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蔬菜大棚“绿意浓” 乡村振兴“产业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8 13:54:18 | 【字体:小 大】 |
片西茜番号棚外春风微冷,棚内生机盎然。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一座座大棚依次排列,棚内春意盎然、绿植缠绕,孕育着农牧民致富的信心,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拓宽了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同时,引导和扶持农户发展“大棚经济”,合理利用大棚空间,选择性套种豆类、瓜类等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启立体种植新模式,实现一棚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
陈付合是鄂托克前旗八一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2022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他承包种植了55个蔬菜大棚。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在他家的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苗长势喜人,他满脸笑容地说道:“一个棚产量大约有700斤,以市场价来算,有2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套种的辣椒,额外还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入冬以后,我还可以种植菠菜、油菜、小白菜等生长周期短、效益较高的蔬菜。”
据了解,通过大棚套种,各类蔬菜接茬轮作,既能避免土地长野草,又能将一片沃土种出双重效益,降低了管护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我们村过去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人均收入只有四五千元,现在建起了大棚,采用大棚套种新种植模式,人均年收入增长了1万多元。”八一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说。
鄂托克前旗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党支部带农户、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运作机制,发展独具特色的种植产业,不仅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还让村民装满了“钱袋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现在村‘两委’干部领着我们在集体大棚工作,每天至少能挣150元,也不用出去打工了,我觉得很幸福。”谈起大棚种植带来的收益,村民眼里满是笑意。
大棚不仅是种植户的致富窗口,也是辐射村民全员参与的重要引擎,周边许多村民还纷纷来大棚里进行采摘、包装等工作。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军说:“我们想让更多农牧民参与进来,帮助大家共同增收致富,这是我们最终的愿景,也希望这些充满梦想的、承载村集体未来的大棚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让农牧民的“菜篮子”鼓起农牧民的“钱袋子”,用大棚的“金钥匙”打开农牧民的“致富门”。鄂托克前旗必将做好助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活力,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不断蓄势赋能。(周爱 高宇)
让农牧民的“菜篮子”鼓起农牧民的“钱袋子”,用大棚的“金钥匙”打开农牧民的“致富门”。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