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结婚后恋爱小说6月29日,菏泽市举行“聚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画卷”新闻发布会。单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爱菊,单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亮,单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徐加言向大家介绍单县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单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暨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谋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单县样板。
据了解,单县立足农业大县基本县情和本土特色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乡一业”专业镇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26个,初步形成“东山药、西芦笋、北大蒜、南林果、中蔬菜”五大特色种植板块,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狠抓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2022年粮食总产突破21亿斤大关,蔬菜产量稳定在150万吨左右,肉蛋奶总产量15万吨左右。单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3363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910家;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开展整村授信的行政村302个、社区68个,新增授信13.89亿元,新增发放贷款2.8亿元。
单县羊肉汤是唯一一道以汤类入谱的中华美食,有“中华第一汤”的美誉,单县以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羊肉汤产业,投资7亿元规划建设羊肉汤文化产业园,投资1.2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青山羊保种育种创新示范基地。单县成立单养千秋、单县羊肉汤区域公用品牌运营公司,制定出台《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实施意见》《单县羊肉汤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进一步擦亮“单养千秋”区域公用品牌,优化调整“单养千秋”授权企业42家,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单县创新乡村人才发展机制,坚持“外引内育”,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乡村人才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单县坚持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加大全日制博士、硕士、农业专家团队等高层次引才力度,与农业类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农业专家10余名,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每年选派2-3名博士后全职到单县工作2年,帮助单县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以点带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单县积极实施新农人培育工程,出台《单县新农人实施方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创新实施“鸿雁回归”工程,设立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4个,出台《单县人才新政20条》,支持返乡入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吸引在外优秀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打造出一条乡村振兴“人才链”。
单县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阵地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并完成提档升级。创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1000余个,经验做法被纳入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若干措施》,在全省探索推广,乡村夜话、孝善敬老饺子宴等活动在全市探索推广,单县文明实践工作连续三年全市第一,龙王庙镇刘土城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单县被评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示范点。单县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构建“志愿服务+文化”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举办“文化进万家”“红色电影放映”“典型选树”“百姓宣讲”等各类文化活动,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村史馆)22个,培育乡土民间文化能人、文化活动带头人1000多人。
单县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全县22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进行重点打造,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89个,其中省级示范村32个。建成了新型农村社区80个,高标准落实“五化十有”,完善绿化、硬化、亮化、雨污分流等配套设施,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广场等附属设施齐全,提升了居住环境档次。
单县压实县乡两级党委抓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健全考核、督导、问责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实施“县委书记工程”,从全县筛选24个村打造集体收入标杆,第一轮2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其中9个村突破了100万元。对帮扶力量进行优化调整,在全县范围内选派347名“”、工作队员,帮助231个村谋发展、兴产业、促提升。单县创新实施“一线赛马”机制,切实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推到一线名具有丰富乡镇领导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党政正职,选拔85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进乡镇班子,保留106名“老乡镇”,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确保干部队伍既专又精。探索“挂职+任职”模式,选拔317名熟悉农业农村的县直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对在乡村振兴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使用,有效增强干部队伍战斗力。
下一步,单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推动重点工作抓突破、特色工作创品牌、常规工作抓创优,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等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争当省市乡村振兴排头兵,不断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