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gi是什么茶溪谷创立于2012年,坐落在五岳之首泰山西麓,是以茶为主题,集有机生态种植、休闲观光旅游、珍稀茶树品种种植繁育、生产加工、科研科普、茶文化推广、销售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从优良的珍稀茶树品种、科学的生产技术,到系统严格的品控程序,无一不体现着茶溪谷以做好泰山茶为目标。茶溪谷的发展恰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茶溪谷借助政策扶持力量,发掘乡村人才,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被评为山东省首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从毫无生机的茶园基地发展至如今的农业龙头企业,茶溪谷的成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土层浅薄,水肥条件差,先天条件恶劣,茶树的种植遭遇拦路虎;培育技术缺失,加工工艺落后,茶树的培育缺乏科技支撑;茶农种植理念存在偏差,合作之路坎坷难行;放弃农药,坚持有机茶,各种病虫害频发,茶树的生长面临危机。当创业之路遭遇拦路虎,茶溪谷人是如何处理的?其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问题逐渐涌现:在茶溪谷的发展进程中,茶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一直困扰着王兆祥。茶溪谷如何推进品牌建设,占领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问题又当如何解决?茶溪谷的发展之路可谓困难重重。未来,茶溪谷能否把握住农业发展的宝贵机遇继续稳步前进?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从小就种地谋生,改革开放后从当建筑工人开始,后来自己创立茶溪谷。”每当谈及自己的经历时,不论是入行房地产还是转型茶叶产业,王兆祥总是不忘强调自己从土地中走出来。
王兆祥自初中毕业后,就投入建筑行业,进入了济南段铁路施工队。“我开始观察周围人赚钱的门路,到处收集国家政策信息,报纸、杂志上发财致富的相关文章我一遍又一遍的读”。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建筑业在国家发展规划中被列为支柱性产业,企业承包经营制全面推行,建筑业发展迅猛。王兆祥瞄准这一致富机会,筹资建设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建筑队。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王兆祥凭借自己的经营头脑,将建筑队发展到了规范的建筑公司,赚了人生中第一桶金,这也为日后茶溪谷的建立奠定资金基础。
1999年是王兆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农民,最亲切的还是土地。面对农民纷纷出国打工,土地无人耕种的情况,王兆祥决定将村里闲置的100余亩的土地承包下来。王兆祥在承包地里种植绿化苗木和茶树,绿化苗木市场价值一年高于一年,王兆祥的收益远超于投入的承包费。同时,房地产行业进入垫资严重的时期,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小的建筑公司难以再有大的发展,王兆祥决定转行。
2009年春天,在自家茶园,望着鲜嫩的茶芽,王兆祥不禁联想到了几天前那个不愉快的事件,当时他兴致勃勃的去买泰山女儿茶准备送给外地朋友,他再三嘱托老板拿最好的茶叶,没想到老板却以次充好,王兆祥也因此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王兆祥心想:他遇到的情况肯定普遍存在,茶叶质量差,买不到好茶叶。为什么不自己大规模种茶,建茶厂,卖茶叶,做高品质的泰山茶呢?王兆祥依托自己对乡村与土地的情怀,将之前建筑公司的收益全部投入建设茶园,王兆祥说:“我不为了什么利益,我做农业、建茶园就是想一辈子把泰山茶做好。”
2013年春,王兆祥在泰安市道朗镇流转了500多亩土地,成立了山东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创茶事业。从建筑转型茶园,从房地产转型农业,王兆祥当时想的简单、一腔热血,但是没想到真做起来却是九九八十一难,少了哪一难都取不到真经。投资周期长是、回报慢是农业的一大特点,王兆祥的茶园建了不到一年,当初在建筑行业挣到的钱全投入了进去,不仅没了存款,还背了一屁股贷款。对于王兆祥而言,在陌生的行业白手起家,这无异于重新创业。
王兆祥依托自己对乡村与土地的情怀,将之前建筑公司的收益全部投入建设茶园,但不同于工业,农业是一项投资周期长且见效慢的产业,公司在稚嫩的初创时期便遇到一系列难题,能否长期坚持并持续经营是茶溪谷面临的巨大挑战。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古茶树多生长在气候湿润多雨的南方,不宜在干旱少雨的北方种植。此前西方科学家也曾提出“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的学说,中国古籍关于北方种茶历史的文字记载更是少见[ 徐召学:到北方种茶叶,搜狐网,2017年11月8日,,2019年8月12日访问。]。在我国,由于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限制,茶树往往培育在南方。
