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3c守卫城堡7月12日,远处青山含翠,近处茶树苍翠欲滴,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龙泉村的村民正在茶园中除草,做好茶园的管护工作。“这些茶树品种主要是‘陕茶1号’,是从当地老茶园中选育出来的。”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茶1号”育种人王衍成告诉记者,陕南是古老的茶区,但以前一直没有自己的无性系良种,省内90%以上的茶园发展依赖省外引种。
“我省地处茶树分布的北缘地带,气候土壤条件与省外茶区有一定的差异,我们的茶产业完全依靠省外引种不是长久之计,这也是制约我们茶产业做大做强的短板。”王衍成说,安康是传统老茶区,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具备良种选育的基础条件。
从1992年起,王衍成就开始了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只要听说哪个地方的茶树有特点,做出的茶叶口感好,他就会跑到当地了解。王衍成选种的茶树主要特征就是发芽早。“茶树早发芽,茶农就可以早点采摘到鲜叶,这样就能卖出好价钱。”王衍成说。
1992年3月,王衍成回到老家汉滨区双龙镇永安村。永安村也是老茶区,王衍成发现了一株老茶树与他曾在紫阳观测到的单株一样有发芽早的特征。老家的位置比紫阳还要靠北一点,海拔还要高一点,在这种地理条件下茶树能早发芽,引起了王衍成的关注。
1994年,在持续多年观测的基础上,王衍成开始繁育茶苗。当时茶树良种的各项繁育技术在本地还是一片空白,王衍成就在叔叔的一块荒地里进行了扦插繁育。“最终我繁育出了72株茶苗,初步实现了从茶树单株到株系的跨越,心里也就慢慢有了底。”王衍成说。
与玉米、小麦的育种不同,茶树育种的周期很长,要等到茶树生长到丰产期时才能判断品种到底好不好,选育一个新品种耗时10多年是常有的事。2011年,王衍成培育的“陕茶1号”被正式认定为省级良种;2019年1月,“陕茶1号”成为陕西省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茶树品种。
从一棵茶树,到一个国家品种,再到带动一方产业,王衍成一直坚持着。截至2020年,“陕茶1号”在我省14个茶叶主产县区种植,并在湖北、河南、山东、重庆等地试种,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
良种还要配合良法。王衍成积极研发出优质壮苗培育技术、快速成园技术、名优茶加工技术等,确保“陕茶1号”示范推广达产达效。
“为啥这么多年我能坚持下来?因为我坚信陕西茶要有特色,要在全国有一席之地。”王衍成表示,自成为一名员以来,利用本职和专长带动茶产业发展,是他践行初心使命的方式。他领办的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成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农业和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仅安康市汉滨区就建立有“陕茶1号”种苗繁育基地650亩,培训800多名村民成了掌握茶树育苗、种植技术的工人,依靠专业技能就近增收。
现在王衍成还经常到茶园中转转,看看茶树的长势,与乡亲们聊聊天。在得知自己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员”后,王衍成感到肩头的责任更重了,觉得很多工作做得还不够好。他说:“未来我还要开发出更多实用技术,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更多乡亲们能通过茶产业增收致富,为我省茶产业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