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演员表4月24日下午,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专题推介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
会议现场,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分别就草产业链、大豆、马铃薯、肉牛和玉米、肉羊、骆驼、乳业、绒毛和粮食产业链进行了推介,海亮集团—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内蒙古额尔敦羊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发言。
推介会上,自治区农牧厅优选组织了18个投资或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涵盖了牛、羊、奶、绒、马铃薯、玉米、草7大产业链及大豆、骆驼2个特色产业,包括科研、产业园建设、购销合作、冷链物流、预制菜工厂、品牌供应链、金融平台等多个领域项目,签约额达40.6亿元。
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内蒙古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建设好国家“粮仓、肉库、奶罐、绒都”,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促进农牧业增收致富。
内蒙古每年有400亿斤粮食、150万吨肉类和500万吨牛奶销往全国各地,牛奶、牛肉、羊肉、羊绒和饲草产量五项是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内蒙古有机、绿色农畜产品数量和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均处在全国领先水平,培育了锡林郭勒羊、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兴安盟大米、天赋河套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区域公用品牌,绿色已成为内蒙古农牧业最亮丽的底色。
近年来,内蒙古聚焦奶业、肉羊、肉牛、马铃薯、羊绒、玉米、饲草等七大农牧业重点产业链,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肉牛、肉羊等10个百亿级集群加速建设,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呼和浩特国家乳业创新中心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化服务、预制菜、乡村旅游、康养文化等产业正在深度融合。
2022年,内蒙古12盟市农牧部门共外出招商424次,达成农牧业签约项目达到450个,引进协议总投资约1779亿。全区共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农牧业招商引资项目312项。
今年,内蒙古农牧厅将持续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本着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原则,放大绿色生态优势,以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现代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建设为支撑,种源基地、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品牌创建为切入点,以独资、合作、收购等方式,引进区外资金、技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品牌创建,推动全区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含金量”。
内蒙古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两个目标,以草产业龙头企业为牵引,立足资源优势,带动上游生产、中游加工、下游收储销售和产品利用等形成链式协同发展,实现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拥有10.88亿亩草原,是我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草原类型和丰富的植物资源,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羊草草地(1.6亿亩)和灌丛草场(3亿亩),各类饲用植物900多种。
每年饲草产量可达到8000万吨左右,其中天然草原可提供2980万吨可食牧草(干草),近1亿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可提供3200万吨的秸秆资源,近1600万亩的青贮、苜蓿、饲用燕麦可提供1730万吨的优质人工饲草,天然绿色的草颗粒、草捆、草种等优质草产品受到全国的青睐。
8大类草原中各类植物2781种,选育培育优良草种300余种,其中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审定的品种达到217种,草原2号、草原3号、蒙农杂种冰草、中科羊草等优良草品种享誉全国,可用于草种繁育的土地资源近千万亩。
既有国家修复治理的专项投入,也有“谁修复、谁受益”的鼓励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针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等重要草原生态区进行退化沙化草原修复治理。
相继出台了苜蓿、羊草、燕麦、柠条、粮改饲补贴政策。在利好政策的引导下,2023年饲草料种植面积将达到1600万亩左右,其中苜蓿60万亩、羊草50万亩、燕麦190万亩、青贮1300万亩。
对新建的草种繁育基地给予一次性种植补贴,对达到生产要求的草种繁育基地给予巩固提升补助,2023年计划新建羊草、苜蓿等草种繁育基地17万亩。
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的管理办法,建立日常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补贴和补助资金按时兑现。同时建立产业链“1+N”金融服务机制,推出草产业专属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为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提供差别化融资服务。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专题推介会的举办,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农畜产品品牌形象,搭建了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和长三角地区企业沟通的桥梁,农牧厅将继续聚焦农牧业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进一步延续专场招商“热度”,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拓展招商服务“广度”,吸引更多长三角地区企业到内蒙古投资兴业、合作经贸,借势中国品牌农企,夯实北疆农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