泰山茶溪谷所在地道朗镇是王兆祥经过多方位考察后确定的茶树种植基地,目标就是在北方种植高品质茶。但茶树作为叶用植物,芽叶的生长要求水分供应充分,北方常年比较干燥,季节性长期干旱不利于茶树生长。此外,茶树的生长起始温度为10℃左右,北方冬季持续性低温环境导致茶树冻害、难以过冬。从湿度与温度两方面看,在北方种茶都处境艰难,茶苗存活率堪忧。从土地条件来看,酸性土壤是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土壤多为碱性土,在低洼地长期积水、排水不畅的条件下,茶树的根系发育会受阻,不适合茶树的生长。尽管经过甄选,茶溪谷的种植基地还是会存在土层薄与土地贫瘠问题,土壤条件较差。在茶树种植的恶劣环境下,王兆祥能否坚守初心,种好泰山茶?
王兆祥作为一个从房地产业转型到农业的企业家,对茶叶培育的认识并不专业,培育技术缺失、加工工艺落后导致茶溪谷的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之中。同时由于在北方种茶的劣势使得泰山茶的生产规模受限。
在加工工艺方面,从育苗开始,沙床的选择与扦插以及幼苗的移栽都需要严格的技术把控,如果沙床选择不好就会导致苗床积水,不利于茶苗的生长。移栽时更是需要松土和做好基肥施撒工作。茶树对土壤要求很高,普通的园土和沙土是种不好茶树的,必须将茶树栽种在肥而不淤的土壤里,栽种技术就关系着茶苗的品质。在技术设备方面,茶溪谷成立初期缺少先进的设施,普通冬暖式大棚下的茶叶普遍叶片薄、不耐冲泡、味道淡,在保护茶园越冬方面也表现平平,大棚等相关技术设备都需要提高,想要种植优质泰山茶实属不易。茶溪谷的茶苗种植经历了一系列技术考验,从土壤管理、品种选择、茶苗定植、水分管理、茶树修剪、施肥技术等六大方面对茶树的种植提出了要求。面对技术的缺失难题,王兆祥没有放弃,他积极寻求技术资源,努力帮助茶溪谷走出困境。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王兆祥在去外地采购材料时在高速路上发生了严重车祸,他不得不暂时将茶溪谷委托他人代为经营。身在医院的他放心不下茶园里刚种上的茶苗,于是安排身边得力助手张经理管理茶园。出院后王兆祥第一时间赶到茶园,却发现茶苗由于缺水大面积干旱死亡,一亩地有六千多棵茶树全部因干枯而死。比天灾更甚的是管理人员疏于照理导致的人祸,一千多公里运输而来并成长的茶树因为管理人员的失职疏忽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茶溪谷主导的农业化生产使农民成为农业工资工人,没有自由农耕的权利,按农业企业的要求去农田里定点、定时劳动,生产分散且难以实现规模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低。农民将土地流转给茶溪谷,茶溪谷支付其土地流转费并雇佣周边村民入园打工的土地流转方式难以达到激励农民工作的效果,工作效率和采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提高效益,茶溪谷也曾采取过绩效考核的方式,但具体的考核指标都难以量化,如在茶苗的生长期间,害虫的有效控制程度、土壤的施肥面积等均难以监管考察,茶农的管理难上加难。内忧外患之下,如何改善茶溪谷的经营管理问题就成为王兆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管理困境,王兆祥深知他必须要改革自己的管理团队,开创符合茶溪谷实际现状的经营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茶园的长远发展。
处于初创时期的企业如同一艘小舟,稍有不慎,就会驶向险滩。创业风险丛生,茶溪谷如何在夹缝中寻求生存之道?种种困境之下,王兆祥能否带领茶溪谷摆脱成长困境。
种茶技术的缺失激起王兆祥寻求合作的动力。为了弥补茶溪谷茶苗种植技术不足的弊端,王兆祥积极研究茶苗的种植管理,他与黄金芽培育人王开荣教授合作,在茶溪谷开展茶树扦插繁育,培育泰山独有的茶树树种。
过去许多人认为,泰山茶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产量低、效益差,广种薄收,所产的茶叶质量差。所以长期以来,泰山的茶叶生产发展缓慢,产品知名度不高,与南方茶相比无竞争优势。但是,经过几十十年的积累,泰山广大茶区的科技人员与茶农已探索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山东本地特点的、有别于南方常规茶园栽培管理的适密、适矮、“区田”、喷灌加湿、秸秆覆盖等一系列栽培方法,使茶树的生长湿度和安全过冬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为形成一套成熟的茶树种植管理技术,泰山茶溪谷借助当地山东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与山东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与专家教授一对一对接,让专家教授的科技成果在泰山茶溪谷基地落地。由于泰山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泰山茶的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品质优良,主要内含物质高于南方大部分茶,具有南方高山茶的特点,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因管理人员失职所带来的经营亏损使得王兆祥认识到管理的重要。他开始整顿茶溪谷管理层,罢免失职的一系列管理人员,实现管理层的大换血。向后整合,形成规范化、规模化、制度化的战略根基,同时对茶树进行大面积补救,通过栽种小苗的方式尽力弥补损失。
