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神最新章节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创造和运用简单的石、木工具,同自然界作斗争,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一步一步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首先来说一说饮食文化,吃的方式、吃的内容、吃的观念不断地变换,使得人类体质、社会、文化的进化获得了强劲的动力。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多样的果树种植资源,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果树发源中心。根据《诗经》等先秦文献的记载,我国果树的栽培历史已有四千年之久。自西汉时期开始,随着大统制的出现、各民族间农业文化交流的加强,以及果树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南亚、中亚和西域地区的果品纷纷形成。中国的果树品种和数量也显著增多。汉唐时期,各封建国都设立了专门管理果品事务的官员。汉武帝在长安附近修建了上林苑,并接收全国各地进献的当地优良果树,上林苑占地三百余里,种植了三千余种植物,成为当时全国最大、品种最多的皇家植物园。唐时期果树种植蓬勃发展,洛阳至长安道路两旁大量种植了果树,对当时的果品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史记·货物仓库列传》记载:“安邑(今山西夏县、运城一带)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表明西汉中期已经形成了大规模专业化的果园,其年收入达到二十万,收益相当可观。一般百姓在家附近也会种植果树,或拥有小型果园(《北周书·萧大圜传》)。果树种植的发展丰富了汉唐时期人民的饮食生活。据记载,当时栽培的果树种类有:桃、李、梨、枣、栗、棠、杏、柿、柰、梅、柑、橘、橙、柚、枇杷、荔枝、龙眼、椰子、林檎、槟榔、留求子、千岁子、橄榄、安石榴、葡萄、胡桃、波斯枣、扁桃(巴旦杏)、阿月浑子、树菠萝和油橄榄等适合干燥的品种。
在古人的饮食生活中,桃是比较常见而重要的一种水果。桃子,这种芬芳多汁的水果,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在中国古代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从早期的诗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桃子在中国古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重要地位。《诗经·周南》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我国是桃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桃子,不仅仅有美味,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唐时期,桃的品种十分丰富。这一时期培育出不少优质品种。如:襄桃,《广志》说“其桃美也”(《齐民要术·种桃柰》)。白桃也是桃类中的一个重要的优良品种,《广志》记载中有夏白桃、秋白桃(《齐民要术·种桃柰》)。有的桃以个儿大而见称,如十六国时期后赵邺都宫苑中有勾鼻桃,“重二斤”(《邺中记》)。还有一种木桃,据梁代任防《述异记》称:“桃之大者,谓之木桃。”(《太平御览》卷967果部四)。
我国古代从少数民族地区也引进了一些优质桃。魏晋南北朝时期见于史籍的大桃,《玄中记》言“积石之桃,大如斗斛”。《洽闻记》载:“吐谷浑有桃大如一石瓮。”(《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215、218)可知此桃原产于青海高原。此外,从外国也传入了一些珍贵品种。如金桃、银桃,为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康国所进献,《书·西域传·康国条》言“自是岁入贡,致金桃、银桃,诏令植苑中。”金桃又称黄桃,《册府元龟》卷970载:“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金桃。”
汉唐时期的桃子,从成熟期来看,以夏桃为主,秋桃亦有一定比重。如“八王之乱”时,晋惠帝亲征成都王,于安阳军败,日中无食,随从有带秋桃十枚者,献于惠帝充饥(《太平御览》卷967)。冬桃也早就被培育出来了。《尔雅》曰:“旄,冬桃。”郭璞注“旄桃,子冬熟。”《广志》又言“桃有冬桃”(《齐民要术·种桃柰》)。《西京杂记》中的霜桃,“言霜下可食”。《酉阳杂俎》中的王母桃,言“十月始熟”,以及先秦到唐宋典籍中的“雪桃”,都是冬桃。
桃子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如王母桃,晋代就有“王母甘桃,食之解劳”的俗语(《酉阳杂俎·续集》卷10)。西晋傅玄的《桃赋》赞美桃道:“既甘且脆,入口消流。亦有冬桃,冷侔冰霜。和神适意,恣口所尝。”(《艺文类聚》卷86果部上)桃子不仅可以生食,还可以做成蟠桃饭、桃汤、桃酢(《齐民要术·种桃柰》有桃酢制法)。
桃不仅是古人餐桌上色彩缤纷的水果,还凭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的独特标志。它出现在盛大节日宴席上,象征吉祥如意;它成为寿桃,承载长寿的心愿;它跃然于诗词歌赋,增添诗情画意。
桃在一年之中,可以供应夏、秋、冬三季,特别是冬桃,对调剂淡旺季、丰富古人的饮食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每逢桃花盛开、桃果香甜之时,我们品尝桃子的同时,也是在品味这千年来桃子所承载的文化情感。这种与自然密切联系、与生活习俗交融的饮食文化,正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让我们的味觉体验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刘得腾,陈登文,许成委,郭风平. 中国古代桃品种多样性及其成因探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