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少年1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的37种产品质量抽检结果,
有19种乌龙茶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立顿”牌铁观音产品(规格型号为50g/盒,生产日期为2011-01-14)被判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是稀土,标准值要求≤2.0mg/kg,而产品实测值为3.2mg/kg,比标准值2.0mg/kg高出60%。
另据每日商报报道,“立顿”铁观音被曝稀土超标后,11月10日,联合利华公开发布声明,称于8月5日收到产品检测不合格通知后,当月回收了同批次产品并已全部销毁,不合格批次未流入市场。同时,该公司对其他同类产品及生产使用的原料进行筛查,未发现其他批次产品存在稀土超标的情况,并强调“茶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会也没必要主动添加稀土”。
另外,对于超标问题,联合利华一方面强调这款产品的原料全部从国内采购,其含量与茶叶的老嫩度和土壤环境密切相关,不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主动添加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在声明中指出,按照去年开始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新标准,茶叶的稀土限量标准与粮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马铃薯和绿豆等食品一起被取消。
2010年8月4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取消了稀土在食品中限量的规定。卫生部网站信息显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在涉及稀土项目的说明中提到,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无食品中稀土元素的相关管理要求。
此外,我国稀土矿区稀土元素监测及评价结果可见,除个别食品外,稀土元素的污染及膳食暴露处于低水平,为此,参照国际上对稀土元素的管理及我国相关食品的污染现实,取消对粮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马铃薯、绿豆、茶叶等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
不过,由于上述标准尚未实施,此次国家质检总局对乌龙茶产品的抽检依据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等相关标准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茶叶中的稀土来自于茶叶生长的土壤中,其含量与茶叶的老嫩度和土壤环境密切相关。”联合利华在其说明中将稀土超标的原因解释为自然环境所致。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刘新解释说,茶叶的稀土含量的确来自生长过程。他说本身稀土是有刺激茶叶生长的作用,茶叶中的稀土含量主要是来源于茶叶生长过程中的积累。
刘新表示,茶叶中稀土含量的多少也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如果茶叶采嫩的,那它里面稀土的含量就比较低一些,如果采的茶叶稍微粗老一些,那么它的稀土含量就会高起来,跟茶叶的生长期是有关系的。
联合利华在其说明中将稀土超标的原因解释为自然环境所致,并强调“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主动添加或者自动生成稀土的可能。”
对于这种解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予以质疑“将茶叶中稀土含量超标全部归结于土壤问题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
该专家表示,铁观音在生长过程中,茶农为保证茶叶的外形和收获时间,会在茶叶的不同生长期添加不同的叶面肥,很多叶面肥中的确含有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可以保证茶叶在生长过程中抗旱抗涝,但添加中也会导致茶叶中稀土含量超标。
福建安溪多位茶农透露,铁观音茶中稀土含量高极可能是由于人为喷洒了稀土叶面肥导致。这种稀土溶液在市场中被称作“稀土叶面肥”,而在当地茶农口中被称作“激素”。由于稀土对植物有“类激素”作用,对茶树的增产效果明显,而且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所以茶农习惯将其当作“肥料”喷洒。
据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2008年1月发表于《中国茶业》的论文数据显示,施用300ug/g浓度稀土溶液,可使春茶早发芽2—5天,采摘期提前5天左右,发芽密度增加10%—20%,百芽重平均增加10.6%,新树长度平均增加15%左右。
“如果不打激素,茶叶样子就不好看,打了以后页面就会光滑鲜嫩。”福建安溪县蓬莱镇鹤前村徐先生说。他表示已知道最近立顿铁观音茶稀土含量超标的事情,但他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据其介绍,包括立顿等一些大的企业在购茶时一般并不会做专业检测,“只是泡一杯茶喝一下,闻香气、品味道、看茶色”。
“我们这里90%的都是要打(稀土叶面肥)的,为了利润空间,不打不行。”据其介绍,在秋茶采摘时期,一般会在采茶前15天喷洒稀土溶液,如此可以保证采摘期提前一个星期左右。他亦透露,为了应付检查,一般茶农每家都会留一片茶田不打激素,甚至不打化肥,以应付检测。
据徐先生介绍,其自家种了8亩茶田,一个月产8000—9000斤铁观音茶,整个蓬莱镇一年产量接近100万斤。
按照联合利华的“土壤环境”等非人为原因解释,稀土含量较高似乎不可避免,而人为喷洒稀土叶面肥则意味着整个茶叶行业或都存着稀土含量超标的可能。
“200元每盒,每盒含100小袋,每小袋15克。”内蒙古包头万得福稀土复合肥厂供销总监王京生说。据其介绍,福建茶农从该厂购买稀土叶面肥的历史已长达十余年,该厂销往福建茶园的稀土叶面肥每年就达到3吨到5吨。
“一袋以1:15000的配比稀释,一小袋稀释后可以浇灌1亩茶田。”在王京生看来,稀土叶面肥是一项“高科技买卖”,他介绍,浇灌叶面肥可以使茶叶单匹面积扩大5%左右,同时使厚度增加。
