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演员表内蒙古既是全国耕地保有量超过1亿亩的4个省区之一,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谷子、高粱、绿豆等杂粮杂豆产量居全国前列。但是内蒙古的耕地盐碱化也较为突出,数据显示,内蒙古盐碱化耕地面积1585.3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9.1%。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盐碱化耕地改良与利用工作,组织区内外科研、教学和农技推广单位、企业根据不同盐碱化耕地类型及危害机理,广泛开展了盐碱化耕地改良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通过试点示范探索总结出了适宜全区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示范样板。
今年开春以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镇澄泥村沉寂了多年的盐碱地“热闹”了起来。大型暗管铺设机对1300亩盐碱地进行暗管铺设,并配备一定比例的沙土,一起深埋地下。“通过改良,不出3年,这些土地就能变成良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姚荣江说。
“这里冬天白茫茫、春天水汪汪,土地是种一年、歇一年,只能种一些旱葵花。”澄泥村一社村民魏长义的话反映出了土地地力极其贫瘠的现状。像这样的盐碱地在杭锦后旗共有77万亩,占全旗总耕地面积的47%。
如何改变现状?从2016年开始,杭锦后旗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项盐碱地改良技术,通过多年总结,推出“743”改造改良工程(7项主体建设工程、4项农艺推进工程、3项后续推进工程),全面推动改盐增粮工程的实施。
一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实地调研,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精准扶贫、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去抓,聚焦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同时,自治区、盟市、旗县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服务指导、盟市旗县具体实施和农民积极参与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内蒙古农牧厅厅长郭占江表示,内蒙古抓住盐碱地这个“要害”,全链条整合工作力量,全环节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调度监测体系,全方位强化宣传培训、优化考核评估指标,将盐碱地综合利用带上“快车道”。
如今,全区各地和各级农牧部门成立了盐碱地综合利用专项推进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按节点压茬推进,并“以调度促进度”,开发“内蒙古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精准调度改良措施落实;通过构建“智慧耕地保护数据平台”,实现改良效果“信息可查”、面积“位置可看”、进度“动态可察”,建立6大类20小项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项目分配的重要依据。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爱国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以前大家大水漫灌式浇地,导致土壤严重结块、通气性不好、土壤肥力差,只能种葵花这种耐碱的作物,赶上年景不好还得倒贴种子化肥。”爱国村党支部书记潘竟忠说。
2020年,爱国村成为内蒙古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项目点之一,村里1.4万亩盐碱地进行了改良,让荒芜多年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2021年改良完成后,村民试种了玉米,秋收时亩产可观。有了成功经验,2022年爱国村村民开始种植辣椒、番茄等经济作物。“政府可是给我们办了好事了!以前辛苦一年白忙活,现在地好了,能用机械了,收入也涨了,我们种地心气更足了。”村民张国华笑着说。
从寸草不生、白茫茫的盐碱地,到亩产500公斤金灿灿的水稻田,兴安盟历时5年打造出耐盐碱地水稻试验基地,探索出一条北疆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新“稻”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亿亩荒滩变良田的心愿正在逐步化为现实。
2017年以来,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思路,由点扩面,逐步扩大项目实施覆盖范围。2017年,内蒙古投资1.5亿元,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开展先行先试,打造了5万亩高标准改盐增草(饲)兴牧示范区。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7家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开展了22项试验研究,引进73家企业,建成国内一流的盐碱地改良教学实验、实践操作、交流示范基地,五原县盐碱地改良模式荣居“2018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试验示范项目区成为全国样板区,目前示范区实现了粮食亩均增产15%以上的成效。
2020年至2022年,内蒙古投资3.65亿元,连续3年在“三大灌区”的6个旗县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12.2万亩。通过3年试点,取得了“双降双提一增长”的效果(耕地土壤pH降低0.21-0.4个单位,全盐含量降低0.20-0.38个百分点;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5.0%-9.5%,粮食增产率25%左右;农民土地流转价格亩均增长200-500元。)同时,全区形成了9套分区域、分作物、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制定了11项耐盐碱作物(牧草)高产栽培、土壤改良等地方标准,筛选出13个适宜不同区域的耐盐碱作物品种。
今年,内蒙古又拿出8000万元,在10个旗县实施10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适应性种植和动态利用,实施以生物改良、耐盐碱作物种植为主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打造10个万亩“作物(品种)+”盐碱地综合利用增产示范典型,以示范促推广,辐射带动盐碱地综合利用80万-100万亩,预计辐射区年可增粮约10万吨。
近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智慧农田综合管理指挥中心,负责人轻点鼠标,任意选择一块高标准农田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的节水、节肥、人效、电耗、增产增收等对比情况一目了然。
从平台上,看着土左旗塔布赛乡一栋栋可移动式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盐碱荒滩。
“10年前,这里耕地盐碱化严重,我家4亩地每年也就收入2000元。”村民南云飞告诉记者。
过去,塔布赛村、账房村、旗下营村、铁旦板村由于农业生产灌排设施不完善,加上区域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中、重度盐碱地总面积40万亩,地里很难出苗。
“2020年,旗政府在这片区域实施了2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项目和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再加上科技‘加持’,这片盐碱滩已经变成了‘吨粮田’”。土左旗农牧局局长石文宏介绍。
近年来,内蒙古聚焦耐盐碱作物品种培育、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关键领域,成立区内外科研教学单位全方位合作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通过农田水利、化学、物理、生物改良等综合措施提高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效率,让科研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以巴彦淖尔市为主的试点地区试验抗盐牧草新品种30个、向日葵新品种50个、玉米新品种30个、肥料新品种33个;兴安盟历时5年打造出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在“pH值9左右、全盐量0.6%”的示范基地,亩产可突破500公斤,探索出一条北方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新“稻”路,成为国内盐碱地治理的标杆。
同时,内蒙古充分利用盐碱地普查成果,针对全区易利用的盐碱化耕地,分区、分类建立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项目储备库,有序推进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并组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开展耐盐碱种质资源鉴选和新品种培育、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逐步健全项目建设储备库。
【夏季行动】乌拉特后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立足本职,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