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传在线阅读大皖新闻讯“中药望闻问切”是运用中药“望、闻、问、切”四法,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中药有关信息,通过多维度认知中药,从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以及中药的形状、颜色、生存状态、气味、味道、质地等药象,演绎归纳,推导中药药性及中药功效。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讲席嘉宾从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分析中药。
朋汤义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生导师、徽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常务委员、国家执业中药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徽派炮制实训中心、中药识别科普馆负责人;安徽省教育厅省级示范“中药识别”实训中心、省级示范“徽派中药炮制”实训中心负责人。
长期从事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药实践培训、临床中药教学、药事管理及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等工作。首次在新安医家陈嘉谟总结的制药原则及辅料炮制理论的基础上,打造“徽派中药炮制”学术流派,并致力于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应用推广。著《中药传承游学记》《中药望闻问切》。
中药绝大部分源于自然界中,一般具有特定的物象,如形状、色泽等外在特征。“中药望闻问切之“望”法,即通过眼睛观察中药科属来源、药用部位、形状及色泽等外在特征,使用比类归纳法,可对中药药性及功效进行综合归纳推断。”朋汤义介绍。
望其形状。从中药来源看,基原相近,药理活性成分相似,功效相似。无论是从现代植物分类学上,还是按中医药传统思维,一些基原相近的中药原植物,其药性和功效也基本相同或相似,相同药性的中药性味和功效具有共同之处。如来源于姜科的植物类中药,多具辛温之性,能够温中散寒,如砂仁、豆蔻、高良姜等。
从植物类中药用药部位看,取材部位相同,功效亦有相似。生物体的结构对其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生物体的功能又对其结构起反作用。植物在生长中所主的功能与药性表现有一定规律可循,如根及根茎类中药,取自植物的地下部分,一方面,根吸收了地之阴寒之气,因而多有清热之作用;另一方面,根类中药多为多年生植物,根部贮藏了大量的营养成分,因而多具补益作用。茎是连接植物根与叶、花、果实的部分,起着输送、传导作用,多具通达、行运之功,因而大多藤茎类中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从中药本身固有形状看,其药性功效与之关系密切。中药有形效相参之说,部分中药观其形,便可知其效。清代名医徐大椿有云:“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如中药之人参,“……久久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主补人之五脏”。
望其色泽。在中医药理论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中药望闻问切应用五行学说将中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中药颜色不同,属性、归经及功效均有所不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望其生存状态。动物类中药原动物的生存环境、生物特性、生活习性与功效密切相关。
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同,亦会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如贝壳类中药,其原生物体生长于水里,使得这类中药性质归里偏阴,多具有平肝潜阳或滋阴潜阳等功效。
此外,动物的生长环境及其生物特性也与其功效密切相关。如鸡,其肫能磨砂石,故鸡内金有通淋化石之功。
植物类中药生长环境、生物特性亦与功效密切相关。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都要从生存环境中取得。植物为了适应其生长环境,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特性,生存状态决定中药药性。如芦根,《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苇之根其性凉能清热利水,更善滋养肺阴则用根实胜于茎明矣”。
“中药望闻问切之“闻”法,即通过鼻子能否闻到一些中药的特殊气味及气味的厚薄,比类归纳,最终对中药药性及功效进行综合推断。”朋汤义介绍。
中药气味与中药成分关系密切。中药的内在物质特性决定了它所散发的气味,其气味厚薄与中药的四气相互对应,故而中药的气味与中药四气(四性)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联系。
芳香或辛辣燥烈之气类中药,其性多温、热,多具有升浮之性,此类中药分别具有发散风寒、祛风除湿、燥湿健脾、温里散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温开醒神等作用,如羌活、豆蔻、吴茱萸、香附等。
无气味或清凉特异之气类中药,其性多寒、凉,多具有沉降之性。此类中药分别具有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退热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清化热痰、凉肝息风、清心开窍、滋阴润燥等功效,如薄荷、重楼、番泻叶、白及等。
异香或臭秽之气类中药。闻之有特异香气的中药,一般具有辛香走窜之性,多为芳香辟秽、开窍醒脑之品,可治疗闭证神昏,如白芷、麝香、苏合香、樟脑等。闻之有臭秽之气的中药,取其以秽制秽,具有辟秽解毒之效,内服或外用可以祛除邪秽,如人中白、人中黄、牛黄、阿魏等。
