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人工湿地”研究成果推广潜力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10 21:33:24 | 【字体:小 大】 |
澳之健1月22日,Nature系列刊物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了浙大生命科学学院常杰教授研究组的一项成果。该项成果显示,此前一直作为替代传统污水处理厂而建造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生活污水的同时还可以生产生物能源,达到环境污染治理与生物能源生产的双赢。这项研究结果在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具有在全球推广的广泛潜力。
据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的生物能源生产系统主要是以玉米、大豆、甘蔗等粮食作物和以一些植物生物质(如秸秆、废弃土地上的多年生草本、藻类等)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生产系统,前者会带来与人争粮、土地危机,水污染等负面影响,而后者仍会有额外氮肥的使用并且产量微乎其微。近年来,科学界一直在尝试寻找既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又能消减氮肥使用的生物能源生产系统。
常杰教授和葛滢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近10年的实验观测及大量的文献数据综合,计算出通过优化人工湿地结构能够加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率和提高植物生物量,利用目前技术的能量潜力相当可观。若将中国每年的废氮全部利用,其总潜在能量产出,相当于全国汽油消耗量的7%。于此同时,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还显著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三10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