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龙神主题曲松阳这个田园小县,有着1800余年的种茶历史,一直以来,被誉为“桃花源”的松古大地,茶叶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然而,时光飞逝、世事变迁,在工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松阳的环境变成啥样了?2014年的数据给予了回答: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3天,县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100%……不但优越的自然环境得以留存,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在勤劳的松阳人手中,也变成一项项生态、绿色的种植、加工技术在松古大地落地生根。除了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还努力在各个环节构筑一道道防护栏,务求向全国各地销售出安全、健康的茶产品,牵引着松阳茶叶走向“生态绿叶”、“致富金叶”的转型升级之路。
十几年,一步一个脚印,围绕提质增效的目标,松阳茶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日趋完善,茶业的营销模式更加丰富,茶业的收益一次次被刷新。2014年,松阳11.73万亩茶园,良种率达95.1%,产量达1.13万吨,产值10.65亿元;浙南茶叶市场交易总量7.66万吨,总额46.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2%和19.51%,当年开业的市场网上商城实现交易额5498万元;香茶(松阳)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在香茶盘易还不到一年,成交总量达3.28亿公斤,成交金额达508.3亿元,完成交收配对15.3万公斤,合计金额2430万元。松阳形成了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来源于茶产业的格局。
松阳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进一步构筑生态屏障,保障环境安全,着力优化田园生态环境,为11.73万亩茶园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与此同时,集成配套的绿色防控种植模式的推广,让松阳的茶叶更加绿色、生态。
在茶园种上行道树、防护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嫩绿茶蓬上挂起黄板、绿板,散发出特有的气味,吸引着茶园的主要害虫黑刺粉虱、小绿叶蝉纷纷黏板;夜间,太阳能杀虫灯发散出淡淡幽光,将茶园中的鳞翅目害虫引诱入网;使用微生物、植物源农药让茶叶害虫染上传染病、患上厌食症;使用茶树的保健品—氨基寡糖素,增强免疫抵抗能力,提高茶多酚含量……
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免疫诱抗等生态科学的种植模式融合使用,按照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器械、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配方、统一安全间隔期“五统一”要求,开展统防统治工程,形成了松阳县特有的绿色防控体系,2014年松阳茶叶的绿色防控区用药次数比常规防治减少2.2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9.4%,减少了农药面源污染,改善茶园生态,全年583个茶叶样品农药残留检测100%达到无公害标准。此外,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后,茶叶的鲜叶每亩增产76.6公斤,每亩增值966.3元。
2015年开始,松阳还启动了全县域整建制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首期1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目前已完成了产地环境检测工作,为更加科学绿色地种植茶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松阳已培育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家,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厂4家,省级标准化名茶厂4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3家,有7家茶叶生产企业分别通过了ISO9001、ISO14001认证、HACCP认证和ISO22000认证,12家茶叶生产企业已通过了QS取证。全县优化改造了180多家初制茶厂,浙江碧云天茶业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先后共投入800余万元,建设了5条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实行茶叶加工的连续化、清洁化生产,为推进茶叶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引领作用。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茶叶种植与加工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