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湛辉 自杀茶叶,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古代农业文化遗产。数千年来,茶叶一直在南方种植,北方鲜有茶叶的生产。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山东开始规模化“南茶北引”,并取得试验成功,茶叶生产的最北极限由此延伸至山东。正是从那时起,徐经表开始与茶叶结缘。
山东“南茶北引”的成功,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次年10月,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召开了“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
随后,山东加大茶叶栽培技术的推广。1974年,山东省茶叶栽培技术培训会在胶南县(今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徐经表作为当时昌潍地区的17名代表之一参了培训会。“当时授课的是国家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的知名专家。从茶叶栽培到病虫害防治,从机械化管理到茶叶评审,整个种植、加工过程都讲到了。培训时间只有20多天,但收获特别大。”徐经表这样回忆当年的培训会。
回村不久,徐经表就成为当地茶叶栽培的技术骨干,不久,又被调到五莲县商业公司,负责制定全县茶叶种植、收购。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大舞台。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五莲县茶叶达到5000多亩,茶叶生产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1998年,退休后的徐经表并没有闲着,他自筹资金,在叩官镇成立了五莲县北方茶叶研究所,继续从事茶叶栽培技术的推广。2018年,这个研究所被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创新团队确定为全省茶树良种示范基地。
最近10多年,五莲县将茶叶作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进行培育,茶叶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县茶叶面积达到3万亩,先后被评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山东省“中国茶叶研究所北方示范区”、全省茶叶“一村一品”示范县。
徐经表说,茶树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山东种植茶叶,首先考虑的是抗冻,保证能安全越冬,这是起码要求。再就是根据加工需要,筛选不同香型的品种。极端低温天气不是年年都有,茶叶品种筛选是个长期过程,不能仅看三五年的表现。今年1月上旬出现的极端低温天气,就让很多长势很好的茶树遭受了冻害。
近年来,茶叶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徐经表在几十年的茶叶种植过程中发现,跟南方茶区相比,由于气温相对低,降雨少,山东茶叶的病虫害要比南方少。病害基本没有,虫害主要是绿盲蝽、小叶蝉、黑刺粉虱等四五种。“虫害要坚持以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方针,越冬前,一定要喷施一遍石硫合剂,既能有效防治多种害虫,又不存在药残。”在向茶农讲授茶叶栽培管理技术时,徐经表常常对茶农这样说。
徐经表创新研究的一系列技术,大大提升了当地的茶叶生产水平。其中,无性系茶树良种速成高产栽培技术,使茶树一年栽、二年采、三年超百斤、四年创高产;成龄茶树修剪技术,使当地茶农每亩增产可达30%左右,增效可达2000元左右;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获日照市科技进步奖;茶树良种繁育与名优茶开发技术,获得山东省星火计划奖。
五莲“茶痴”徐经表50年初心不改,致力“南茶北引”,为五莲茶产业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实践中探索的茶苗快速繁殖方法、成龄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年近七旬的他,目前仍然活跃在田间地头,被五莲县多个乡镇聘为茶叶农科驿站科技特派员。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像袁隆平这样有世界意义和重大创新的“大家”,但也离不开像徐经表这样,手里有本事、身上有绝活儿的“土专家”。这些“土专家”或许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长期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对于脚下的土地有感情,他们钻一行爱一行,在实践中做出的技术创新造福了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