此外,针对茶溪谷在初期采取的土地流转模式存在工人工作效率低这一现象,王兆祥说:“只有变利益为共利,村民们才会真正有工作积极性。”经过多次实践总结,王兆祥放弃流转土地法,将基地合理划分为有机茶园区、有机果蔬区、林下中药材种植区、优质畜禽养殖区等,各块独立经营,实行阿米巴管理模式。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将整个茶溪谷企业分割成许多个被称为阿米巴的小型组织,每个小型组织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照小企业、小商店的方式进行独立经营。在茶溪谷中,茶园制造部门的每道工序都可以成为一个阿米巴,销售部门也可以按照地区或者产品分割成若干个阿米巴[ 森田直行,阿米巴经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7月1日。]。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推行是完全契合茶溪谷的战略发展目标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关键在于明确茶溪谷的发展方向,充分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能。
茶溪谷创立的初衷即致力于做出最优质的有机泰山茶,坚持在茶树的种植生长过程中实现零农药。然而,2016年春天,一场病虫害侵袭了茶溪谷的茶树,一张嫩叶上多达百多个病斑,茶园损失严重。这场病虫害并非天灾,而是因为茶溪谷不使用农药导致茶园内各类害虫肆意生长。面对眼前一株株生病的茶树,王兆祥在农药的使用上有一丝动摇。一般地,茶农为了管理茶园的杂草,避免茶叶遭遇病虫害使用农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农药能够实现高产效益,有利于茶叶生长旺盛。事实上,很多农药都是脂溶性的,吸附在茶叶的组织上,不易迁移到茶水中。目前在茶叶生产中推广使用的农药,多是水溶解度极低的农药品种,进入茶汤中的含量一般只有1%左右。使用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环境的破坏性是巨大的。
王兆祥曾带领管理团队去云南考察茶树生长环境,在原始森林中,王兆祥被大自然的生态和谐打动了,各种虫、鸟类与古树茶相互依偎、发展共生,良好的生态链造就了茶树的高品质。王兆祥震撼于这原始的生态环境,他意识到土壤是有生命、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种茶贵在养土地而不是过度开发土地,这更加坚定了他科学种植茶树的信念,决心继续放弃农药发展有机农业。王兆祥说,“使用农药只会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杀虫剂不仅杀死了害虫,我们茶园里的益虫也被杀死了。”尽管放弃农药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程,但是王兆祥坚持要恢复茶园的生态链,用最天然的环境与人工精心照料打造最优质的高口感的泰山茶。在茶园基地的投入上,王兆祥坚持用最优质的肥料与最先进的设备,投入大量资金、雇佣充足的人力资源实现茶溪谷有机农业的发展。
渡过了前期的难关后,茶溪谷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多的问题也逐渐涌现。在茶溪谷的发展进程中,茶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是王兆祥思考的重中之重。茶溪谷如何推进品牌建设,占领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在茶溪谷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在农业企业对市场的利益争夺中,农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与农民构建利益共同体,使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追求趋于一致是农业企业发展的关键。
