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衰小说缅怀先烈、崇敬英雄,是反复强调的一种“民族气质”,他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说: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清明之际,让我们用行动告慰先烈:定不负这新时代,为伟大的理想接续奋斗,不懈奋斗!
“一日三餐,永远怀念。”袁老逝世后的首个清明节。市民自发悼念,各地网友纷纷留言寄托哀思。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老的这句话点透了粮食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粮食安全永远是头等大事。因而,在不同时期,在各个场合,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吁、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而袁老生前说过的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被镌刻在他的墓碑上。他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也启迪着后来人。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带领研究团队创造了矮秆、多抗、高产的小麦新种质“矮孟牛”,并利用该种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培育出鲁麦1号、鲁麦5号、鲁麦8号、鲁麦11号、鲁215953等小麦新品种,这些小麦品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2亿多亩。
李晴祺教授在农业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他认真研究农业教育规律,提出了“三段培养”人才教学模式,其主持完成的“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新体制与新模式”教学成果于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李晴祺教授一生爱党爱国、敬业奉献,为人楷模、为师典范。他以勇于创新、埋头苦干、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大家风范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农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2016年,李晴祺教授在即将丰收的麦田。(2022年2月18日不幸逝世)
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带头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来建成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奠定了基础。先后主持育成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2号、丰抗8号等为代表的四批共20多个高产抗病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近20年指导育成中麦175和中麦895等10个优质新品种,为解决20世纪60至80年代的小麦锈病、倒伏等问题发挥了带头作用,累计推广约4亿亩。
他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编译多部专著,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和繁荣作物科学作出重要贡献。他一直把“要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学会同小麦对话”作为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座右铭。
王文采院士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他对中国植物区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共发表28个新属约1370个新种,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系的16个间断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是毛茛科、苦苣苔科、荨麻科等类群分类研究的集大成者。王文采院士牵头组织编研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也是《中国植物志》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为摸清中国植物资源家底、推动我国农林牧业发展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文采院士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植物科学事业。他待人真挚、谦虚自省,热心培养和提携后学,为植物分类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对科学研究的满腔热忱和奉献精神将激励后人奋进前行!
杨振玉是我国北方杂交粳稻的奠基者,杂交粳稻学科的带头人,国内外知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为表彰杨振玉先生为我省乃至北方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1999年被辽宁省政府评为首批科技功勋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70年代初,首创“籼粳架桥”制恢技术,育成C57、C418等高配合力的粳型恢复系,率先攻克国际上长期未能解决的粳稻杂种优势难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稻作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此项成果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及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以专利形式转让美、日等国,确立了我国杂交粳稻的国际领先地位。
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研究近六十年,方智远院士在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特别是在自交不亲和、雄性不育技术上取得了全球领先成果,先后培育了五代甘蓝新品种,结束了我国甘蓝品种长期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有力支撑了蔬菜科技的自立自强和种子的国产化。
近60载,他和研究团队创新出几十个甘蓝优异种质和10余个骨干自交系,先后育成30余个不同类型的甘蓝新品种在全国各地推广,累计推广1亿亩以上。
方智远院士(左二)在安徽调查甘蓝品种试种情况。(2023年1月20日不幸逝世)
不忘初心,方能笃定前行,我们追思英雄,缅怀先烈,向所有为共和国的建立、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奉献与牺牲的先烈们致敬,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