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网大智慧近日,记者来到青阳县九华黄精产业研究院,在此值班的青阳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产业发展股负责人李寅带记者参观了研究院的三个实验室。在黄精种苗组织培养室,李寅告诉记者:“传统的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育苗周期长,从种子到苗,需要两年多的时间,现在通过最新的生物技术手段,只需要8个月时间,这就大大提高了育苗效率。”
设在该研究院的九华黄精综合管理平台,包括“产业数据管理、科技创新支撑、智能决策系统、质量安全追溯、大屏数据展示、电子商务宣传”六大模块。“目前,通过这个平台,可对全县各地50亩以上的黄精种植基地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李寅说。
去年以来,青阳县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九华黄精产业研究院,全力攻关黄精种苗高效培育等技术难题,推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致力九华黄精产品研发。截至目前,该县拥有九华黄精相关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个、省级科技成果1项;选育出“九华黄精1号、2号、3号”和“九臻1号、2号”优良品种5个,开发九华黄精系列产品40余种。
在该县庙前镇三义村的黄精种苗基地,基地负责人李磊正安排工人采收种子。“这个基地共有280亩,其中占地100亩的75个大棚,用于黄精种苗培育,另外180亩用于黄精种植。”李磊介绍。
“庙前镇位于九华山北大门,发展九华黄精产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已初步形成了西片种苗培育区、东片研发加工区的黄精产业版图。”庙前镇副镇长刘长浩告诉记者,2020年三义村通过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建好基地,引进青阳县天地之精黄精种业有限公司在此开展黄精种苗繁育,由安徽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指导,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76万元,并带动部分村民就业。
有了良种好苗,还得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黄精种植基地。为此,青阳县加强九华黄精标准化示范创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创建标准化种植基地,还把实施标准化生产列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评定的前提条件。
在该县酉华镇乐元村九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一片茂密的树林下长满黄精,正享受树荫下的阴凉。该公司负责人吴振东告诉记者,他们在青阳县酉华镇、蓉城镇、丁桥镇的5个村流转了村组集体和村民的山场,共计种植九华黄精6000多亩。“黄精是喜阴的植物,林下种植黄精,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而且这种仿野生种植,能保证黄精的高品质。”
吴振东还有两个“头衔”——青阳县九华黄精产业协会会长、安徽省非遗项目九华黄精制作技艺传承人。“协会畅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间的沟通合作,积极为九华黄精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还参与制定了《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等省级地方标准4项、黄精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团体标准10项,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为非遗传承人,重点抓好九华黄精‘九蒸九晒’制作技艺的培训。”
青阳县南峰食品有限公司仓库内,工人们正在给黄精系列产品打包。该公司负责人林陈成告诉记者,他们的黄精产品80%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公司的加工车间也升级成了“数字工厂”,里面的温度湿度、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均可远程监控,并有自动预警功能,大大提高了工效,也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
围绕九华黄精“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青阳县强化政府引导,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投入。2021年出台《青阳县优质特色农业发展奖补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青阳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王敏表示,目前全县九华黄精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年产量6000余吨,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规模以上黄精加工企业4家,发展黄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近200家,辐射带动农户4000余户,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先后创建了九华黄精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木镇镇九华黄精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和乔木乡九华黄精特色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