腥膻之气类中药。动物类中药包含动物全体(如蜈蚣)、动物体的一部分(如鹿茸)、动物的分泌物(如麝香)及动物的生理或病理性产物(如蛇蜕、牛黄等)。现代研究发现,动物类中药在维持血液正常运行、保护神经系统、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在临床的运用极为广泛。
“中药望闻问切之“问”法,即通过口尝得到中药的滋味,比类归纳,最终对中药的功效进行综合推断,还可以推导中药的归经、升降浮沉等作用部位和作用趋向。”朋汤义介绍。
中药的五味,首先是指中药的真实滋味,与中药所含的成分有关;其次是中药的功效总结,体现了味与功效的联系,因而应具有规律性。
酸味。酸(涩)味多见于果实类中药,尤见于未成熟的果实类中药,一般多含有有机酸、鞣质等成分,故如果仅求其酸涩收敛之效,当于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最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机酸、鞣质等物质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凝固、吸附及调节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酸味中药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不止等证。综合历代医家观点,结合现代药理分析可知,酸(涩)味中药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等功效,如木瓜、诃子、石榴皮、芡实等。
苦味。苦味见于植物类中药各用药部位,尤见于根及根茎类中药,一般多含有生物碱、苦味质等成分,故根多苦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物碱、苦味质等物质具有抗炎、抗菌、止咳、致泄、止呕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综合历代医家观点,结合现代药理分析可知,苦味中药多具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苦温化湿、苦寒泻下、下气平喘、降逆止呕等功效,如栀子、黄连、穿心莲、大黄等。
甘味。甘味多见于根类(尤见于贮藏根)、成熟的果实类、种子类中药,一般多含有糖类、淀粉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糖类、淀粉等物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补充机体的不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杀菌、解热、降血脂、降血压、利尿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结合现代药理分析可知,甘味中药多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等功效,如人参、山药、甘草、大枣等。
辛味。辛味多见于花类、叶类、茎藤类中药,多存在于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多含有挥发油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挥发油等物质具有解热、抗炎、抗病原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结合现代药理分析可知,辛味中药多具有解表、化湿、温里、行气、活血、开窍等功效,如麻黄、佩兰、干姜、广陈皮等。
咸味。咸味多见于动物类中药(尤见于贝壳类中药)、矿物类中药,一般多含有无机盐类及钾、钙、钠等微量元素。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无机盐类及钾、钙、钠等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泻、影响免疫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结合现代药理分析可知,咸味中药多具有导下散结、重镇安神、息风止痉等功效,如芒硝、海藻、磁石、牡蛎等。
“中药望闻问切之“切”法,即通过用手掂量、触抚、掐捏、捻压等方法得出的感觉,比类归纳,最终对中药药性及功效进行综合推断。”汤朋义介绍。
以手掂之,感觉中药质地的轻重。中药的质地与中药的升降浮沉相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如质轻的中药,如花、叶、枝等,大多为升浮药,其性主温热,作用多主上升、向外。而一些质地重实者,如矿物、贝壳等,大多为沉降药,其性主寒凉,作用多主下行、向内。
以手抚之,感觉中药自身的温度,以推导相关升降浮沉特性。物质的能量是客观守恒的,其转化能量更有着一定的方向性,性属温热之物大多也具升浮之性,而性属寒凉之物大多也具沉降之性。如轻清至虚的花、叶、茎、枝类中药大多为升浮药,古人有除旋覆外诸花皆升之说,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温热属阳,作用多主上升、向外。
以手捏之,具有黏腻感的中药,该类中药多有滋补之性。“厚腻多补”,一般黏性中药多含有糖、黏液质、脂类等营养成分。凡以手捏之,具黏腻感中药,多有滋补之性,如蜂蜜、麦冬、黄精等。
以手捻之,具有粉性中药具有吸湿性,该类中药一般具有收敛作用。“粉末常敛”,一般粉性物质具有吸湿性,具有收敛或生肌作用,如煅石膏、煅明矾。凡用手捻之,具粉性中药,多有收敛之性,如马勃、煅石膏、蒲黄、海螵蛸等。
“中药之所以各有其效,是因为中药各有其形、色、气、味、质等自然属性以及中药原植物原动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特性、生活习性等各有其特点。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及中药的形状、色泽、生存状态、气味、味道、质地等特性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中药药性及中药功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朋汤义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24小时新闻热线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