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仲康近日,《南华早报》报道了中国种子大会透露出来的一些消息:国产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估计要推迟到明年才能全面铺开;另外,政策也明确规定禁止转基因玉米种子从国外进口。
尽管业内对今年难以实现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的落地有点失望,但专家也仍信心满满地指出,一旦启动,预计五年内转基因种子将占领国内玉米市场份额的90%。
从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向4个主体颁发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至今,目前国内已有13个玉米项目获得安全证书[1]。这些企业一再鼓吹转基因能实现高产,并把国产转基因的推广上升为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但其实细看获批的转基因玉米项目都只是抗虫、抗除草剂或两种形状的叠加。因此,文章并没有指出生物技术公司推广转基因的目的是为了捆绑农药的销售。
农药行业已经预计未来每年将新增5-8万吨除草剂草甘膦的需求,而草甘膦已在2015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判定为2A类可能致癌物。在美国,逾12万的农民、园丁和居民加入了草甘膦致癌案的诉讼,拜耳(于2018年收购孟山都)不得不为此支付近110亿美元的赔偿[2]。
最后,挺转派还鼓吹农民能通过种植转基因来增加收入,但实际上,生物育种公司大力推广转基因的目的正是为了向农民收取性状许可费。印度、阿根廷、布基纳法索等国的农民因种植转基因而走向破产的故事仍记历历在目,我们要坚决抵制转基因!
中国的种子巨头推迟了今年开始实现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的预期。尽管北京方面想大力推动粮食安全,呼吁“振兴种业”,但尚未给出明确的转基因上市时间。
在近日于海南省举行的2023年中国种子大会上,有专家表示,至少要等到2024年,国家才会为转基因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开绿灯。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呼吁投资者加入,并表示相信转基因玉米产品将在未来五年内占据90%的国内市场份额。
中国种业龙头之一隆平高科的总裁马德华表示:“政府采取谨慎行动,希望稳扎稳打。”他说,今年将在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开展更多试点项目。
隆平高科位于海南的隆平生物技术总经理吕玉平表示,他原本预期公司在2022年底就取得安全证书,但实际上直到今年1月才获得批准。
“中国有许多小农户,要让他们全部改种转基因玉米估计会有困难。”弗里德里希说,“不过,如果政府真的下大力推广转基因玉米的种植,我们也会看到快速的转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进出口国之一,其部署商业化转基因玉米的进程却比其它国家都慢得多。
海南会议上有农业专家表示,中国的玉米年产量仅为美国年产量的55%至62%左右。
今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并“有序扩大试点范围”,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实行时间。
已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的某农业生物育种公司一名专家告诉《南华早报》:“业内大多数人预计会在今年开始商业化生产。”考虑到这个议题的敏感性,这位专家不愿意公开姓名。
该专家称,今年只有约300万亩(20万公顷)耕地被指定种植转基因玉米,这个面积“非常小”,不到去年玉米播种总面积(6.46亿亩)的1%。
至少有五家国内的企业已获得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其中包括隆平高科。相较之下,外资企业不允许向中国出口转基因种子,仅允许出售用作畜牧生产的转基因饲料。
负责转基因审批及商业化监管的农业农村部近年来多次发布文件,驳斥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不育或癌症的传言。
国家主席表示,转基因作物和种业创新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全球粮食供应正面临气候变化与近期俄乌战争等因素的挑战。
虽然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但中国仍是美国玉米出口的首要市场。在俄乌战争之后,巴西已取代乌克兰成为中国玉米进口第二大来源国。
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教授称,根据过去两年试点项目的结果来看,玉米的增产已从5.6%提高到了11.6%。另外,抗虫转基因技术对95%的试验玉米有效。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玉米作物及性状部门的总监杨上表示,他不同意做这样的类比,因为美国并没有像对待中国半导体行业那样阻碍中国种子或农业的发展。
杨上所在的公司是德国拜耳与一家中国公司的合资企业。他认为:“趁着当前还没有国家在这方面采取封锁,中国应把握机会,从海外进口更多种子。”
杨上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阻拦外资进入转基因行业,投资者可能会因此失去投资意愿。”
[1] “最新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发布 商业化放开在即 研发型龙头种企有望充分受益”
|