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别想逃全文下载今年一月以来,黄果树旅游区好事频传,乌拉村在超极限运动公司的帮助和带动下,目前村民自建的民宿达到了22家,五星枇杷等精品水果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000亩;匠庐民宿依托人才、技术和机制优势,在积极为石头寨村的客栈、酒店培育专业人才,还为其带来了企业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王安村党支部通过与企业互派干部交叉任职的方式,加快了观瀑园项目的建设步伐......
近年来,黄果树旅游区按照“村企联建”的工作思路,对辖区内的国有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和村级合作社进行摸排,确定精准定位对接帮扶重点,有效衔接村级产业,逐步延伸放大效应,点、线、面结合拓展经济发展新路径,确保村企联建模式取得实效。
从木厦河村村委会出发不到5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安顺市丰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几个长方形鱼池修建的极为整齐,里面尽是黑背白腹的冷水鱼——中华鲟。头戴大斗笠的管理人员正在忙着给鱼儿喂食,密密麻麻的鱼儿争相游来觅食。不时会有些“不安分”的鲟鱼从水中越出来个“转体空翻”,而在不远处的河滩上则聚集着一群“伺机而动”的沙鸥和白鹭。
据村支书雷兴发说,早在2021年,福建商会的林厚应等人就已经到村里进行了中华鲟的养殖项目考察。多次的水温、气温、水量测量和水质检测的结果都表明这里十分适合中华鲟的养殖。在推行“村企联建”这一背景下,省事、省时、省心的良好营商环境终于让千里之外的企业家下定了在木厦河投资兴业的决心。在此期间,为了促进养殖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村支书雷兴发主动扮演了“驻企帮村”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每亩1300元的初价且逐年递增的方式,帮助企业流转了25亩土地,使得养殖基地得以顺利破土动工。
按照村委与公司的合作协议,项目建设期间,所有的人工包括水泥工、钳工、焊接工等,都是从本村雇佣,前后用工达500多人次,发放务工费80多万元。
2023年5月份,第一批鱼苗完成了投放养殖,共计40万尾。“我们在这里养殖的冷水鱼品种是中华鲟,这种鱼类肉质紧实、土腥味少。我们的主要销售方向是福建、广东以及东南亚的部分国家。现在大点的鱼有4斤左右,7月中旬将正式进入销售期。以每斤25元的价格计算,年销售额大概在700万元上下。按之前约定的‘4411’的分红模式,村里可以分红10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林厚应介绍说。
目前,村里在养育基地上班的村民总共有15个,都是村里的脱贫户。“从投放鱼苗开始,我就在这里上班,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喂鱼食,一个月工资4800元,比出去打工强多了。过春节的时候,林老板说只要是本村村民来买鱼,一律都是15块钱1斤。那段时间,差不多家家户户都飘着鱼香。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这种好事了。”村民李小军的一段话把大家都给逗笑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走进龙宫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笔者的目光,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讲解员正在带领着游客游览景区,并耐心细致地为其介绍景点,获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我之前在江苏南京打工,因为家中老人身体不好才返乡的。从村里的广播了解到在招聘讲解员,就来试试,不仅可以赚点生活费,时间上还比较自由,方便照顾父母。现在已经入职三个星期了,平均每天能带团2趟左右。”家住桃子村的杨敏说道。
按照旅游区关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帮助帮扶村做好项目的风险评估、可行性评估,制定好项目规划,规划的项目要突出可行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安顺旅游集团、龙宫旅游管理公司作为桃子村的帮扶企业,于2023年4月帮助村里成立了贵州桃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顺利承包了龙宫景区讲解业务。同时,龙宫旅游管理公司还积极协调场地和师资,通过集中培训、逐一指导、定期考核的将周边村民培育成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景区讲解员。“这种方式不仅为附近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降低了旅游管理公司的运营成本,而且还从根本上杜绝了景区‘黑导’现象,维护了景区旅游秩序。”桃子村村支书张智介绍说。
“目前,我们共培训了74名讲解员,基本都是来自桃子村、龙潭村和漩塘村的村民,普遍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培训内容以龙宫的历史文化为主。现在景区已经进入了旅游旺季,我们一天最多有50余名讲解员在岗,月平均工资能拿到4000元左右,最高的一个月有讲解员拿到了近万元。”桃子村驻村李石文讲到,讲解员工资按带游客次数计费,多劳多得,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讲解员的积极性。“我在龙宫景区做讲解员,家里人就在村里做民宿,游客如果需要住宿,我就可以推荐他们到自家开的民宿。同时,住民宿的客人我也可以推荐他们到龙宫景区游玩。”桃子村的村民吴红翠告诉笔者,通过两边联动的方式拓展客源,帮助家庭增收。
截至目前,该村讲解团队已累计解说9500余趟次,服务游客4.2万余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40余万元。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对刺梨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对于白粉病和食心虫这两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一定要特别注意。”眼下正值金刺梨的挂果季节季节,笔者来到龙宫镇新田村,只见村委门口停满了电瓶车和三轮车,这些都是来此参加金刺梨种植培训的村民们开来的。市林科院的专家正在会议室里给大家传道授业解惑,场面十分热闹。
据新田村驻村伍谦介绍,近年来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依托丰富土地的资源和适宜金刺梨生长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金刺梨产业。新田村作为最早一批种植金刺梨的村寨之一,种植历史已有10余年,种植经验丰富,且种植规模集中连片,具有发展金刺梨产业的先天优势。
近年来,黄果树旅游区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行“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全区31个村(居)都成立了集体合作社,而新田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疑是较为成功的。“结合镇里的发展规划,我们合作社通过示范带动,我们村今年新增金刺梨面积1500亩,使全村种植规模拓展至5000亩”副主任王传友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带动农户,村委与合作社积极向上申请金刺梨奖补资金,从2023年到今年共为农户免费发放果苗14万株。
在村外的一片金刺梨种植基地,一颗颗金刺梨在山间茁壮生长。由于是早上,山间的晓岚还没有散尽,不少“青涩”的刺梨上还挂着露珠。此外,还有不少刺梨树上挂着黄色的粘蚊球和粘蝇纸。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村民们已经在开始土地里埋头忙碌了:修剪枝、除杂草、喷洒农药……
“我们家种植金刺梨有六七年了,现在种植了约20亩地,一年可以收成一万七千多斤。”新田村的村民张庆仙告诉笔者,他们家这片土地原本种的是玉米,后来在村里合作社的带动下,就跟着改种金刺梨,从苗木种植到技术培训以及刺梨销售,都是由合作社提供“”服务,省去了很多麻烦,每年大约可以卖到五万多元。
“为了帮助农户销售,新田村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积极对接销售渠道,去年我们就与开发区得宝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确保村民们的金刺梨都能有销路。今年预计产量在240万斤,销售额在700万元以上。”新田村支书王远平介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