以上述公司供销总监王京生所说的每年3吨计算,那么该厂每年销往福建茶园的稀土叶面肥可以浇灌20万亩茶园。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刘新表示,本身稀土是有刺激茶叶生长的作用,但是农业部门没有批准稀土作为肥料来使用。
而现实的情况是,稀土叶面肥作为肥料在售卖已长达十余年。那么,茶叶中的稀土含量限还是不限?国家茶叶质量监督福建检验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新标准出来后意见征求了一年多也没被确定下来。
据了解,按照2005年卫生部出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国家标准,明确要求每千克茶叶中稀土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而在短短5年后,一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新标准被推出并征求意见,该新规中茶叶的稀土限量标准与粮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马铃薯和绿豆等食品一起被取消。
该新规编制说明中关于取消对茶叶等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的前提条件是“稀土元素的污染及膳食暴露处于低水平”。
“归根到底是权威部门目前也不能确定稀土含量超标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新标准出来后意见征求了一年多也没被确定下来。”上述福建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如是表示。据其分析,新标准也只是参照国际上对稀土元素的管理及我国相关食品的污染现实。
稀土一般认为是低毒性的,但研究表明,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稀土并不能完全排出,而是在内脏、骨骼有一定的沉积,目前对于稀土在人体中作用的机理及后果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对可进入食物链的稀土用量应当慎之又慎。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农绍庄介绍,稀土是10多种元素的统称,自然界中的稀土通过土壤、空气和水进入植物体和动物体,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由于稀土中可能含有辐照性质的元素和重金属成分,稀土超标可能对人体肝肾造成损害。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发表的《微量稀土元素的药效及保健作用》显示:研究证明,稀土元素如果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肝脏中蓄积,导致肝脏形态和病理组织变化、肝细胞损伤、肝代谢紊乱引起脂肪肝;而高于2mg/kg剂量的农用稀土仍能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肝细胞和发育中的红细胞DNA损伤。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发表的《茶叶中稀土元素与人体健康》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或在一定时期内接触稀土不会对人带来明显危害,但长期低剂量暴露或摄入可能会给人体健康或体内代谢产生不良后果,包括影响大脑功能,加重肝肾负担,影响女性生育功能等。
近年来,茶叶重金属、农残超标的事件频频发生,茶叶安全已经引起了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业内人士指出,茶叶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原因在于茶叶的高吸附特性以及茶叶种植环节管理疏忽所致。
茶叶是一种组织结构疏松又多孔隙的物质,从表面到内部有许多毛细管孔隙,构成各种孔隙管道,使茶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茶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由于茶叶这种高吸附性强的特性,造成茶叶在生长过程中会吸附农药、化肥,若茶叶在种植过程中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农残和重金属超标。而秋茶生长期长,茶农为了防虫害,会使用一定的农药;为了追求产量也会使用一定的化肥。所以每年秋茶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这其实茶叶行业面临亟待改善的环节。
资料显示,目前算上农业部禁止使用的39种农药,我国现行有关茶叶的农残及污染物的限量项目也就只有50多种,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在中国监管相对宽松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公司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现问题是让人费解的,是不可原谅的。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全球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的情况下,茶行业应该积极、科学地面对整个行业内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推进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王城)
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不好。
隔夜茶:特别是变了味的茶,即使还尝不出来变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细菌等。因为茶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大部分不溶解于热水,残留在叶片中,水温较高时,茶叶上的蛋白质便会腐烂,放置一晚后,又会有一种酶菌生成,同时在茶中残留大量的丹宁酸会变成具有刺激性的氧化物,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炎症。
烫茶:茶一般都是用高温的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水温过热时饮用,否则对肠胃极为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