作业,让马庆皮肤黝黑。在马庆看来,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如果怕吃苦受累,那很难做出什么学问来。
马庆迫切想要改变我省玉米种植的困境,选育抗逆高产品种,带动农民丰产丰收。为了打破传统育种思维,马庆和团队成员以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为主攻方向,形成了抗逆育种新模式。为了搜集抗逆种质资源,马庆连续多年深入大别山区寻找当地农家品系。
每年,他像候鸟一样往返于海南、宿州等基地,一年至少有8个月在基地,就没有过寒暑假,因为每年寒暑假都是授粉高峰期。工作13年来,马庆有10个春节在海南的玉米基地度过。
最终,在面对业内专家的质疑声中,他历经艰难,摸索出安农591最佳制种技术方案,平均产量突破450公斤,为安农591及其他抗逆品种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多年来,马庆几乎跑遍了安徽省淮河以北玉米主产区的每一个县,将科学技术带进田间地头。
“马教授每年要来很多次,每次下车后直接下地,一点架子没有。”临泉县种植大户陈金说,马庆是他见过的最朴实的教授,“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老百姓都待不住,马教授总是汗流浃背坚持到最后。”马庆经常驻扎在农村,走村串户为老百姓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非常辛苦,却从不愿吃老百姓一顿饭。
近年来,马庆以皖北试验站、皖西北试验站为依托,与当地农技部门有效开展合作,结合品种与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品种展示会、技术培训会、田间指导以及农户电话、QQ咨询、电台授课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技人员1000多人次、种植大户20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业务水平,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
“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农业高校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这是马庆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坚守。
她是大家熟知的“拼命三娘”,是学生敬重的“较真名师”。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藕香为学严谨、为事执着、为人真诚,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011年,得知第4次国家社科项目申请未果时,我迷茫过、怀疑过!”回忆起科研初期的艰难,张藕香历历在目。
那年除夕,张藕香没有回老家过年。“除夕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开始重新整理思路,着手第二年国家项目本子的撰写。”
作为学校引进人才,她一直想着如何突破“重围”,不辜负学校期望。“作为学界新人,我从文献入手,在海量文献中发现前人不足,寻找突破点。”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她通过外出交流、业务培训等机会,不失时机向国内外同行虚心求教,“除了努力,我别无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张藕香一举拿下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造了学校纪录。
“做科研就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人文社科类的国家项目难结题是学界公认的。日复一日的坚持,张藕香不仅将两个项目顺利结题,还形成了三十多万字的研究专著,历经层层审核,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实现了安徽农业大学历史性突破。然而,因过度劳累,导致张藕香右眼近乎失明,不得不手术治疗。
正是这种“拼命三娘”精神,让她的科研成果不断丰硕。她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权威文献全文收录。
“那是我研究生生涯最刻骨铭心的一课。那一晚,我真正理解了张老师在为学上的执着、为事上的较真、为人上的真诚。”学生王澜由衷地说。
那是2014年寒假,张藕香带学生到皖南山区调研,王澜在实践中消极懈怠。回校后张藕香主动与其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深谈,告诫王澜读书不是仅仅为了学历和光环,更要肩负起时代的责任。
“严管”背后是“厚爱”。张藕香说,不能等到学生有问题再拯救,要把过程前置,将立德树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这样学生才会少走弯路。
2019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方巧玲说,“第一次导师见面会上,张老师就给大家立下规矩:要严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科研工作不得有半点马虎”。
“她对待课程和学生一丝不苟。”2019级会计专业学生肖爱武说,“张老师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逻辑体系非常清晰,对学生信息也是了如指掌。学生的名单不是在点名册上,而是在她的脑海里。”
工作以来,张藕香的评教一直保持良好率100%、优秀率50%以上。2020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学名师”,曾先后3次获评“优秀辅导员”,2次获评优秀研究生导师、班主任。
“当老师并不难,难的是当一名好老师”。无论在教书育人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上,张藕香始终都全力以赴。她用身体力行诠释了一名高校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课题引领 砥砺前行合肥市伦先小学参加区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更好把广大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 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