茶溪谷曾经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农民合作。在这一方式下,农民在获得基本的土地流转费后,茶溪谷还按月支付农民工资,但从农民的角度来说,这一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农民在同一工作时间内支付劳动量和劳动成果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平均主义,对他们来说“干多干少都一样”,无法调动起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民工作懒散、效率低下,茶园收益并不可观。在发现存在农民时间利用率不高且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后,王兆祥也采取了其他实践,以激发茶农工作的积极性,如采取奖励制度以及对农民的工作成果进行量化以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但效果均不理想。采取何种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转变农民的生产观念,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王兆祥仍在探索的路上。
在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树立生态有机好茶的品牌形象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在品牌推介方面主要也是突出“天然、绿色、健康、有机高端茶”的品牌形象。但目前茶产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间非常的短,导致品牌进入市场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加之茶叶生产规模过小,产品销售很难规范,使得茶溪谷的茶品牌建设难以有效进行。从品牌市场定位分析,茶溪谷的品牌市场定位较为宽泛,缺少按照地理、人口、心理、行为等要素对对茶叶消费市场深入的细分,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泰山茶品牌体系。实际上,茶叶消费市场广大,我国的茶叶消费群体就多达数亿人,不同地域、年龄、阶层、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茶产品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诉求各有不同,因此茶叶品牌市场定位可以多元化。
茶叶既有品质属性也有文化属性,依据产品特点,探求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但是,当前茶溪谷在品牌定位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同质化倾向。品牌定位的同质化使茶叶目标市场区分度低,消费者难以识别不同类的茶产品,难以形成有效的品牌联想。企业在相同目标市场上竞争激烈,泰山茶的整体品牌竞争力由此被削弱。当前,探寻差异化的品牌定位策略对茶溪谷的发展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当前茶溪谷也面临人才缺失这一困境,王兆祥说:“人员素质问题是茶溪谷未来发展规划的主要制约因素,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城市里工作,几乎没有选择返回道朗的,年轻人员的缺失导致干活的只有老龄化人口,人员素质跟不上。”没有高素质人才的引导与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就发挥不到最大效用,导致农业生产业余化、农村“空心化”,这也是在农村发展企业的最大弊端之一。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人才都往城市走,乡村发展怎么办[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人民网,2018年10月19日,,2019年8月12日访问。]?但相比农村,城市的经济更加发达,有着更加完善的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更好的就业机会,人往高处走,人才会向更好的地方流动;另一方面,乡村的发展空间狭小,发展前景不明朗,大学生和优秀青年不愿干,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城乡、区域不平衡等问题,而人才作为生产要素,总是循着“往高处走”的规律。落后地区、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无法拿出大城市那些诱人的条件,打不起“人才战”。大城市人才大量积压,而农村地区人才大量缺乏,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当困难接踵而至,王兆祥始终保持种好泰山茶的初心,坚守“强大自己,成就别人”的信念,带领茶溪谷人迎难而上,走出一条企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企业以盈利为目标,但王兆祥说:“我发展茶园不只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让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让周边贫困村民受益。”通过茶溪谷创立初期的实践,王兆祥确立了让利于民的核心思想,决心建立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大幅度提高茶农的工作积极性。
