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王妃不简单项目拟建在白城市通榆县,借助通榆县丰富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结合本地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一个集中草药种植培育、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草药培育加工基地。主要作物为防风、桔梗、柴胡、甘草等当地有特色的药材,从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打造一条完整的中草药加工产业链。
中草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疗药品,自古以来在人类救死扶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生活及医疗中,中医仍然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一面,特别是针对疑难杂症、传染性病毒疫病有独特、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医疗效应是西医药无法可比的。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等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药产业链上游以农业为主的中药材供应商,主要是根据药物的来源不同划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具体根据中药材供应商的产业属性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其中来自于植物药占比较大,达到11146种,占比87%。改革开放以前,能够人工栽培的中药材仅有150多种,到2017年12月,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的数据,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已有746种。甘草、金银花、黄芪等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的人工栽培已成规模且形成了一系列生产加工事宜技术。人工种植已经成为中药材供应的主要方式,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道地药材,也为我国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前期地方政府将扶持中药材种植作为扶贫方向,随着扶贫任务的阶段性完成,政策性因素减弱后,中药材生产开始降温,药材种植面积增速有所减缓。而受疫情、天气、新版药典的实施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中药材的供给和需求出现失衡现象,从而造成中药材价格的普遍上涨。受价格上涨影响,中药材市场成交金额增速放缓,2021年成交金额达1945.25亿元,同比增长9%,中药材价格指数从2019年至今,累计涨幅接近20%。
所谓中草药产业化,就是改革原有中草药体制,使中草药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中草药由粗犷型、无规则型向经营型、体系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规模化、集约化的中草药产品。其实质是中草药旧思想观念的革命和技术的创新,是要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中草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中草药的经济功能,把中草药和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中草药产品的需求,拓展中草药市场,加快中草药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吉林省医药工业总量居全国第5位,中药产业优势尤为突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余年居全国首位。《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指出: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科学划定道地中药材种植区域、规模,鼓励林下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开展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推动新型中药材经营主体联合,建设中药材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中药第三方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建设。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项目,开展道地中药材品牌筛选及研究。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中药材农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本项目建在通榆县,主要作物为防风、桔梗、柴胡、甘草等当地有特色的药材,从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打造一条完整的中草药加工产业链。
通榆县是吉林省中药材的重点产区,全县野生中草药资源有57科300多种,每年采收100吨以上的就有18种。其中有代表性的中草药有:防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防风是一种既能让人发汗又能迅速止汗的神奇草药,它以根入药、性温味甘,是不可多得的解表中药材之一。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甘草,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以上中草药经过加工制成中草药饮品、中草药保健品,市场十分广阔。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医药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重要力量。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及时向世界介绍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医药在海外市场火了,背后是国际社会对其抗疫功效的认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医药产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医药国际化提速,中药材及中成药需求攀升。
中医药行业可以分为中药材等原材料的种植、养殖。经过加工后成为中成药药材,除了可以直接进行中药材贸易以外,在生产后还可以作为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产品,在医药市场中流通。
本项目依托于通榆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自然资源、交通资源,打造一个以中草药种植培育和深加工为核心的综合中草药产业基地,可以带动当地中草药种植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有机生态化健康发展,同时可以培育地方周边产业同步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白城市通榆县增加经济增长的新活力。因此本项目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中药饮片生产一般经过备料、净制、浸润、切制、干燥、炮制等工艺环节,最终使各种规格的饮片达到规定的纯净度、厚薄度和安全有效性的质量标准。药材通过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规定净度的质量标准。净药材的切制有鲜切或干切,都需经水润软化。取用净制或切制后的净药材、净片,根据中医药理论制定的炮制法则,采用规定的炮制工艺制成药物的过程。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保护重要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动态监测。建立大宗、道地和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提供中药材市场动态监测信息,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制定中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推动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品信息可追溯的现代中药材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符合中药材现代化物流体系标准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引导医疗机构、制药企业、中药饮片厂采购有质量保证、可溯源的中药材。深入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促进快速检测装备研发和技术创新,建设第三方检测平台。
