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龙啸异世1月13日,记者从泸州市卫健委了解到,泸州日前出台了《泸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药材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亿元,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40万亩;到2030年,中药材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0万亩。
泸州地貌环境复杂多样,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中药材栽培品种20余种、面积达25万余亩,是著名中药材重点产区。但当前也存在着中药材产业政策体系尚不完整、中药材种植管理不科学、中药材产业化水平亟待提升、中药材产业科技服务人才紧缺等问题。
发挥泸州中药材资源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成新时代中药强市,《规划》为泸州未来八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
《规划》提出,围绕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打造区域中医药产业高地的发展定位。提出了“一体引领、两翼带动、多极赋能、全域发展”的现代中药材产业空间布局,依托泸州医药产业园区、江南科技产业园、纳溪科技园,打造“一体”区域中药精深加工基地和交易平台。依托“东翼”“南翼”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泸州九味”道地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打造两条中药材种植带。加快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建设,推进中药院内制剂研发和创新,建设区域中药制剂中心。
《规划》同时明确培育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带,建设饮片和成药制造高地,构建中药科技创新生态圈,壮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完善中药材商贸服务体系,健全中药材产业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的发展任务,具体如下:
确定重点培育“泸州九味”九大品种—枳壳(枳实)、佛手、栀子、天麻、黄精、赶黄草、石斛、龙眼、青果,推进中药材重点品种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布局,主要构建“一县一品”的种植格局。以泸县、合江县“东翼”中药材种植带和叙永、古蔺“南翼”中药材种植带为主体,强化中药材特色品牌创建。
支持培育一批中药生产龙头企业,打造中药饮片炮制生产、批发和中药材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建设智慧煎药服务中心,辐射川渝滇黔区域。依托泸州医药产业园区、江南科技产业园、纳溪科技园,建设泸州市中药材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中药材深加工与中药材交易区,形成中药制造生态圈。推进中药材加工和制药企业聚集发展,打造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先进制造集群。依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布局建设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加强泸州道地重点药材品种为主要原料的医院制剂开发与应用。
依托园区,以中药企业为主体,加强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等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合作,发挥四川大学泸州创新中药产业链研发平台作用,建立重点实验室和产学研创新联盟。充分利用泸州中药材优势,支持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开展中药饮片技术创新、中药配方颗粒技术攻关,实现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饮片等产品做大做强,加快直服粉末饮片、中药煮散颗粒、定量压制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研发,支持打造泸州中药产品品牌。
依托于泸州市优质旅游资源和道地药材种植资源,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发推广一批以特色中药材基地为主的旅游路线,加快培育一批以中医药养生为特色的养生基地、养生山庄、养生文化体验馆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支持发展融中医康养、旅游、智慧健康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医养新业态、新产品,鼓励有条件区县建设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温泉康养、生态疗养及中医保健等特色医疗康养服务基地。发挥泸州优质白酒品牌优势,支持泸州酒类企业等开发中药养生酒系列产品。
围绕线上线下交易、仓储、物流、检测、融资、质量追溯、供应链金融等环节,加强园区间、企业间合作。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形成中药材展示中心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基础,不断完善泸州市中药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泸州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平台。进一步强化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维护市场秩序。加大对泸州中药材种源与种质资源、特色种植技术、传统加工工艺及产品成果等知识产权加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