茶溪谷自建成以来,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五六十岁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只要能到茶园采鲜叶,茶园不收取任何成本,并且按照市场价格回收她们采摘的茶树鲜叶。与茶溪谷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民收入十分可观:土地流转金、鲜叶销售收入、鲜叶停止采摘时期的务工收入和利用茶园地边地堰蔬菜瓜果种植采摘销售收入,2018年承包户仅是采摘鲜叶的收入就达到18000元/亩。王兆祥称茶溪谷一直将茶叶收购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民,在一产环节不赚取任何收入,仅赚取深加工销售茶叶的利润。茶溪谷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不仅吸纳贫困农户就业“授人以鱼”、还帮扶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和茶叶种植“授人以渔”,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的产业结构,为周边村民拓宽了经济收入来源,扶贫范围辐射道朗镇的大王村、丰山村、朱家洼村、北张村等12个村。
品牌为企业带来效应,使得企业价值得以延续,加强品牌建设是推进茶溪谷发展的重要途径。王兆祥意识到品牌效应的巨大推动力,决心统筹整合茶溪谷资源,树立高品质茶叶的口碑。在黄金芽培育人王开荣教授的指导下,王兆祥决定将“茶中大熊猫”黄金芽作为高档茶叶产品推广。茶溪谷于2017年开始种植黄金芽,作为国内目前培育成功的唯一黄色变异茶种,黄金芽对光照异常敏感,喜漫射光,但泰山茶溪谷的所处地理环境下存在光照过强的情况,抑制茶树的生长。此外,黄金芽喜荫好湿,生长时间较短,易受霜冻危害,北方干燥寒冷的天气并不利于黄金芽生长。因此,黄金芽的产量并不理想。王兆祥根据情况适时调整,现将御金香作为主推产品,其产量与质量较为可观,属于优质茶叶中的佼佼者。茶溪谷在茶叶品类、品质、形态、口感方面特征基础上,为茶叶的品牌定位提供方向,做好茶产业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
此外,茶叶文化属性很突出,王兆祥深入挖掘茶叶地域文化,从茶文化的层面寻求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同时,茶溪谷着力打造专业化的品牌建设团队,着力对茶叶消费市场开展深入调研,把握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在茶叶消费方面的消费特征和消费需求,将目标市场细分,找准品牌定位的市场切入点。
人才需要到企业发展,企业也需要人才支撑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必然就决定了人才的发展离不开资本,资本进村发展也离不开人才。泰山茶溪谷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农业企业发展的共同问题:招不来人才,招来了人才留不住。有困难,就有解决困难的办法。多年的发展,泰山茶溪谷趟出了一条乡村人才振兴乡村的活路。通过泰山茶溪谷出资聘请专家到基地进行定期培训的方式,为公司打造的一批适合自己的人才,打造了一批“务实担当创新,苦干实干会干”乡村人才,公司创新模式,创造标准,打造品牌,在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引领下,找准产业靶向、突出人才核心,让人才进入乡村培训当地农民,让当地农民成为人才留在当地。
茶溪谷投入建设“泰山茶溪谷乡村人才站”,通过乡村人才站,举办各种技能的比赛,选拔当地农村各行各业的人才,为人才对接当地用工企业,实现当地农民在当地就业创业。泰山茶溪谷总经理王兆祥这样定义人才:人人是人才。打一个比方,家里的农村妇女,蒸馒头很好,四里八乡出名,那么她就是蒸馒头技术人才。农业企业在农村,最需要的就是当地这些农业技术人才。许多农民是种菜能手、种地能手,但是因为经济回报低,迫于无奈去城市打工,导致乡村“空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乡村人才已经成为乡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茶溪谷不断发掘乡村人才,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从单纯的茶园种植基地成长为集茶叶种植、收购、储藏、加工、出口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六年的创业之路,茶溪谷以脚踏实地的精神,秉承做好泰山茶的初心,未来,茶溪谷的目标是泰山茶溪谷基地成为泰安市的健康农产品基地,争取发展为“泰安市民的后花园”。虽然茶溪谷建立了产销一体化的模式,又有专业技术研发支持,但是仅靠目前种植模式的品质优势,企业发展仍存在发展的瓶颈。同时高品质茶叶的背后是高成本的付出,茶叶产量始终达不到王兆祥内心的高预期。茶溪谷推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后,下一步还会面临怎样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