吉林省高度重视中药产业链发展,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果蔬、食用菌、参茸、中药材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推进超高压食品技术应用,发展超高压新型食品产业。强化协同创新机制,依托企业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特色产业基地。在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逐步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实现总经营规模3000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养殖)及初加工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医药健康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8%。把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把吉林省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北药基地,推动“医药大省”迈向“医药强省”。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强调,保持吉林中药产业大省优势地位,提升中药质量和安全性,加快推动创新中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中药材交易平台建设,加快中药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中药产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和地位,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榆县是吉林省中草药材的重点产区,全县野生中草药有57科300多种,甘草、防风、知母、麻黄、枸杞等18种中药材产量在100吨以上。通榆县结合实际情况从外地引进50多种中药材,进行“南药北植”试验,有二十多种药材获得了成功。通榆县农民有种植打瓜的习惯和积极性,年可产鲜打瓜120余万吨。打瓜具有治疗胰腺炎、肾炎、高血压、高血糖、夏季感冒等疾病及清热去火、止渴利尿之功效,夏季暑热时食用令人舒畅养体,为消暑之佳品。打瓜籽具有色正、饱满、肉厚等特点,其中富含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A、B2等多种维生素。根据《本草纲目》记载,打瓜籽炒熟食用能“补气、宜气”;近代医学研究表明,适量零食打瓜籽,还有提神补脑和作用。
通榆经济开发区东南距长春340公里(机场),东北距齐齐哈尔200公里(机场),东距哈尔滨320公里(机场),西距乌兰浩特150公里(机场),距大连港850公里,距大安港120公里,距沈阳620公里,距北京1300公里。
通榆经济开发区境内有图乌公路、齐双公路、长白铁路、平齐铁路,形成了铁路与公路相衔接,主干与支干相交汇的交通运输网络。吉林西部机场,距镇赉仅30公里。
本项目拟占地200,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0万元,药材年产量36,000吨,深加工产品年产量8760吨。
中草药种植基地的主要作物为防风、桔梗、柴胡、甘草等当地有特色的药材,年产36,000吨高质量的防风、桔梗、柴胡、甘草等药材。
年加工生产中药饮片7800吨、中药提取物600吨、中药保健食品360吨。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7,879万元,利润12,50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税后,含建设期4年),投资利润率25%。
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拉动当地优质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中药材的大规模种植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既能保证项目得到充足的优质原料,又能够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极大地提高当地农民从事种植业的积极性,引导当地种植业向绿色、有机、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使通榆县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良的环境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本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够有效地壮大通榆县的经济总量,还将直接拉动当地中药材种植、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建筑工程、包装材料、机械维修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为通榆县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自身经济利益、地方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看,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榆县位于中国吉林省西部,总面积8496平方公里,隶属于吉林省白城市。县辖9个镇、14个乡、6个国营畜牧(林)场,总人口为33.4万人,其中蒙、满、回、朝等1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11.3%。通榆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分明,光热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5.1C,极端最高气温38.9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2C,年平均降水450毫克左右,无霜期为140天左右。
通榆县水草丰美、河汊纵横、泡泽棋布。霍林河、鄂木太河(支流)和文牛格尺河3条河流从县境穿过,有向海、兴隆、胜利3座大中型水库,总设计库容为3.53亿立方米。通榆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交通十分便利。县城距省会长春市242公里,距大安港码头120公里。国内重要铁路干线京齐铁路和长白公路从县境中部穿过、可直达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齐齐哈尔、长春等地。全县具备接待中外游客的宾馆8个,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实现了全国联网。通榆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八百里瀚海”的一颗明珠。全县耕地面积400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7亩,居吉林省第一位。
全县草原面积400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人均17亩,居吉林省第一位。全县最高牛存栏达18万头,羊80万只,每年可提供商品牛3万头,商品羊20万只,各种肉食15000多吨,各种皮张20万张,羊毛1500吨。以肉乳兼用、品质优良而饮誉中外的中国草原红牛,多年来一直受到外商的青睐,每年都有大批红牛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通榆县是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也是国际“009”造林工程的重点项目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360万亩,现有林地面积26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8.4%,立木蓄积量249万立方米。
通榆县是吉林省最大的芦苇产区,也是全国重点芦苇产地。全县有苇田面积100万亩,最高年产量达8万吨。油糖资源。通榆县是著名的全国十大油料产量大县之一,年产葵花、蓖麻等油料10万吨。通榆是吉林省甜菜重点产区,年产10万吨。水产资源。县境内有三座大中型水库和500多个泡沼,养鱼总水面39万亩,年产鲜鱼4000吨。
通榆县是吉林省中药材的重点产区,全县野生中草药资源有57科300多种,每年采收100吨以上的就有18种。通榆盛产大英格绿豆、红小豆、云豆、糜子、养麦等杂粮杂豆,年产绿豆3万吨,其他品种产量均在5,000—10,000吨左右。旅游资源。通榆县向海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其大自然的原始魅力和独特秀美的塞外草原风光而享誉中外。1992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评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同年又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册”。区内总面积158.2万亩。全世界有鹤15种,向海就占6种,世界仅有1500多只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中,就有60多只在这里生息繁衍,成为世界上较大鹤类观赏区之一。向海已成为吉林省的重要旅游胜地,素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